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时代风采 聚强军伟力
——党的十九大军队基层代表风采录

东方潮涌迎盛会,满怀豪情绘宏图。按照党章和中央关于做好代表选举工作的要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31个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党的十九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在十九大召开前夕,本刊开设“十九大代表风采”栏目,重点介绍全军和武警部队基层一线党员代表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他们投身强军兴军实践的时代风采。

——编 者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黄草岭功臣连”班长王锐——

党的光辉照我心

撰文/朱乾坤 特约记者 周钰淞

“深学强军思想,苦练强军本领,投身强军实践,誓做一名不负时代、不辱使命的强军战士。”——王 锐

初秋,岭南腹地某训练场,天气依旧湿热。两栖突击战车疾速前进,卷起阵阵尘土。突然,战车在训练场中央急停,炮口指向山腰处的靶标。

只见炮口火光一闪,紧接着传来“轰”的一声爆响,炮弹直扑目标。“穿甲弹一枚,目标被摧毁。”观察员报告。

训练结束,车长王锐钻出战车,敏捷地跳到地面,他擦了一把汗,对记者说:“只有把手中的武器练到极致,上了战场才能一招制胜。”

在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当口,各项任务千头万绪,练兵备战须臾不可懈怠。

“2012年以来,我驾驶的809战车,经历了加装炮射导弹、北斗导航系统换代、车长任务终端升级等3次大的信息化升级改造。”王锐自豪地告诉记者。这5年,王锐见证了改革强军的加速推进,亲历了练兵备战的如火如荼,目睹了装备建设的巨大变化。他先后换过5个岗位,每个岗位都干得踏踏实实。

入伍8年,王锐坚持把强军报国作为人生追求,以战士无限的忠诚投身强军实践,立起了践行强军目标的时代标杆。他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南部战区陆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所在809车组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谈起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王锐激动地说:“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照亮了我的军旅人生,在强军兴军伟大征途中,我要和战友们一道,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同向,与强军同步,苦练胜战本领,锻造制胜铁拳。” 

车长王锐在两栖装甲突击车内进行通信指挥。(摄影/特约记者 彭 希)
王锐(左)悉心向新驾驶员传授经验。(摄影/特约记者 彭 希)

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

备战打仗是军人唯一常态

撰文/母云涛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担当,当强军兴军、建设战略空军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到我们肩上时,每名军人都必须跑步进入战位,随时准备为国出征。”——刘 锐

西北戈壁,风卷狂沙。9月中旬,一架轰-6K战机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从空军某机场冲天而起。

靶标小、气候差、环境复杂,面对挑战,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信心满满。

搜索、识别、截获、发射……靶标碎片横飞,引来现场一片叫好声。

任务结束后,谈及新机作战使用,刘锐热血沸腾:“重器在手、使命在肩。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挫折,都要勇毅前行,及早让一流装备发挥一流战斗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改装轰-6K期间,刘锐与战友共同完成了新机首次投实弹、首次海上飞行以及极限坡度验证等重难点课目,提出的40余条改进意见全被工厂采纳。2015年,刘锐和战友驾机成功穿越巴士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首次在西太平洋上空留下了中国空军的航迹。入伍以来,刘锐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军人要始终瞄准战场练兵,从飞行到战斗,从赛场到战场,从队友到对手,让课目与课题对接、训练与实战融合,这样练就的本领更能经得住未来战争的检验。”刘锐经常给团队灌输这个思想。

这些年来,刘锐所在的团队战巡南海、亮剑西太、逐鹿高原,一批业精技强的飞行人员脱颖而出。在前不久举行的“航空飞镖-2017”国际军事比赛中,他们驾机与俄图-22M3等战机同台竞技,最终凭借过硬素质斩获冠军,威名响彻在国际赛场上。

刘锐与他心爱的战机之间的默契,源自多年来的苦学精飞。(摄影/记者 冯凯旋)
刘锐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也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摄影/记者 冯凯旋)

火箭军某导弹旅技术室主任陈学东——

强军路上写传奇

撰文/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岳小琳

“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干部,只有一心铆在战位,围绕实战钻研技术,才能真正为解决部队战斗力建设技术难题做出贡献。”——陈学东

“一、二、三,起……”

大山深处,火箭军某导弹旅技术室主任陈学东一边抬着铁架门一边喊着口号,带领官兵在5米高台上安装调试阵地启封门。经过2个小时连续奋战,终于赶在某大项任务到来前完美“收官”。

走下高台,陈学东满脸兴奋:“使用这套系统,不仅可节省人力物力,还能缩短整个战斗发射时间。”

被誉为“草根专家”的陈学东,在该旅无人不知,甚至在整个火箭军部队也是声名远扬。

从参谋岗位半路出家搞技术,陈学东用一串数据写下几多传奇:精通新型导弹 21个专业和 300多个测试项目,300多次排故化险为夷,先后获得 34项科研成果,带出800多名徒弟……

“基层技术干部必须成为解决战斗力建设技术难题的行家里手,否则,要我们何用!”聊起基层技术干部如何作为,陈学东感慨地说,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在部队推广运用,灵感全部来自基层官兵操作一线。

