他们长眠在祖国的大地上
——革命烈士陵园里的缅怀与纪念

撰文/康发顺 标题书法/张维忠

丰碑。摄影 记者/穆可双

春风桃李,烟雨蒙蒙;乌啼鹊噪,芳草萋萋。

清明时节,寄托思念。

又到清明,我们乘上与历史对话的专列。这专列,开往我们心头最神圣的所在,那里盛开着华夏儿女世世代代悉心浇灌的鲜花。

心花盛开,始于我们对英雄的尊崇。

崇尚英雄,是中华民族世代赓续的传统美德,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核;崇尚英雄,树起了伟大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不朽丰碑。

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先烈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目前,有姓名可考、已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中的仅有180万人左右。

烈士纪念设施是弘扬烈士精神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切实加强建设和保护各类烈士纪念设施,彰显着我们党和国家不忘历史、崇尚先烈的情怀。

在全国各地,处处可见烈士纪念墓、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烈士骨灰堂等烈士纪念设施。它们静静地述说着英雄的传奇,昭示着英雄的光荣与尊严,铭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永恒记忆。

1986年,我国制定烈士纪念设施分级管理办法。1995年,完善四级管理保护体制。2011年,国家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的通知,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安排。2013年7月,民政部公布《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设立烈士纪念设施分级管理体系,我国烈士纪念设施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181个,其他县级以上保护单位约3000余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的有1133个。此外,全国还有100多万座散葬烈士墓和7000余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以立法形式确立重大纪念日,隆重开展纪念活动,彰显尊重历史、崇尚英雄的国家意志。

牢记历史,敬仰英烈,每天都有开往心灵圣地的专列,每天都是洗礼灵魂的心祭。

清明时节,让我们走进烈士陵园,向英灵致以最崇高的敬礼:你们的肉体终将融入祖国的大地,而你们的灵魂将与满天星辰同在。

清明时节,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近先烈,感受一把把精神火炬的光照与力量,领略一个个精神圣地的肃穆与庄严。

西沙海战烈士陵园

西沙海战烈士陵园位于海南省三沙市琛航岛,是祖国最南端的烈士陵园,为纪念在1974年西沙海战中牺牲的18位烈士而建。2016年8月,西沙海战烈士陵园修缮一新。(摄影/夏 锦)

西藏班戈烈士陵园

海拔4750米的西藏班戈县烈士陵园是全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被称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这里长眠着13位英烈。他们牺牲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中4人是无名烈士。 (摄影/陈 浩)

陵园庄严肃穆,无声地诉说着英雄的传奇。(摄影/记者 柳 军)
 
英雄长眠,精神不朽。(摄影/特约记者 吴苏琳)

麻栗坡烈士陵园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城北郊4公里处,背靠青山,面向绿水,安葬着937名烈士。经过多次修缮,目前,该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康西瓦烈士陵园

康西瓦烈士陵园静静矗立在海拔4280米的喀喇昆仑山腹地。106位烈士长眠于此,化作共和国西部边陲的巍巍山脉,守望着高原边关。 (摄影/王 刚)

昌平烈士陵园

清明节前夕,陆军某装甲团官兵来到北京昌平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昌平烈士陵园于2013年10月建成,共有烈士墓500座,其中有150座无名烈士墓。(摄影/记者 穆可双)

五条岭烈士陵园

1947年末,在盐南阻击战中,我军20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战斗胜利后,部队立即转移,烈士们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当地群众将烈士遗体运至伍佑区袁坎乡(现开发区步凤镇)一处空地,挖出五条长岭集体埋葬。2009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启的“慰烈工程”,推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保护工作,拨款修缮了五条岭烈士陵园,并将散葬的烈士遗骸迁葬到陵园内。(摄影/季 明)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位于沈阳市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安葬着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等志愿军烈士。

2014年10月29日上午,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摄影/记者 李三红)

志愿军老战士向革命烈士致敬。(摄影/记者 穆可双)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位于海口市中心城区金牛岭公园内,为纪念解放军某部一支队三营渡海作战牺牲的英雄而建。2009年12月,海口市政府兴建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纪念碑及广场,在一座宏伟的革命烈士名录墙上,镌刻着为解放海南岛而牺牲的19000多名烈士的名字。 (摄影/特约记者 侯 坤)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始建于1934年,2011年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安葬着25048名红军烈士。 (摄影/记者 王传顺)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寻访多年,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时年65岁的李红老人第一次来到父亲苏友联烈士墓前祭扫。1948年,苏友联在解放临汾战役中牺牲,但安葬地并不清楚。2012年秋,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李红终于在位于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找到父亲的墓碑。这座陵园是为纪念牺牲在华北大地的革命烈士而修建。园内长眠着318位革命烈士,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和柯棣华均安葬于此。 (摄影/记者 刘万平)

