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映照青春梦想
——2017年全国高校征兵工作扫描

撰文/记者 宫玉聪

4月22日,由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国家教育部主办的2017年全国征兵宣传教育
进高校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摄影/记者 穆瑞林)

炎炎夏日,随着各地兵役机关赴高校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征兵宣讲、有关部队举行“军营开放日”、军队院校与驻地高校交流互动及大学生士兵先进典型巡回演讲等活动陆续展开,大江南北的高校校园里,再次掀起“携笔从戎”的热潮。

“兵之胜在于篡卒。”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进程加快,我军建设对兵员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加强和改进征兵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征兵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凝聚起抓好征兵工作的强大力量。军地联动积极完善政策法规、大力落实依法征兵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国已有2000余所高校挂牌设立征兵工作站,大学生新兵数量屡创新高,高校已成我军兵员重要储备地。

今年征兵工作开始后,记者在高校采访发现,从网上到线下,从课堂到宿舍,征兵宣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手段更加灵活。

5月20日,北京市35所高校的千余名师生相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北京市2017年国防教育暨征兵宣传进校园活动。(摄影/陈 平)
曾服役于某特种兵部队的河南农业大学学生郑莉萍,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在部队的成长经历。(摄影/马 昕)
高考期间,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人武部设立爱心服务站,为考生家长提供临时休息、
应急医疗等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征兵宣传。(摄影/胡 强)
6月13日,上海市长宁区征兵办在华东政法大学开展快闪征兵宣传活动,雨中迷彩引爆学子激情。(摄影/丁绍学)

大学生身边的“老兵”,成为征兵宣传“形象大使”。在江苏扬州,106名退役复学大学生应邀担任高校征兵宣传员,用亲身经历动员大学生应征入伍。退役大学生士兵现身说法,讲述他们的从军经历与收获,强烈的思想共鸣,激发起在校大学生应征报名的热情。

“扫码加关注,资讯随手来。”只要拿起手机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就能收到音视频、图片、文字和动漫等多种形式推送的征兵政策、国防法规,了解到很多现役和退役军人的故事。这样生动而便捷的征兵宣传,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的关注。

“军营开放日”活动,更是拉近了青年学子与军营的距离。“参加军营体验后,我期待能早日穿上军装。”6月上旬,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陈杰和同学一起走进驻军某部,参观部队史馆、战士内务和生活场所,参加座谈交流,体验武器装备操作,坚定了投身军营建功立业的决心。

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从“校门”到“营门”,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绿色通道”越来越畅通。6月10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医院人头攒动,来自当地高校的大学生们在这里参加征兵体检。今年张家口军分区在全市范围开设3个大学生征兵体检站,抓住大学生毕业离校前相对集中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征兵体检、政考工作。

6月7日,在山东省滨州一中校门口,征兵宣传走进高考服务点,引来很多家长咨询。除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外,全省政法干警招考时拿出不低于20%的名额、专职人武干部招聘招录时拿出不低于50%的名额,用于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山东省出台的多项优惠政策,让考生和家长们深受鼓舞。

“让信息多跑路,让学生少跑路,让机器多说话,让人情不说话。”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报名应征,兵役机关也在努力创新转变工作方法。在征兵体检现场,“电子眼”只认数据不认人,信息采集过程去除人工干预,智能生成体检结论,并与“全国征兵网”“士兵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系统”共享数据,实现精准评判……信息化系统全面运用,让体检工作更阳光。

如何让大学生兵员更好地满足部队需求?湖南省组织省内10所高校与8家企业合作,选拔一批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提高专业技能,然后对口补充到有关部队的专业岗位,实现从“学位”到“战位”无缝对接,积极探索以国防建设需求为牵引的“精确化、订单式”征兵路子。

“同学们,参军去!”这是充满激情的呼唤,这是勇于担当的呐喊!再过两个月,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青年学子,将集结在军营这个大熔炉,用满腔热血和聪明才智书写新的青春篇章。

6月12日,湖南省永州市开展“以史为鉴,强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应征,现场气氛活跃。(摄影/伍致健)
5月下旬,天津市兵役机关工作人员走入高校,向大学生宣讲征兵政策。(摄影/邢邦明)
河南省郑州市2017年度征兵体检开始前,工作人员对应征大学生进行个人信息采集。(摄影/马 昕)
河北师范大学校园充满了浓厚的征兵宣传氛围。(摄影/记者 穆瑞林)
火箭军2017年征兵宣传片(视频截图)

编辑/刘万平

“清华士兵”的军旅突击

摄影并撰文/记者 穆可双 通讯员 陈 平 门良杰

清华大学,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

国防事业,国家安危息息相关的千秋伟业。

人们提到这二者的关联时,通常会想起那些奋战在军工科研一线的清华毕业生。然而,清华园里还有这样一群学子,他们上学期间暂别校园、步入军营,用军旅人生为自己的青春留下别样印记,也为清华大学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写就新华章。

据统计,过去10多年来,清华大学已有134名同学应征入伍。他们有的主动到高原海岛、边关哨所锻炼;有的放弃机关岗位,沉到基层连队淬火;有的退役后申请转为国防生,毕业后再次走入军营。目前该校退役复学的88名退役兵,在部队期间全部被评为优秀士兵,其中30人立功,31人入党。

“清华士兵”,已然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张亮丽名片!