过去,导弹发射测试线路插拔安装时,需要多名操作号手使用多台设备配合,耗时费力。陈学东为解决这个问题,带领课题组反复研究、改进调试,研制出只需2人操作的导弹测试插拔安装架车,不仅操作时间极大缩短,而且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

“在基层搞科研,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只要实战有需要,就要马上动手。”改革强军路上,陈学东不断刷新纪录:研发的某型机动发射设备场坪自主定位系统,实现单个驾驶员全天候自主、快速、精确完成占领阵地任务;设计的某型导弹控制系统远程辅助决策系统,有效提高测试操作准确性和故障排除效率;研制的某型导弹武器系统发射阵地模拟训练器材,正成为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陈学东刻苦钻研业务。
陈学东带领官兵安装调试设备。

航天员景海鹏——

时刻做好准备再当先锋

撰文/记者 邹维荣 韩阜业

“为报答党的恩情,时刻做好准备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航天战士对党的无限忠诚。”——景海鹏

从神舟七号,到神舟九号,再到神舟十一号,对于每4年一次的太空飞行,英雄航天员景海鹏笑称这是自己荣幸参与的“奥运会”。

国庆节前夕,记者在航天员中心见到了刚参加完训练的景海鹏。聊起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他显得更加神采飞扬:“9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和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这说明中国载人航天第三步的空间站任务已经越来越近。”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完成后,在进行身体康复的半年时间里,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就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任务总结。

“我们要用最短时间把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经验体会,以及对整个工程的建议意见梳理出来。”景海鹏告诉记者,虽然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安全回家了,但更重要的是要为后续空间站任务做准备。

中国载人航天就是在这不断梳理经验中,一步一个脚印踏向空间站时代。“对于空间站任务,我也是一个新兵,虽然3次飞天,但加起来才49天,空间站任务一上去就要几个月,我还有很多技能要学习和训练。”景海鹏把学习和训练永远排在第一位。

在努力中接近梦想,在坚持中创造奇迹。今年7月28日,景海鹏荣获“八一勋章”。“这份崇高荣誉属于所有航天员,属于每一位航天人。”景海鹏说,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航天员上天,是所有航天人托举而起的。

“我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做出更大的成绩,这样才能不辜负习主席的关怀嘱托,才能不辜负组织的培养。”景海鹏说,自己会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2016年10月17日4时40分许,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备出征。(摄影/记者 岱天荣)
2016年10月16日,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席记者见面会。(摄影/记者 岱天荣)

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欧亚局参谋刘芳——

青春为军事外交绽放

撰文/记者 梁蓬飞 特约记者 张能华

“跟随我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铿锵步伐,奔忙在军事外交战线上,是一种荣光,更是一份责任,我将为此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刘 芳

北京,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有一个特殊的教学阵地,常常在夜晚洋溢着青春向上的活力、充满思想智慧的碰撞……此时,一名俨然学者模样的女大校正在给一群年轻的参谋授课。女大校名叫刘芳,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欧亚局参谋。好不容易闲下来接受记者采访,她的举手投足间,总是透着一种暖暖的感染力。

刘芳拿着一本《求是》杂志,上面有一篇以“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名义发表的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军事外交回顾》。随着她结合自身经历的解读和介绍,记者感到中国军事外交不仅体现硬实力、软实力,还有满满的“暖实力”——强大且善意,负责并友好,发展而共赢。

刘芳说,从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到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到坚持正确义利观,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倡议。

刘芳所在的欧亚局,主管我国与50多个国家的军事外交事务,其中大多数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她具体负责中东欧方向。翻开刘芳工作记录本,能分明感知她个人的“外交地图”与“一带一路”路线图之间的密切联系——

中国与罗马尼亚陆军山地部队在昆明举行联合训练,此系北约国家的军队首次来华联训;波黑、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等国防务和军队领导人实现与我国建交后首次访华……这一个个“首次”,谱写了新时期我国军事外交的新篇章。

10年前,刘芳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10年后,她又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有道是“十年磨一剑”,刘芳说:“期待着下一个十年,我们的国家、军队更精彩,军事外交事业更出彩!”

刘芳为年轻参谋传授经验。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南京总医院妇产科护士长陈声容——

用奉献诠释军人使命

撰文/杨 晨 记者 代 烽

“宁可透支生命,绝不辜负使命,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大道上,成就白衣天使梦,助力强军梦。”——陈声容

九月金陵,秋高气爽。在南京总医院外科楼17楼的生殖医学中心,记者见到妇产科护士长陈声容时,她正为一对患有不孕不育症而苦恼的军官夫妇进行心理疏导。

认真倾听、耐心抚慰、悉心叮嘱……不到20分钟,原本愁容满面的小两口欢欢喜喜地走了。

记者眼前的陈声容,说话快言快语,俨然“邻家大姐”,但她是一位为国两次出征,并荣获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的“巾帼英雄”。

2004年,陈声容被抽组参加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7个月里,陈声容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先后接待门诊病人3100多人次,化验1600多项,B超160多人次,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

2010年1月,她再次接到祖国征召,参加中国医疗防疫队,赴海地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期间,她每天在40多摄氏度的烈日下戴着钢盔、穿着10多斤重的防弹背心,连续十几个小时战斗在应急救援第一线。