兴国烈士陵园

兴国,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有5万多人。兴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0年,1977年迁建现址,并于2009年12月启动实施了改扩建工程,修建了悼念广场、烈士浮雕墙群、烈士英雄长明灯、烈士悼念卧碑、革命烈士纪念馆、英名碑廊、纪念亭、纪念池等设施。2001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摄影/记者 岱天荣)

红军烈士纪念塔

“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地面上8个苍劲大字与烈士塔构成一幅完整的图景,表达着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中的红军烈士纪念塔,于1934年2月落成,是为褒扬先烈、纪念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兴建。红军烈士纪念塔塔高13米,由炮弹形的塔身和五角形的塔座组成,塔身四周镶嵌的无数粒小石块,标志着红军烈士纪念塔是由无数先烈用鲜血凝聚而成。(摄影/记者 岱天荣)

孟良崮烈士陵园

位于山东省蒙阴县的孟良崮烈士陵园,安放着粟裕将军的部分骨灰,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65名烈士长眠于此。陵园内,有名烈士墓为103座,其他全部为无名烈士墓。 (摄影/傅家德)

无名英雄纪念广场

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位于北京市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为纪念上世纪50年代牺牲的隐蔽战线无名英雄而建。在广场两边的花岗岩墙壁上,镌刻着846位烈士英名。 (摄影/记者 穆可双)

许昌市烈士陵园

许昌市烈士陵园建立于1951年,存有自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共1857位烈士的骨灰或遗物。 (摄影/付晓飞)

杨靖宇烈士陵园

杨靖宇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英灵安息地。园内松柏苍翠,四季常青,迎来一批批前来悼念的群众。 (摄影/刘尊栓)

安阳烈士陵园

清明时节踏访安阳烈士陵园,在如缕春风中,诉说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深情和哀思。

烈士陵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河北岸,安葬着238位为解放新中国而捐躯的烈士遗体,是国家级红色国防教育基地。 (摄影/原 野)

八路军烈士陵园

2013年,山西省武乡县面向全国启动“寻找八路军烈士遗骨、征集八路军烈士遗物”活动,并将长乐战斗旧址确定为零散烈士遗骨集中安葬墓区。2015年8月28日,武乡县举行零散烈士墓集中安葬仪式,安葬了1724名烈士遗骸。 (摄影/张志远)

狮泉河革命烈士陵园

狮泉河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海拔4300米,陵园正中的小山坡上,矗立着13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前方是李狄三、孔繁森两位烈士的陵墓。在这里,安葬着63名进藏先遣连烈士及西藏和平解放后为建设和保卫阿里光荣献身的33名革命烈士。 (摄影/特约记者 王 宁)

龙山烈士陵园

龙山烈士陵园,位于湖南省涡阳县龙山镇凤凰岭下,是新四军第四师九旅二十六团曹圩、马港湾、蒋瓦房战役中牺牲的82名烈士的合葬墓,后又有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19位烈士遗骨迁葬园中。 (摄影/记者 柳 军)

每座无名烈士墓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摄影/记者 李三红)

清明期间,部队官兵通过登录中国军网网上祭奠平台,向英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截图/珥 赓)

不朽的英灵,永远的缅怀。(摄影/记者 穆可双)

纵使青春正当好 为国牺牲岂惜身

——追思近年牺牲的10位烈士

春风和煦,草木吐绿,又是一年春正好。

谁不留恋春光,谁不热爱青春,谁不爱惜生命?