——题 记

清华大学西门。

初夏,记者来到清华大学采访,被遍布校园的一条条从军报国宣传横幅、一块块征兵政策宣传展板、一幅幅清华学子军旅戎装巨幅海报深深吸引。百年清华园,洋溢着浓郁的强国强军情。

清华大学素有“科学报国” “服务国防”的光荣传统。多年来,该校把国防教育确立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列为必修课。作为全国第一批军训试点高校之一,清华大学坚持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每月开展一次国防教育、每年举办一届国防教育周。为提升国防教育质量,学校建立国防教育信息推送平台,开办“清华国防网”和“清华国防”微信公众号,还积极拓展国防教育渠道,经常邀请知名军事专家来校讲授国防课,与有关部队联合举办海洋观教育、航海实习和空天文化教育等活动,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国防教育路子。

在清华园,《当代国防》《高技术局部战争》等系列军事和国防教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该校举办的“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中,校武装部军事课教师吕冀蜀3次上榜。吕冀蜀从军30余载,在部队当过团长,曾作为部队派遣军官担任驻清华大学军事教学组组长,退休后又被该校聘为军事课教师,始终工作在国防教育一线。

今年征兵工作开始后,前来清华大学武装部报名应征的学生络绎不绝。
清华大学武装部军事课教师吕冀蜀耐心细致地向学生解读征兵政策。
校园内的征兵宣传海报,激励着清华学子从军报国。

持之以恒的国防教育,催生出强烈的家国情怀。

清华大学武装部部长熊剑平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清华士兵”用行动诠释着清华学子的国防情怀,上演一幕幕“军旅突击”的精彩故事——

2005年参军的李高杰,当了两年兵“不过瘾”,退役后主动申请转为国防生,毕业后选择去驻喀喇昆仑山某部工作。2009年参军的女兵王晓丽,放弃机关工作,选择到一线战斗连队服役。2011年参军的吴毅恒,主动要求去海拔5300多米的西藏军区查果拉哨所戍边。2015年参军的赵金龙,选择了被誉为“塞外劲旅”的英雄之师,如今已成为军事素质过硬的侦察兵……当被问到“为什么这样选择”的时候,这些“清华士兵”的回答简单而真挚:“当兵就要当精兵!”

无悔青春在军营,士兵突击展风采。据介绍,近年来,清华大学领导多次去部队看望服役的清华学子,并用“忠诚、勇气、血性、荣誉”来概括“清华士兵”的精神品质。

这个征兵季,记者在清华大学武装部看到,前来咨询、报名应征的学生络绎不绝。截至6月底,报名人数已达70多人,为历年最多。软件学院大三学生秦堤对记者说:“在清华读书的三年时间,学校的国防教育激励着我,学长们从军报国的事迹感染着我,坚定了我携笔从戎的信念。今年征兵一开始,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应征。”

青年有理想,民族有希望。清华学子积极投身强军伟业,是一个缩影,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大时代的青年一代胸怀家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面貌,感受到青春梦与强军梦交相辉映展现的绚烂光彩……

清华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门良杰(右三),用自己的从军经历激励校友投身军旅。门良杰2009年12月
从清华大学入伍到陆军某部“大功三连”服役,荣立三等功1次,退役后申请转为国防生,
2015年毕业后分配到海军某部工作,去年返校读研。(摄影/唐史伟)
清华大学开办的“清华国防”微信公众号,成为学生了解国防知识、接受国防教育的平台。
清华大学组织学生到海军某部参加国防教育活动。
清华大学武装部部长熊剑平,用学校的光辉历史激励学生积极报名应征。
李高杰,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同年12月入伍,2007年退役,荣立三等功1次,退役返校后申请转为国防生。
2011年12月毕业后主动申请到驻藏某部工作。
王晓丽,2006年考入清华大学,2009年12月入伍,2011年12月退役。入伍后她放弃机关工作,
成为我军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号手,荣立二等功1次。
刘力瑞,2013年考入清华大学,2014年9月入伍,2016年9月退役。曾参加“跨越-2015·朱日和”军事演习,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吴毅恒,2009年考入清华大学,2011年12月入伍,2013年12月退役。新兵下连,他主动申请到
海拔5300多米的西藏军区查果拉哨所戍守边关,荣立二等功1次。
2017年6月17日,是北京市海淀区高校征兵体检第一天。一大早,报名应征的清华大学学生集合起来前往体检站。