“能为部队多干点事,生活会更加充实,人生会更有价值。”谈到自己的军旅历程,陈声容感慨万千。

上高山、下岛礁、走基层……在多次跟随医院专家医疗队到部队巡诊中,陈声容发现,不孕不育困扰着许多官兵家庭。为此,她向医院党委提出,参与生殖医学中心的筹建。

面对这一全新领域,陈声容翻遍了专业书籍,到国内外20多家生殖中心参观进修。5年多来,她所在的团队完成了1500多对军人夫妇的治疗周期,受孕成功率达70%,走在了全国全军前列。

2010年1月,陈声容参加中国医疗防疫队,赴海地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5年来,陈声容和她所在团队让许多官兵喜圆孩子梦。

浙江省军区舟山警备区宁波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助理员纪晓飞——

是军人就要挺身而出

撰文/童 玮 李俊楠

“只要群众有需要、有危难,我就会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纪晓飞

“阿姨,给您送早餐啦!”

初秋的一天清晨,像往常一样,浙江省军区舟山警备区宁波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助理员纪晓飞敲开老干部的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位被休养所老干部称赞“想得比儿女都周到”的助理员,其实自己一直被伤病后遗症折磨。不过,说起头上那道15厘米长的伤疤,他非但不言后悔,而且充满自豪:“这道伤疤,就是我的勋章。”

2010年4月20日,纪晓飞用这道刀伤,换来了40名乘客的安全。

那天晚上10点左右,到驻镇江某部出差的纪晓飞,乘坐在一辆大巴车上。突然,已睡意朦胧的他被尖叫声惊醒,只见一名歹徒正持刀砍杀同车乘客,车厢内乱成一团。当时,女乘客王富祥因惊吓过度呆在座位上。当歹徒挥刀向她砍去的瞬间,纪晓飞迅疾冲过去把她拽到身后,自己的左侧头顶被砍中,顿时鲜血直流。纪晓飞不顾伤口的疼痛,与两名地方青年一起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将其制伏。

当闻讯赶来的警察押走歹徒时,纪晓飞已经浑身是血、神志模糊。后来,他的主治医生吴雪晴回忆:“纪晓飞头上的伤口长达15厘米、深1.5厘米,颅骨、脑组织都已外露,我们手术时发现,他的颅顶部粉碎性骨折,有四五片碎骨插入脑组织约1.5厘米,离神经中枢只差毫厘。”经过专家长达5个多小时的奋力救治,纪晓飞才脱离生命危险。

纪晓飞终于苏醒过来,有人问:“你为什么不跑啊?当时你不是没穿军装吗?”纪晓飞回答:“军人就该有使命担当。如果当时我躲开了,也许头上不会留下伤疤,但心中就会留下永远的疤痕。”

满载荣誉的纪晓飞。
纪晓飞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

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飞雪——

逐梦北斗耀苍穹

撰文/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谭 芳

“核心关键技术引不进、买不来,唯有自主创新、大胆突破,才能让中国北斗闪耀苍穹。”——王飞雪

“虽然忙,但充实而快乐。”王飞雪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建设中,他所在团队承担了10多个重点项目。眼下,他正率领团队打响一场新的攻关战斗。

作为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与“北斗”结缘22年,王飞雪的日子几乎都是在只争朝夕的攻关中度过的。

1995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王飞雪,得知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工程地面设备研制遇到重大技术瓶颈。他与2名同学主动请缨,创造性地拿出一套技术方案,请求承担攻关任务。

这个曾被一些专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的技术方案,被他们历时3年一举攻克,突破解决了长期制约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工程的“瓶颈”,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4月,我国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后,遭遇强烈电磁信号干扰,无法进行正常通信。面对困境,王飞雪迎难而上,率领团队3个月打造出卫星电磁防护盾牌,使卫星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

2015年3月,我国北斗全球系统首颗试验卫星成功发射。王飞雪率领团队承担了总体设计支撑和星地设备研制任务,取得导航系统体系仿真、新型卫星载荷和先进地面站架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为北斗全球系统导航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领域深耕20年,王飞雪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荣获全国青年五四奖章、“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荣立二等功1次。

与“北斗”结缘22年,王飞雪取得丰硕成果。
王飞雪为学员答疑解惑。

海军驻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军事代表室总代表冷骏——

党的使命扛在肩

撰文/傅寅锋 黄 炼 记者 王凌硕

“改革强军,装备先行。我一定在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的进程中书写一名装备战士的忠诚与担当,在强军兴军征途上奋勇前行。”——冷 骏

秋风送爽,分属海军3个舰队的3艘同型驱逐舰陆续返厂保修。

作为海军驻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军事代表室总代表的冷骏,又开始忙碌起来:他打破以往一对一的问题处理模式,针对3艘舰艇在不同海域服役出现的不同情况,协调工厂专家和使用部队,共同整合梳理出该型驱逐舰在不同海域的使用问题和建议共计1000余条,及时组织专人进行“闭环”改进,同时对部分突出问题组织部队开展针对性强化培训……