偏就有人,肯于逆流而行,选择充满荆棘的道路,以自己最美的青春,护持大地无边春色;以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诠释军装的厚重内涵。

如今,他们已经穿越生死之门,将生命定格在风华正茂的时刻。

被定格的青春,永远的青春。

他们灵魂里承袭着先烈红色的基因,他们身上又闪耀着夺目的时代光华。

如今,他们已静静长眠在祖国大地上,与那些曾经激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死的先烈比邻而眠。

静默的墓碑,如同威武的兵阵,似乎随时会一跃而起,只待那声熟悉的征召号角。

此刻,仰望满天星辰,似乎每一颗星星都是他们的眼睛。

此刻,欣赏祖国春光,似乎每一朵鲜花都是他们的笑颜。

张 楠

1986年12月生于河北沧州,生前系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战士,上士警衔。2015年7月26日,在我驻索马里大使馆执行安全警卫任务时牺牲,年仅28岁。

2009年9月17日,张楠在训练警犬。
 
战友们为张楠敬献鲜花。(摄影/崔 寒)
 
张楠烈士墓。(摄影/崔 寒)

程俊辉

1994年5月生于重庆,生前系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扫雷三队战士,下士军衔。2016年6月4日,在执行中越边境第三次大扫雷任务中牺牲,年仅22岁。

清明前夕,武警重庆总队四支队三中队官兵来到程俊辉烈士纪念碑前缅怀英烈。(摄影/曹 峰)
 
2016年4月6日,程俊辉在雷场搜排。

张 超

1986年8月生于湖南岳阳,生前系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中队长,一级飞行员,海军少校军衔。2016年4月27日,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训练时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官兵深情缅怀张超。(摄影/姜 伟)
 
张超生前首次驾驶歼-15战机进行飞行训练。

申亮亮

申亮亮维和出征前留影。

1987年8月生于河南温县,生前系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工兵分队战士,上士军衔。2016年6月1日,在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位于加奥的营地遭遇汽车炸弹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战友深情缅怀申亮亮。(摄影/梁太成)

刘景泰

1994年11月生于山东栖霞,生前系东部战区陆军某团班长,下士军衔。2016年7月9日,随部队在福建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牺牲,年仅22岁。

刘景泰烈士墓地。(摄影/杨维平)
 
刘景泰生前留影。

李 磊

1994年6月生于四川蒲江,生前系中国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士,下士军衔。2016年7月10日在任务区执行警戒任务时,所乘装甲车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

杨树朋

1983年9月生于山东莱芜,生前系中国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士,四级军士长,曾被评为杨根思连“特级射手”。2016年7月10日在任务区执行警戒任务时,所乘装甲车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2岁。

 
 
 
清明时节,中部战区陆军杨根思部队部分官兵代表,再次来到许昌烈士陵园杨树朋、李磊墓碑前面,祭奠忠魂。(摄影/付晓飞)

余 旭

1986年3月生于四川崇州,生前系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二级飞行员,空军上尉军衔。余旭是我国首位歼-10战机女飞行员,2016年11月12日在飞行训练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

余旭生前照。(摄影/沈 玲)
 
深情缅怀余旭烈士。(摄影/李 凡)

张 浩

1983年4月生于江苏连云港,生前系驻闽某陆航团一级飞行员,少校军衔。2017年1月19日,在飞行训练时英勇牺牲,年仅33岁。

2014年9月10日,张浩在飞行前检查战机。 (摄影/肖庆明)
 
清明节前夕,部队官兵来到灌云县烈士陵园为张浩烈士扫墓。(摄影/刘友琳)

王晓冬

1989年2月生于江苏南京,生前系驻闽某陆航团三级飞行员,上尉军衔,曾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2017年1月19日在飞行训练中英勇牺牲,年仅27岁。

2017年1月13日,对即将到来的改革,面对党旗,王晓冬立下强军誓言。
民兵祭扫王晓冬烈士墓。(摄影/杨贡斌)
 

守护英灵,守望民族的记忆

——6位烈士陵园守陵人的故事

烈士陵园,是英雄的安眠之所,是一个国家的光荣之地,也是一个民族的不朽记忆。

在缅怀和纪念英烈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守护英灵的人们。

守护,是一种机缘,也是一种情感,更是一份人生责任。

他们平凡如草木,却如卫兵一般坚守在英灵的墓前,守护着庄严的宁静。

他们日复一日做着单调枯燥的工作,内心却怀着最朴素的情感,执着坚守着最高贵的灵魂。

他们穿行在座座坟茔间,如同穿行在英雄之林中,与英灵进行无声的精神对话。

他们知道,英灵的静默,是世间最伟岸的声音。

在对英雄漫长的守护中,他们也成为平凡的英雄。

一生守候 生死不离

摄影并撰文/唐亚云 特约记者 王 宁

清明节前,新疆叶城烈士陵园,76岁的艾买尔·依提用满是皱纹的手,轻轻抚摸大理石纪念墙上的烈士英名。艾买尔·依提眼前再次浮现战友们青春勃发的面庞,想起50多年前战斗打响前战友彼此的约定——“如果我牺牲了,记得替我扫墓,回家看看爸妈。”此刻,站在叶城烈士陵园里的221名烈士坟冢之间,泪水盈满了他的眼眶,他动情地说:“战友啊,当年的约定我做到了!”

