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发射

摄影并撰文/杨 盼 刘汉宝 张勇峰

6月12日凌晨,银色的月光倾泻在导弹阵地上,北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营长刘淑普表情凝重。

“今天必须顺利发射!”刘淑普话里透着狠劲。尽管距离上次失利已经过去半个月,但回想起来,他的脸上依旧烧得发烫。此时,全营官兵和他一样,摩拳擦掌迫切地期待着这一场“正名”之战。

不久前,该营从海岛驻地辗转千里来到华北平原,在陌生地域开展实战化训练。

5月26日夜,一发红色信号弹升起,“敌情”骤然而至。官兵从行军床上一跃而起,迅速奔向战位。占领阵地、启封导弹、测试、加注、上架……准备工作都像往常训练一样展开。

“停止发射!”就在刘淑普准备上报射击决心时,指挥所的回复让他心头一紧。

随着一发信号弹升空,“战斗”打响。

“战前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导弹接电时间不足。”“‘敌机’已飞入杀伤近界,导弹无法发射!”“贻误战机!”……随之而来的一连串通报狠狠地撞击着刘淑普和官兵的心,阵地陷入一片沉寂。

一切按计划进行,为何被判失利?复盘总结中,官兵们找到了根源:部队受驻地环境所限,机动行军、抢占阵地等营、连协同意识欠缺,滋生了“蹲守待敌”的痼癖思维。

刘淑普充满忧虑地说:“‘海岛地导营’的身份,让我们弱化了地导部队在撤、走、进、打、藏中‘动中歼敌’的能力!”官兵们陷入沉思。

“海岛地导营”如何显威平原?问题萦绕在心头,倒逼着官兵在新地域找回“看家本领”。他们调整训练思路,强化机动意识,按照实战要求对车辆编队、号手分工、导弹准备等进行一一推演,制订行之有效的作战预案。

半个月的反思补差匆匆而过,第二次实弹对抗悄然而至。

朝霞破晓,拉开了战斗的序幕。“测试完毕!”“导弹充气完毕!”“加注完毕!”……刘淑普与官兵们干脆利落地向指挥所上报准备进程,每一声口令都充满自信。

“目标进入打击区域,请求发射!”“发射!”刘淑普果断下达发射口令,伴随着撼天动地的轰鸣,导弹拖着尾焰凌空出击,准确命中目标。

导弹点火发射,直扑目标。
架设制导雷达。
发射前检查一丝不苟。
官兵们快速占领阵地,进行战斗准备。

编辑/穆瑞林 学员 胡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