记者走进冷骏办公室,一张国务院、国防科工局和军委机关颁发表彰的“航母工程建设突出贡献个人”奖状赫然入目,无声展示着这位大国巨舰监造尖兵的辉煌“战绩”。

投身海军装备事业近20载,冷骏参与研制监造13型数十艘舰艇。近年来,他带领代表室监造交付的郑州舰、济南舰等多艘舰船,实现了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创造了海军舰艇监造的多项第一。2016年11月,冷峻所在的军事代表室,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荣立集体一等功。

谈到航母工程,冷骏脸上闪出一丝难掩的激动。“这些年,我的一点成绩正是改革强军的见证和体现,亲历了装备建设的巨大发展,我如今更是干劲十足。在改革持续推进的关键时刻,我提醒自己,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前面还有更多的任务等待着我。”冷骏坚定地说。

冷骏在认真仔细地检查装备。

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试飞站飞行员李浩——

聚焦实战再出征

撰文/姚春明 记者 李建文

“主动迎接未来挑战,只争朝夕、立足岗位、拼搏进取,练就过硬打仗本领,为无人机新质战斗力提升不断贡献力量。”——李 浩

午夜,西北某机场,随着一颗信号弹升空,一架无人机伴着夜色冲上云霄。控制方舱内,李浩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眼前闪烁几百个数据的无人机飞行监控信息显示器;千里之外的靶场上,“硝烟”正浓。

这次飞行,是李浩今年参加的第3场重大演训活动,执行的是模拟蓝军攻击、战场侦察监视和毁伤效果评估任务。

“去年以来,我们参加的任务越来越多,每一项任务都充满硝烟味。尽管身体累,内心却很高兴,这不正是军人的职责所在么!”李浩兴奋地说。

6年前,还是无人机领域“门外汉”的李浩,如今已成为集无人机首席飞行员、教员、指挥员于一身的“李老师”。

6月初,空军某综合演习打响。飞机刚刚进入打击区域,监控屏幕上图像突然出现卡滞,回波增益猛然下降,飞机姿态数据中断。“‘敌’方压制干扰!”链路监控员迅速判别。李浩迅速采取一系列应急操作,通信链路重新建立,蓝军目标已暴露在“天眼”之下。

“每次飞行都是首飞状态。”部队领导告诉记者。“什么是首飞状态?就是风险最大、责任最大。”李浩一直是那个敢于以责任心扛着风险前进的人。

“瞄准实战研究无人机战术战法,练就过硬作战本领,抓紧时间努力掌握新装备,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解决掉、把飞行员教带好……”展望前路,李浩信心满怀。

李浩刻苦钻研无人机战术战法。(摄影/杨 军)
李浩给年轻飞行员讲解无人机系统。(摄影/杨 军)

火箭军某导弹旅三级军士长朱红军——

逐梦强军“导弹通”

撰文/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杨玉含

“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勇于把挫折当作精武强能的磨刀石,用忠诚和担当迎接强军征程中更猛烈的挑战!”——朱红军

戈壁深处,夜幕下的发射场坪上,墨绿色的导弹静静矗立。

火箭军某导弹旅指挥厅里,气氛紧张而凝重。导弹在发射零日接连发生不明故障,虽然按照预案已得到处置,但如何避免延误操作流程,成为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

“采取不断电的方式连续操作,最大程度缩减操作时间!”“中军帐”里唯一的士官、该旅三级军士长朱红军率先打破宁静。

“规程里没有提到操作完全不能带电进行,而是有范围要求,只要保证不影响武器性能,连续操作完全可行……”朱红军的一席话让大家茅塞顿开,产品出厂说明上的性能介绍并没有体现在操作规程里,以至于容易被人忽略,但也是此次“抢时间”的唯一选择。

“就知道你行!”不远处,旅长曾满军向朱红军竖起大拇指。在他眼里,这是个总能在关键时刻顶上去的好兵。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朱红军当班长12年来,导弹专业11本操作规程、80余张电路图、上万个测试数据,他熟记于心,练就了精通导弹控制系统所有专业的“最强大脑”,以及一双能把导弹疑难问题看透的“火眼金睛”。

“迅速按要求缩时操作!”指挥组采纳了朱红军的建议。很快,伴随“点火”的口令,导弹拖着熊熊尾焰,划破夜空直刺苍穹……

一身绝活担大任的导弹精兵朱红军。
朱红军(右二)对年轻战士传帮带。

某部四级军士长张磊——

强军尖兵百炼成钢

撰文/木子渝

“一个好兵,就是要把自己当成战场上的利剑。”——张 磊

“每次任务都是锤炼自己的机会,一定要练成一名强军尖兵。”带着这样的想法,某部四级军士长张磊报名参加了上级优秀教练员评选。在两个多月的赛前集训中,他给自己制订了一套魔鬼训练计划,凭着每天多挤出的4个小时训练时间,张磊硬是在以军官为主体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百个优秀教练员”。

2011年,张磊所在部队更换了某型新装备,年底形成实战能力的要求让大家感到压力如山。关键时刻,张磊自告奋勇站出来,带领大家探索新装备组训模式和操作方法。那段时间,他扎进装备车里,啃说明书、练平台操作。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翻破了说明书,磨亮了操作键盘,终于摸索总结出新装备操作要领,编写完成被官兵誉为“宝典”的训练手册,并在单位内部推广使用。