编辑/刘万平

军营大舞台 有梦你就来

——优秀大学生士兵建功军营一瞥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基础在征兵。征集高素质兵员,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然要求,是强军兴军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军地各级牢固树立“向教育要人才、到高校选兵员”的理念,切实把征集优秀大学生士兵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推进,在高校校园掀起参军报国的热潮。从菁菁校园到绿色军营,从莘莘学子到军旅标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怀揣报国之志,融入火热熔炉,建功基层一线,为部队建设输入新鲜血液,为强军兴军注入强劲动力。

无梦想,不青春。军营逐梦,青春更绚烂。

这个火热的征兵季,我们将镜头对准近年来入伍的一批优秀大学生士兵代表。从他们在军营的淬炼成长中,我们能感受到理想光芒,感受到家国担当,感受到青春力量,感受到强军脉动。

—— 编 者

朝气蓬勃、满脸阳光的大学生女兵,成为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一道亮丽风景。(摄影/记者 穆可双)

人物名片

崔栋国

2006年7月毕业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同年12月入伍,现为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士官长。曾作为士兵代表参加原南京军区“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比武,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等荣誉,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所带班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

青春寄语

初入部队,我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也曾觉得军营生活是那么枯燥而漫长。但经过多年锻炼,我深刻感受到部队是个大熔炉,是人生的一所好大学,也是放飞梦想的大舞台。只要有志向、敢拼搏,就一定能让青春在军营闪光。

2013年,崔栋国当选“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
崔栋国(右二)向战友们传授装备操作技能。
(摄影并撰文/周 盟 赖桥泉)

人物名片

刘 佳

2011年6月毕业于江汉大学,同年12月入伍,2013年6月提干,现为南海舰队某登陆舰大队军务参谋,多次随舰参加远海战备巡逻训练等任务,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

青春寄语

从军路上,我始终以“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要求自己,实现了从大学生士兵成长为海军军官的梦想。有人说,青春就要勇于追梦,我想说,如果在梦想中加入军旅情愫,将会让你的青春更加热血沸腾。

2012年,刘佳在海军某陆战旅当兵时,在“猛虎精神”文化墙前留影。
2017年6月15日,刘佳手持花名册,迎接一批刚刚分到舰上的新兵。

(摄影并撰文/刘 健)

人物名片

王云鹤

2014年6月毕业于九江学院,同年9月入伍,现为空军某场站驱鸟连驱鸟员。作为连队技术骨干,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12月荣立三等功1次。

青春寄语

我的姥爷和大学专业课老师都有当兵经历,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大学毕业后,我携笔从戎来到部队。从踏入军营那天起,我就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军旅人生多姿多彩。转眼3年过去,我的收获很多,感受到青春梦想在军营放飞的喜悦。

接到命令,王云鹤迅速抵达作业点执行驱鸟任务。
王云鹤(左)和战友在机场环境沙盘图前分析鸟情变化。

(摄影并撰文/曹忆楠 刘 书)

人物名片

龙崛起

2012年6月毕业于怀化学院,同年12月入伍, 2015年6月提干,现为火箭军某部发射营排长。入伍以来曾3次参加实弹发射任务,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青春寄语

从学生到战士,从士兵到军官,我的身份在变,心中对国防事业的感情越来越深。军校毕业后,我毅然选择回到老部队,回到这块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沃土,成为一名发射指挥长。枕戈待旦,昼夜苦练,我们时刻准备着!

龙崛起精心检查维护装备。
龙崛起(右)在参加实装操作指挥训练。

(摄影并撰文/杨慧涛)

人物名片

李 欣

2014年6月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同年9月入伍,现为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士官教练员、女兵班班长、连队党支部委员。2016年9月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同年12月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青春寄语

参军入伍,对我来说曾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今,那些出现在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的画面,早已成为我的日常生活。入伍后,在连队骨干的帮带下,我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成长为一名士官教练员。我深切感受到,军营是摔打锻炼年轻人的好地方。

李欣组织女兵班开展队列训练。
李欣(左一)在模拟驾驶室向学兵讲解有关知识。

(摄影并撰文/亓 创)

人物名片

张 迪

2010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同年12月入伍,2012年6月提干,现为武警北京总队某部基层带兵人。荣立三等功1次。2012年参加北京市百姓宣讲评选比赛,被评为“十佳宣讲员”。曾参加全国两会、“九·三”胜利日大阅兵等重大活动执勤任务。

青春寄语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穿上军装,成为橄榄绿方阵中的一员,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旅程。7年来,青春梦伴着强军梦同行,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告诉我什么是坚持,执勤岗位高度警戒告诉我什么是忠诚,面对险情决不退缩告诉我什么是担当。

张迪到哨位认真检查执勤情况。
张迪带领执勤点战士进行训练。
(摄影并撰文/姜润邈)

编辑/刘万平 学员 陈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