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陶连鹏 马 亮 记者 钱晓虎 魏 兵 穆可双 特约记者 仇成梁
陆军某特战旅政委武仲良的经历很有几分传奇色彩:当兵28年,熟练掌握跳伞、潜水、狙击等特战技能,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多次带队参加全军军事比赛、国际特种兵竞赛等重大赛事,带领队员勇夺金银铜牌137枚,队员中36人次荣立一等功,67人次荣立二等功。
2013年12月,当了多年军事干部的武仲良被任命为陆军某特战旅政委,从此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求索。


想成为两个“行家里手”,必须得有两把“刷子”
面对改革大潮,武仲良感到,政治干部要想成为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的两个“行家里手”,必须始终把创新作为政治工作有活力、军事训练有质量的根本驱动力,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武仲良把尚武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多次带队比武、与外军特种部队切磋过招的所见所感,让武仲良感到时不我待。这些年,武仲良和旅长把眼光放到世界最前沿的特战战场,将国外学习、比武归来的官兵组成“海归教学组”,探索改进了特种射击、攀登、捕俘等课目的实战技能和训法,使数十项中外结合的招法走进训练场。
任旅政委3年多来,武仲良始终以“小学生”心态加压提高自己,自觉用“多学一点、学好一点、学深一点”要求自己,用“学习有计划、思考有心得、工作有改观”检验成效。在他的案头,始终贴着一张学习计划表,把每个月要看的书、每天要学的文件以表格形式记录下来,逐项抓落实。
“战争离我们很近,我们离打赢还有多远?要想带好部队带好兵,先要潜心学习强内功。”武仲良经常在心底叩问自己,也时刻警醒自己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提升能打胜仗的能力。
帅者先则卒必勇,卒必勇则攻必克
古今中外,带兵之道有许多,但是最管用、最高效的一条还是“跟我来”“看我的”。
“看我的”,看什么?武仲良的话掷地有声:“一看敢不敢担当,二看能不能带头!”
2015年6月,豫南某基地,两架运输直升机穿过云层呼啸而来,这是该旅配发某新型伞具后的首次全装超低空跳伞。机舱内,旅长郑永强、政委武仲良与其他特战队员一样全副武装,执行该伞型的首跳任务。
伴随着投放员的口令,旅长、政委率先跃出机舱。行动是无声的命令,特战队员沉着冷静,一个个跃出舱门,蓝天伞花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次跳伞让官兵对武仲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就是:为了打赢豁得出去,提升战力一无所惜。
作为党委书记,武仲良始终把打仗装在心里、把使命扛在肩上,恶劣环境带头闯、险难课目带头练、训练难题带头解、新型装备带头学,遇有大项急难险重任务站前排、带头上已经成为习惯。
领导以上率下,就是无声的命令。自组建之日起,该旅党委就立下铁规矩:“第一班”就是要恶劣环境带头闯、险难课目带头练、新型装备带头学,遇有大项急难险重任务,自觉做到领导站前排、主官带头上。
带兵人的血性风骨,是对部属最好的号令。在旅党委的带领下,该旅各级主官纷纷站排头、当标杆。2016年底,旅组织营连主官“军事大考核、素质大排名”,9 个比武项目的成绩比往年均有突破。
一身伤疤,一手老茧,一身肌肉!在特战旅,武仲良兵龄最长、年龄最大、军衔最高,但每天两个小时的体能训练雷打不动。如今,在该旅,新兵问老兵如何提高训练成绩,老兵这样回答:“什么时候手上的老茧和政委一样多了,你才有资格说自己是特种兵!”





领导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兵心
“请放心,领导和机关不会插手基层敏感事务。”这是上任之初,武仲良在全旅军人大会上作出的承诺。他向全体官兵公开常委手机号码,随时听取官兵反映,接受群众监督。
台上说的话,落地砸个坑。3年来,该旅干部调整使用、士官选取、战士提干等工作,全部坚持按章办事,做到公开透明,上下服气。
“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这是武仲良在班子里最常说的话。前些年,发现逢年过节有的官兵喜欢去领导家“走动”,他便召集“一班人”开了个碰头会,提议节日期间在家属院门口设立“廉政岗哨”,来访人员必须经过检查身份证件、电话联系拜访对象、核实登记等环节,才能进入家属院,最大限度地卡住不正常的“人情”往来。
战斗力标准树得牢不牢,选人用人是最重要的一条。对此,武仲良的态度十分明确:“让想打仗的有舞台,钻打仗的有位子,能打仗的有奔头!”为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该旅从首长机关严起,建立健全考勤、评比、奖惩等制度,从日常养成、作风纪律、工作业绩等方面对机关人员进行量化评比,营造了“靠能力上岗、靠实绩进步”的竞争氛围。
用脚步丈量的兵情,才会有精度和温度
武仲良喜欢和战士交朋友,能随口叫出很多战士的名字,对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战士,他都记在心里。一到训练场,他便摸摸刚休假回来官兵的肚皮和胸肌:“贾世广,你得把长出来的肥肉练回去!”“李兴辉,你母亲的病好点了吗?”
政治教育,武仲良每次都要到营连听听课,跟战士聊一聊;军事训练,他总喜欢抢教练员的“生意”,给大家做个示范,讲讲怎么预防训练伤;保障工作,他更是眼睛盯着末端,看士兵满不满意。
在武仲良的手机中,至今仍保存着200多条这样的短信,“士官公寓房设施不全,家属临时来队很不方便,能不能尽快解决”“战士节假日外出能不能还权于连,减少外出审批环节”“军人服务社价高质次,能不能引进大超市”……这些意见和建议他都一一作了回复,尽量让合理建议件件有回音、项项有落实。基层官兵都说:“咱政委说到做到,教我如何不信他!”



编辑/穆可双 学员 陈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