一次,张磊带领分队奉命赴某地执行任务,那是某型新装备第一次参加实战。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无法预知的情况,作为主操作手的张磊“铆”在装备车上,经常一值班就是十几个小时,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装备性能的熟练掌握,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训练成果还荣获全军特等奖。

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张磊更加感到使命在肩,必须奋勇争先。他表示,要更加努力苦练打赢本领,在真打实备中百炼成钢,成长为一名过硬的强军尖兵。

张磊进行平台操作训练。
张磊带领战士钻研新装备操作要领。

某部油料保管队队长倪庆——

把根深扎在吕梁山脉

撰文/陈祥松 刘 俊 王宏宇

“越是条件艰苦,越要孕育坚定信仰,书写出彩人生。”——倪 庆

吕梁山脉深处,平均每天日照时间不足4个小时,某油料保管队坐落于此。保管队队长、土家族汉子倪庆,在这里蹲山守库11年,把根深扎在吕梁山脉。

军校毕业后,倪庆来到素有“云中哨所”之称的某油料保管队。这里条件艰苦,常年干旱少雨,官兵每天都要下山拉水,遇有大雪封山,只能化雪水做饭。官兵中流传着一句话:太偏了,偏得连水都流不进来;太冷了,冷得大半年都是霜冻期。可倪庆想,吕梁英雄儿女铁心跟党走,多少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自己吃这点苦算什么!

11年来,他信念如磐、不改初心,靠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信仰的力量。他通读了40多本理论书籍,整理了12本剪报,写下20多万字的读书心得。长期坚持理论学习,让他从军报国有了“航标灯”,管兵带兵有了“金钥匙”。他坚持用强军目标建队育人,拟制强队兴队“路线图”,各项工作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就这样,该保管队全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不仅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还被评为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单位。谈起变化,队里老兵丁时俊的话最实在:“现在的三队是一个吸引人的磁场、一座锤炼人的熔炉、一个温暖人的家园。”

倪庆扎根基层,矢志强军。
倪庆与战士谈心。

军事体育运动大队军事五项运动员王堂林——

为捍卫军旗荣誉而战

撰文/记者 刘一伟 特约记者 吴 旭 通讯员 梁志兵

“为使命而战、为荣誉而拼,以站在世界军体之巅的壮举谱写强军赞歌。”——王堂林

前不久,在厄瓜多尔举行的第64届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上,军事体育运动大队军事五项运动员王堂林与队友们一起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一举包揽女子个人前三名,再次夺得世界团体冠军,成功实现中国军事五项女子团体“十七连冠”。

自古苦难出英才。出生在大山里的王堂林,每天早晨都要背着残疾的妹妹到数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一天来回近20公里。生活的艰辛磨练出她健步如飞的“铁脚板”,更塑造了她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入选军事五项队后,王堂林告诫自己:“怕苦不当兵,是军人就要苦练勤练、不忘强军信念!”为了练习军事五项,她经常练得胳膊抬不起来、手指抓不住筷子。通向冠军之路上,她还经历了2次骨折手术、20多次中度受伤,但从来没有因此而畏惧退缩。

每年一度的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被世界各国军队称为“捍卫军旗之战”。每一次比赛,各国选手都拼尽全力参赛。第59届世锦赛,中国队遭遇多支队伍的强势围攻,王堂林强忍腿伤,助力中国女队成功卫冕。第60届世锦赛,一名核心队员因伤未能参赛,危急时刻,王堂林挺身而上、沉着应对,最终与队友一起以高分成功卫冕,夺得个人冠军,成为中国女队新的领军人物。之后,她成功实现个人“三连冠”,并作为军事五项女队的“顶梁”老将,连年征战国际赛场,为中国女队实现“十七连冠”作出突出贡献。

面对荣誉,王堂林说:“我要用一名中国女兵的担当与拼搏,捍卫八一军旗,捍卫祖国荣誉!”

领奖台上王堂林向国旗敬礼。
连年征战国际赛场,王堂林为实现中国军事五项女子团体“十七连冠”作出突出贡献。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王金丽——

用梦想照亮人生

撰文/陈兴风 田志轩

“我希望自己是一丛花,静静开放,用自己的心灵为强军征程中的将士送去缕缕清香。”——王金丽

33岁,她放弃高薪工作走进军营;40岁,她主动请缨奔赴灾区一线;43岁,她跟随护航编队执行任务。从特区到营区、从抗震救灾现场到远海护航前线、从三尺讲台到任务一线,携笔从戎15年的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王金丽教授,用一颗美丽心灵践行着对强军梦想的庄严承诺。

2001年年底,原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筹建军事心理系。得知消息那一刻,身处珠海特区的王金丽仿佛找到了人生归属的方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军营。

2008年汶川地震后,王金丽主动请缨成为军队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成员赶赴灾区。面对余震、滑坡等重重危险,她发了条短信给家人:“为人民群众付出一切,就是我的使命!”