1968年4月,服役8年的艾买尔·依提光荣退伍返乡。1970年叶城烈士陵园招募守陵人时,他放弃了乡中学校长的工作,带着妻儿搬进了烈士陵园,这一守,就是47年。

滚雷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除了12位无名英雄,艾买尔·依提对烈士陵园内长眠的战友如数家珍。

为了美化陵园环境,艾买尔·依提带领家人在陵园内植树。不通自来水,就赶着驴车去5公里外的地方拉水;风沙太大,就一块一块垒起挡风墙。寒来暑往,这个往昔寸草不生之地,如今已有6000多棵苍松红柳,一片郁郁葱葱。

2005年,经组织批准,艾买尔·依提将守墓工作传给儿子艾尼瓦尔,几个孙子也经常在假期前来帮忙。年迈的艾买尔·依提依然闲不下来,每天都要在陵园里转一转,干点活,穿行在战友的墓碑之间,如同和昔日的战友们进行心灵交谈……

艾买尔·依提总是默默陪伴着陵园里的战友。
 
艾买尔·依提向前来悼念、瞻仰英烈的部队官兵讲述战斗英雄的故事。

61年,一对父子的坚守

摄影并撰文/傅家德

清明时节,走进苍松翠柏下的孟良崮烈士陵园,年逾51岁的陈守军正带领民兵向无名烈士敬献鲜花。他与父亲陈立友接续守护2865名长眠在此的忠魂,迄今已61载。

1956年,抗美援朝作战中负伤还乡的陈立友,主动提出到孟良崮烈士陵园当守墓人,住进了陵园里临时搭建的窝棚,拄着双拐挪动在一座座坟茔之间,整理墓冢,养护草木。

1982年,陈立友向组织递交了第二份申请,提出让儿子陈守军也到陵园工作。年轻的陈守军并不情愿,但时间越长,他越能理解父亲当年的选择。

陈守军在父亲口中了解到,陵园安葬的2865名烈士中,只有100多块墓碑上有名字,其他的不是名字和墓碑不对应,就是连名字也没有。陈立友担任守陵人的40多年里,一直在搜集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信息,希望有朝一日烈士的英名得以确认。“孩子,再大的付出也比不上烈士们的贡献。他们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守护好他们的墓是咱老区人应该做的。”2011年,陈立友去世,但他说的这段话,始终被陈守军牢记在心。

为完成父亲的遗愿,陈守军一边看护陵园,一边搜集查证烈士信息,“烈士英名录”上的名字越来越多。1997年,孟良崮战役胜利50周年之际,墓园正前方新建的英烈亭中,终于刻上了2865位烈士的名字。

陈守军在英明塔前向民兵讲述烈士名录的故事。
 
陈守军和民兵向无名烈士敬献鲜花。

为烈士守着“家”

摄影并撰文/刘存存 付昙泽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团城乡一条小路的尽头,一座烈士陵园掩映于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肃穆的陵园里,范钦宪每天忙碌着,他是65岁的守陵人。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从何家冲出发向西挺进,途经鲁山县时,5名伤病员留在老百姓家养伤。后来,他们被土匪杀害,被埋在一个坑里。

经过多方确认,直到2005年7月,范钦宪找到了烈士殉难处,亲手将烈士遗体安葬在团城乡的烈士陵园。

2006年3月,政府重新修葺烈士陵园,范钦宪申请担任义务管理员,把家搬到了烈士陵园旁边。11年来,他在周边多个乡镇奔波忙碌,寻找散落在民间的烈士遗骸,自费打造一口口棺材,先后将32名烈士遗骨请进了陵园。他还将烈士事迹手绘成漫画,做成栩栩如生的彩画,分发给驻地部队官兵和中小学生。

最令范钦宪欣慰的是家人对他守陵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答应我,等哪天我不在了,他们会继续为烈士守陵!”

