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井冈,红军从未离去
——江西省军区井冈山市人武部干部职工情洒老区建功立业纪事

摄影并撰文/记者 穆可双 特约记者 刘国顺 国防在线记者 李 晨 通讯员 陈美蓉 曾 飞

鲜艳的“井冈红旗”雕塑,告诉人们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凌晨,夜色尚未散尽,北京飞往井冈山的航班准备降落。透过舷窗望去,点点灯火与漫天星光连成一片——当年八角楼上的那盏明灯,如今已照亮整个华夏大地。

巍巍井冈,革命摇篮。90年前,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毛泽东主席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90年后,作为一脉传承的“红军工作队”,怎样才能无愧于“井冈山”三个字?这个问题,井冈山市人武部干部职工一遍遍地问过自己。

传承,尽在一点一滴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当年,敌人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的给养保障非常困难。部队晚上点灯用油都有规定:各级机关晚上办公时只能用一盏油灯,点三根灯芯。

岁月更迭,本色不改。多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干部职工把艰苦创业精神铭刻在心、付诸于行。干净整洁的新营院,原来是一片荒山。560多吨石料、1200多方泥土,干部职工自己动手、肩挑背扛,把一个乱石岗变成了战味浓郁的新营院。

营区建设能抠就抠、能省就省。但是,在保护红色资源、帮扶老区发展的问题上,人武部官兵竭尽所能,从不含糊。

荷花乡大仓村,四面环山,是当年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前与袁文才第一次会面的地方,现存的吊脚楼、林家祠等是毛泽东上井冈山的重要历史见证。

人武部部长刘宗成第一次到这个村挂点帮扶时,发现吊脚楼年久失修,四处漏雨,几乎倒塌。“这是井冈山革命遗址的一部分,是历史的见证,不能任其荒废。”回来后,刘宗成找当地领导汇报,找博物馆求援,想方设法筹措资金10多万元,对这处遗址进行了修葺。

近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协调落实2000多万元资金,对坝上村毛泽东旧居、防务委员会等5个红色遗址进行了修缮,保护了红色资源。

人武部官兵深入乡村,了解民情。
人武部帮扶的贫困户林新霞, 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到上海工作,儿子退伍后进入南昌职业技术学校培 训,她自己也在一家瓷器厂找到工作,过上了幸福生活。
家住九华岭大山中的村民朱开文,在人武部帮扶下搬迁到镇上生活。他激动地对人武部干部说:“共产党好!解放军亲!”
人武部部长刘宗成带领民兵在拿山乡窝田村帮助清理水渠,美化乡村环境。
进村入户了解民情,延续“红军工作队”的优良作风。

扶贫,就要扑下身子干

作为井冈山市人武部选派的驻寨下村第一书记,55岁的曾润洲看上去比村民还像村民。

两年前,曾润洲打起背包坐了1小时汽车,又换乘拖拉机颠了7公里的山路,来到偏远的寨下村报到。

“刚进村里,村民们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别的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不是副局长就是副行长,就我,是个土生土长的老兵。”头发花白的老曾,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一次组织开会,除了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其他村民一个都没来。

曾润洲也曾动摇过,也曾彷徨过,可老母亲的一番话让他羞愧得低下了头——“作为革命后代,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带上民情日记、帮扶手册和挎包水壶,老曾每天走几十里山路到贫困户家里拉家常、吃碰饭。很快,他了解清楚了全村134户586人的真实情况,写下1万多字的民情手册,一户一策制定了帮扶方案。

日子久了,连村里的狗对迷彩服都多了一份亲切,一看到他便摇着尾巴跑来。

村子里有一座老桥,年久失修,已无法通行。上学的孩子、干活的村民都要趟水才能过河。

多一天等待,村民们就多一分危险。部长刘宗成带着曾润洲,一家单位一家单位跑,筹措到修桥资金,并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工参建。

日晒雨淋3个月,终于建起了一座宽10米、长60米的“军民同心桥”。

搭建的是桥,连接的是心。当地93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唐守志,逢人便夸:“当年红军把木桥架到山里,今天子弟兵把水泥桥修到山里。红军又回来了!”

今年2月26日,井冈山市正式宣布脱贫“摘帽”。人武部因帮扶脱贫成绩突出,荣获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冲锋号穿越时空,激励红军后人不忘初心,永远践行使命宗旨。
新学期刚开学,人武部官兵便来到红军学校,为孩子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人武部党委与大陇镇源头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共建对子,提高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人武部派人为军人家庭挂“光荣军属”牌,增强军人军属荣誉感。
人武部为坳里乡寨下村援建的“军民同心桥”,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连通了子弟兵与群众的心。

 

聚力,携手共筑强军梦

还有不到12小时的时间,一支跨区演习部队就要过境井冈山,而必经之路还在施工!

如果绕道前行,部队过境时间会增加两个小时!分秒必争的现代战场,两个小时,胜败早成定局!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井冈山自古是入粤通闽出湘的重要战略通道,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敌军会攻黄洋界,企图摧毁新生的根据地。

“誓死保卫井冈山!”家家户户赶削竹钉,日日夜夜加固工事,筑起一道人民战争的“竹钉防线”。凭借黄洋界天险,在乡亲们的有力配合下,红军以两个连的兵力和落后的武器,硬是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这一次,在人武部组织下,井冈山人民如同当年支前一样,打响一场修路攻坚战!扛水泥、清沙石、搬钢材、整场地……8个小时,清理7000多米的路障。最终,演习部队按预定时间顺利过境。

井冈山历来有扩红支前的好传统,把“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佳话流传至今。为鼓励适龄青年献身国防事业,人武部建立应届高中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数据库,协调地方出台大学生士兵优先安置政策措施,激励高学历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同时,投入35万元建立征兵信息化体检站,实现了征兵体检信息网上“一键查询”。连续56年无责任退兵,人武部成功打造了征兵工作的“井冈品牌”。

烽火连天的岁月,红军官兵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井冈山。今天,这支永远不走的“红军工作队”,依然在辛勤耕耘着,让这片土地充满勃勃生机。

一本本民情日记,记录了人武部官兵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一个个鱼水情深的故事。
 
在人武部大力帮建下,井冈山市大陇镇大陇村成为风景秀美的红色旅游度假村。
巍巍井冈山,红军从未离开,亲人从未离开。

编辑/刘万平 学员 唐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