“亲爱的妈妈,临别那天,我的泪水打湿眼眶……”这是2012年王金丽的女儿写给她的信。当时的王金丽正在大洋上抗酷暑、斗恶浪,随海军第11批护航编队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

不足1米宽的床铺,既是休息的地方,也是办公的地方;高温的甲板,多站一会儿就会头晕目眩;四五米高的大浪和7级以上的大风是家常便饭……这些困难没有难倒王金丽,她用暖心的微笑、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驱散了远航带给官兵的疲倦与寂寞。她创办的“好心情聊天室”成为舰上最受官兵欢迎的地方。

梦想因执著而闪耀。王金丽深情地说:“我的梦想就是用我的专业去滋养官兵的心灵,让他们在强军征程中变得更加坚韧和刚强。”

王金丽为学员授课。(摄影/罗益勇)
王金丽为学员做团体心理辅导。(摄影/罗益勇)

武警8732部队61分队政治教导员涂理军——

秉“匠心”筑梦育人

撰文/荆玉师

“作为一线带兵人,战士并不看你职务高低,而是看你能否成为官兵成长路上的明灯,照亮官兵心灵。”——涂理军

入伍近20年,武警8732部队61分队政治教导员涂理军以“匠心”筑梦育人,在平凡的岗位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

匠心铸“熔炉”,让信念之火代代相传。一次上党课时,涂理军发现有些官兵兴趣不高。难道“打开方式”不对?经过调研思考,涂理军得到答案: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的青年官兵需求,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观念一变天地新,涂理军在连队黑板报开设“小漫画,大道理”栏目,利用局域网组织“大变化,大感悟”讨论……他努力把教育课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颇受官兵追捧。

匠心育“精英”,为官兵搭建成才平台。涂理军有一份带兵“秘籍”:给每名官兵建一份“成长档案”。2008年10月,训练尖子李庆龙突然提出退伍,时任指导员的涂理军知情后,第一时间翻开“成长档案”,通过“因为熄灯后给家里打电话被排长批评”这个关键线索,从而发现并及时帮助解决了小李家中的困难。

匠心锻“尖刀”,让尚武之风浸润沙场。涂理军刚任教导员时,所属装甲车连车载机枪射击训练总是不得要领。偏偏营长在外学习,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那段时间,他带着几名骨干一头扎进装甲车,没日没夜钻研训练,写下2万多字的射击心得,整理出3000多条训练数据,终于破解了“难上靶”问题。在当年协作区装甲专业大比武中,该连夺得3金2银5铜的好成绩。

2016年8月,涂理军带领官兵抗洪抢险。(摄影/吴孙华)
涂理军组织官兵向党旗宣誓。(摄影/吴孙华)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教授万明杰——

瞄准实战织经纬

撰文/杨 喆 王 虎

“只有一心向战、驰而不息,才能在履行使命担当中创造卓越、实现抱负。”——万明杰

“万教授的课上总能闻到浓浓的硝烟味!” 提起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万明杰教授,学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作为一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兵,万明杰深谙“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这一道理。无论科研创新,还是教学育人,瞄准实战是万明杰坚定不移的目标。

多年来,万明杰指导重大演练20余次。他盯住防空兵部队火器配置比例、预估消耗等关节点的科学计算和定量标准课题,运用经验统计、解析计算和仿真模拟等方法构建计算模型,有效破解了防空兵作战指挥、打击、评估和保障难题。

战场连着课堂,打赢关键在育人。近年来,万明杰相继推出地空导弹抗击某型飞行器战法、抗击某新型导弹战法等成果,并将其深度融入教学训练中。打开万明杰的教学资料库,防空导弹典型战例、部队演训资料数据一应俱全,如源头活水般不断流向课堂。

入伍33载、从教26年,万明杰曾获得国家级成果1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20余项……累累硕果面前,万明杰的想法很朴实:“希望继续在教学岗位上为防空部队铸盾砺剑做些有用的事。”

万明杰(中)将课堂与训练场对接。
万明杰下部队见学调研。

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郑州舰副舰长韦慧晓——

以心相许“嫁”战舰

撰文/特约记者 代宗锋 通讯员 龙 阳 周小舟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将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历程。”——韦慧晓

“战斗警报!”9月8日,东海某海域风高浪急、波诡云谲,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郑州舰作战指挥室内,一位中校女军官目不转睛盯着战场态势图,沉着冷静地下达着作战指令。

她就是郑州舰副舰长韦慧晓。

翻开韦慧晓的简历,记者看到她精彩的人生跨越:从高薪白领到携笔从戎的军人,从优秀的博士生到合格的舰艇指挥官。  

参军入伍是韦慧晓从小的梦想和追求。2012年1月,韦慧晓梦想成真,被特招入伍,加入海军部队。入伍当天,韦慧晓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道“此生嫁给海军”。

从零起步,意味着超于常人的付出。2012年8月起,韦慧晓先后在大连舰艇学院航海指挥和舰艇战术指挥两个专业学习深造,取得军事学学士学位。2015年1月,韦慧晓作为海军首批舰艇长访美代表团成员访问美国。与老牌海军强国军官的交流接触,让她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时刻准备打仗”的忧患意识也愈发强烈。