义务守陵人范钦宪。
 
向义务守陵人范钦宪致敬。
范钦宪与武警平顶山支队鲁山中队官兵们向英烈默哀。

守着烈士,我很幸福

摄影并撰文/记者 穆可双 通讯员 陈 平

燕山脚下,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桃林烈士陵园内松柏环抱、安静庄严。

10年来,守陵人刘春芝早出晚归,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和陵园之间。打扫卫生、照顾花草、接待扫墓人,是她的日常工作。

22年前,陵园只是一片荒郊,烈士的墓也只是一个小土包。土包前竖立的烈士碑约半米多高,记录着抗战18位烈士的姓名。一次清明节,刘春芝看见几个学生,手里拿着小白花,穿过杂草来扫墓。“这样简陋的条件,学生都不知道花放哪儿。”刘春芝由此并建议村党支部,在村子附近找一个地方建造陵园,以纪念烈士。

陵园地址选在燕山支脉——罗椅子山脚下。“这座山以前也是抗战的地方,半山腰上,有一棵信号树,用来告诉村民敌人从哪个方向来。”刘春芝解释着选址理由。

2007年,64岁的刘春芝申请来烈士陵园做守陵人,一守就是10年。

2014年前后,刘春芝的儿媳妇患病,每日需要有人照顾。刘春芝照顾儿媳去不了陵园时,老伴就替她去陵园打扫。

“您什么时候回家享享清福呀?”经常会有人这样问她。

“能一直守在这里,为陵园做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幸福的!”刘春芝总是这样回答。

刘春芝老人。
 
 10年间,刘春芝老人每天穿行在陵园的道路上,守护烈士英灵。
 
刘春芝老人每日都会把陵园认真清扫一遍。

海风椰影守亲人

摄影并撰文/特约记者 侯 坤

见到吴奇的时候,他正坐在陵园的台阶上忙着接电话。清明节快到了,这些天他的电话明显多了起来。“过几天,一个幼儿园的老师要带50多个小娃娃来!”吴奇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十几家已经预约祭扫的单位。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是为纪念琼岛革命斗争和渡海作战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1988年,吴奇通过考试成为守陵人。打着铺盖卷儿搬进了陵园,这一守就是29年。

守陵29年,29个清明节,吴奇从没能回家给自己的亲人扫墓。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到那些无名烈士墓前,拔拔草、培培土。

他早已把烈士们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海南守陵人吴奇。
 
在陵园高大的烈士墙上,镌刻了19000多个烈士的名字。每当触摸这些名字,吴奇的内心就充满温暖。
 
陵园有专门的讲解员,可每当有人来烈士陵园参观和祭奠,吴奇还是会认真地给大家讲解英雄背后的故事。

一诺而守 生死相伴

摄影并撰文/陈立涛 刘延涛 特约记者 吕衍海

31年前,黑龙江省宾县糖坊镇农民张玉山37岁,已是村里首屈一指的富裕户。就在这一年,他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去糖坊镇烈士陵园义务守墓。

31年来,张玉山严守承诺,从未因守陵要过政府一分钱。事隔这么多年,张玉山回忆当年的决定仍毫不后悔,“如果是现在我还是这么选择”。

张玉山与共和国同龄,是爷爷把他带大的。“我爷爷参加过解放军的担架队,从小就给我讲过许多解放战争的故事。”爷爷告诉他,埋葬在糖坊镇的22名烈士大多来自山东沂蒙山区,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6岁,他们都是为解放糖坊镇而牺牲的。张玉山对烈士充满崇敬之情。他觉得,守护烈士陵墓,对于自己是一种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选择。

当时,陵园就是个荒草甸子,没有围墙,只在烈士墓前修了一座纪念碑。30多年来,张玉山守着22位烈士,修整道路,建起围墙,修剪荒草,打扫陵园,种植花草,一点一点把这里变了模样。

如今,当年张玉山栽下的小树苗都已经长成了大树,而他却在守陵的岁月里走向衰老。张玉山说,他有两大心愿,一是在有生之年到山东为烈士们找到亲人;二是希望自己去世后能葬在这里,永远陪伴在烈士们身旁。

张玉山在打扫烈士陵园。
 
张玉山为驻地学生讲述革命烈士事迹。

编辑/刘欣欣 刘 妍 学员 胡尔根 卢继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