同年4月,韦慧晓担任长春舰实习副舰长,迈出“到部队后成长的关键一步”。

在舰上,韦慧晓兜里总会揣个学习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类知识要点,从每一条简单的操纵口令到每一个有效的指挥动作,从每一型装备的技战术参数到每一类应急情况的处置方案,她都仔细地记录下来,遇到疑惑的地方经常到战位向官兵们“拜师学艺”。正是凭着这股拼劲,韦慧晓利用1年零8个月的时间,顺利通过了副舰长独立操纵和岗位合格考核。

2016年3月,韦慧晓被任命为长春舰副舰长,成为海军首位女副舰长。今年年初,她被任命为郑州舰副舰长。“已经蹒跚起步了,但我的逐梦之路还很漫长。”展望未来,韦慧晓如是说。

韦慧晓指挥全舰操演。
进行海图作业。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李应红——

托举战鹰翱翔蓝天

撰文/李放仁 特约记者 陈 卓

“科技乃天下之公器,航空为国防之大业。愿以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助力战鹰‘心脏’更加强健有力。”——李应红

刚参加完国家有关航空发动机某重大科技专项会议,飞回西安,正逢周末。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李应红像往常一样,步履匆匆直奔实验室。

航空航天,动力为先。航空发动机,因其制造工艺复杂、标准要求极高被称为“工业王冠”。30多年前,从穿上“空军蓝”的那一刻起,李应红就与航空发动机结下不解之缘。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新一代战机列装部队,让战机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被航空界称为“空中禁区”的青藏高原上空翱翔成为李应红的奋斗目标,他开始了某型发动机高原技术攻关。恶劣的高原环境,使科研人员面临严峻考验。白天,李应红奔波于外场一线收集试验数据;夜晚,在寒冷的帐篷里,他整理技术总结,比对档案资料,反复推演论证……呕心沥血近5载,项目终获成功。

为了解决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疲劳性损伤这个世界航空领域的难题,李应红向攻克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发起冲锋。十几年如一日与“铁疙瘩”为伴,李应红率先突破某型激光技术,并顺利完成两种型号激光冲击强化设备的研制,突破了技术封锁并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如今,李应红没有停歇,又向下一个“高地”冲锋。

李应红研究飞机发动机。
李应红与学生进行业务交流。

武警交通四支队六中队警士长何剑波——

雪域天路守护者

撰文/涂敦法

“守护雪域是忠于使命的热血担当,视死如归是战胜困难的最佳武器,作为革命军人,就是要在生死面前勇敢地说出‘让我上’。”——何剑波

武警交通四支队六中队警士长何剑波作为基层普通一兵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战友们齐声称好。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波及我国西藏部分地区。何剑波作为突击队成员,第一时间随队挺进灾区。开进途中,唯一的一条道路被垮塌的山体堵住。多家抢险单位都不敢贸然上前,何剑波却主动请缨。

他驾驶着挖掘机爬上塌方体,突然余震发生,挖掘机被山上的飞石砸中快速滑向悬崖。生死之际,何剑波迅速操控挖斗抓地,在履带已经悬空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刹住了车。何剑波咬了咬牙继续前行,1米、2米、3米……他驾驶挖掘机左冲右突,顶着不断砸下的飞石,将堵塞的山体一块块剥离,仅用6个小时就打通了中断的道路,为转移“生命孤岛”的受困群众赢得了宝贵时间。

宁可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这是何剑波军旅日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在阿里高原坚守15年,何剑波从死神手中抢回1500多人的生命,驻地群众交口称赞他为“雪域天路守护者”。他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尼泊尔跨境救援现场,何剑波驾驶挖掘机打通道路。(摄影/王 彧)
何剑波组织官兵队列训练。(摄影/袁 钰)

69221部队64分队分队长帕力哈提·伊力汗——

党旗下成长的“兵巴郎”

撰文/刘艳哲 田雪龙

“身为少数民族干部,要旗帜鲜明地做党的声音的传播者,引导官兵听党话、跟党走。”——帕力哈提·伊力汗

69221部队64分队分队长帕力哈提·伊力汗出生在新疆一个偏远村庄。入伍临行前,身为老党员的母亲嘱咐他,“只有听党的话、跟党走,人生才会有出路”。

母亲的教诲,成为他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

入伍后的第一堂教育课,指导员问帕力哈提怎样当好一个兵,他回答:“听党的话,跟党走。”他一心一意学习党的理论,每天把不认识的词句摘抄下来,照着字典一字一句查译,把不理解的地方全部标注出来,向干部学、向战友问。

作为党的战士,帕力哈提始终把引领战友听党话、跟党走当作自己的使命。

2013年10月,帕力哈提被提拔为指导员。一次,连队奉命驻防西藏执行任务,分散在30公里范围的4个点位上,他每周利用3天时间,徒步走到每个点位,与战士谈心交心,为他们授课解惑。

帕力哈提常说,自己是穿越戈壁沙漠的行者,有了党的创新理论这个“灯塔”,任何时候都不会迷失方向。入伍多年,他始终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兵巴郎”的使命。

帕力哈提组织官兵在党旗下宣誓。
帕力哈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带兵人。

宁夏军区某民兵装备仓库工程师孟冠——

用心守护枪弹阵地

撰文/陶成科 路波波

“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枪弹管好,让他们在和平年代波澜不起、平静如水,将来打起仗来炮火喧天、弹无虚发。”——孟 冠

通往宁夏军区某民兵装备仓库的山路崎岖难行,但这条路,该仓库工程师孟冠已经走了整整20年。

1997年7月,刚从军校毕业的孟冠就来到这个民兵装备仓库担任技术员。到仓库后,孟冠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很快就发现仓库里武器弹药存放存在标识不准确、堆垛不细致等问题。当即,孟冠就跟仓库领导请缨,要把仓库里的武器全部重新标识、分类、堆垛。

这些武器大多年代久远,90%以上的武器孟冠也是第一次见。孟冠找来一大摞专业书籍,一本本地翻,一支支地查。用了近半年时间,他终于将所有武器准确地分类区分。

孟冠不仅对待任务有一股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也有一股子拼命三郎的狠劲儿。

2011年,孟冠所在仓库奉命执行弹药销毁任务。销毁过程中,由于进料斗卡销突然松动,十几枚弹药掉落在销毁炉附近。销毁炉边的温度达100摄氏度以上,散落的弹药随时都可能爆炸。

“这种弹药我了解,目前这个温度暂时不会爆炸,可以组织二次销毁。”危急时刻,孟冠挺身而出。他迅速穿上两套防弹衣,头戴钢盔,手持两米多长的铁铲,对散落在销毁炉旁的弹药进行收集。虽然只有十几枚弹药,但考虑到剧烈运动随时可能引发爆炸,孟冠每一个动作都谨小慎微,足足用了5分钟,最终安全地将散落弹药重新归拢。

多年来,孟冠始终如一,忠诚地履行着使命,多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用心守护我的枪弹阵地。”孟冠说,这是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执着追求。

孟冠清理弹药销毁炉里的废渣。
孟冠对存放的各类弹药进行清查。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松——

创新步伐从未停歇

撰文/庄颖娜 沈基飞

“作为从事药物研发的军队科技工作者,必须把科研创新成果应用到捍卫国家安全、护佑军民健康的伟大实践中。”——李 松

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松更忙了。

“吃饭、走路,甚至睡觉都在思考创新成果向应用实践转化。”李松说,作为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发现创新团队”的总设计师,他的科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战略需求展开。

“关系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战略性药品研发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李松与他的团队一次次用创新成果为国争光。

2004年年底,H5N1禽流感疫情频发。此时,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指定用药“达菲”供不应求。关键时刻,李松团队自主研制的抗流感药物“军科奥韦”获得新药证书。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独辟蹊径改进关键生产工艺,按时完成50万人份的国家储备任务。

2009年H1N1流感再次袭来时,李松团队又一次启动应急攻关,迅速将药品产能提高30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国家储备任务。

这些年,李松和他的团队在创新的花园中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世界首创适用于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治疗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已惠及3000万人次的适龄流感患者;开发新型抗流感病毒特效药“帕拉米韦注射液”,成功救治近万名流感危重患者;为应对超级细菌,研制出抗超级耐药菌感染新药“替加环素”,上市后已成功救治18000余例患者。

李松院士近影。(摄影/刘征云)
李松院士指导课题组成员对研发的一类新药进行质量控制(摄影/刘征云)

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管技师王昕——

危难关头冲锋在前

撰文/罗建刚 刘 衡

“军队医务工作者要不断深入研究艰苦地区疾病预防和诊治工作,倾力付出温暖基层官兵。”——王 昕

抗震救灾,她冲锋在前;巡诊边防,她当仁不让。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管技师王昕用她的坚守与执着,在改革强军的征程上展示着一名军队医务工作者的亮丽风采。

“让我去!”只要有任务,王昕总会挺身而出。2008年5月,当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来时,王昕积极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随队奔赴灾区。在她看来,这是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没喊过一声苦,没掉过一次队。背着20多公斤重的药品和食物,王昕和男队员一起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昼夜兼程,历时10余个小时,翻越2座大山,赶到了灾区,长时间的奔波过程中,王昕始终冲锋在前。

王昕深知军医为战而生、为兵存在的道理。2010年7月,王昕随华益慰医疗队到边防部队巡诊。一名年轻的边防战士达拉没见过胃镜,进行检查时紧张得全身僵硬,双手发抖。王昕一面用手轻轻按住他的手,一面亲切地同他唠家常,分散他的注意力。王昕的话语很快舒缓了达拉紧张的情绪,顺利完成了胃镜检查。2016年她又随队到青藏高原巡诊,克服剧烈的高原反应,近半个月开展各种胃肠镜检查1500余例,发现并及时救治胃肠道病变460余例。

“官兵生命贵于一切,使命责任重于泰山。”医院成立肠胃镜检查中心后,王昕被任命为主管技师。她每天忘我工作,苦练医疗技术,配合学科带头人先后创新开展60多项新技术,带领团队将内镜检查量由开始时的年均5000例提升到目前的年均3万多例,所在科室一跃成为业界的知名科室。

王昕为青藏线官兵进行胃镜检查。(摄影/黄 颖)
王昕在学术活动中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摄影/张金岭)

 

(本专题未署名照片由被采访者单位提供)

编辑/刘 妍 学员 胡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