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雄之名

在我军91年的壮丽征程上,一个个英模人物和英模团队,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历史的天空,照亮我军奋斗的历程。英雄的精神熠熠生辉,这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制胜的密码,承载着我军的性质、宗旨和本色,蕴含着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我们缅怀英烈功绩,高唱英雄赞歌,为的是传承红色传统,弘扬英雄精神,投身强军实践。本期,本刊开设“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专栏,走进英雄生前所在部队,讲述英雄故事,展现英雄传人弘扬传统精神、勠力强国强军的新时代风采。

——编者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董存瑞(1929-1948)

董存瑞,1945年参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曾多次立功受奖。1948年,在解放隆化战斗中,在主攻部队受到敌暗堡火力威胁的紧要关头,担任爆破组长的董存瑞冲到桥下,用手托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壮烈牺牲。他所在纵队追认他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陆军第78集团军某部——

“存瑞奖牌”,英雄传人的荣誉追求

摄影并撰文/刘立飞 于德新 特约记者 杨再新

“作为董存瑞传人,不得一块‘存瑞奖牌’,怎会甘心!”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董存瑞班”第54任班长王鹏,正在全力准备部队年度大比武。提起“存瑞奖牌”,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渴望。

69年前,解放河北隆化县城战斗中,董存瑞用血肉之躯为部队开辟一条前进通道;如今,董存瑞精神化作金光灿灿的 “存瑞奖牌”。

从2003年起,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每年开展军事大比武,为取得佳绩的官兵颁发“存瑞奖牌”,激励官兵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英雄精神。

王鹏入伍6年,带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过硬,多次立功受奖,去年年底还被评为“新时代董存瑞传人”,可他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存瑞奖牌”。

仔细端详连长王萌获得的“存瑞奖牌”,“董存瑞班”班长王鹏(左二)羡慕不已。
“存瑞奖牌”,承载着英雄部队官兵的荣誉追求。
每年5月25日董存瑞祭日这天,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都要举行军事专业大比武。

王鹏坦言,在去年的比武中,他在全旅名列第三,与“存瑞奖牌”失之交臂,为此,还流下了遗憾的眼泪:“没有在英雄部队工作过的人、没有走进过英雄世界的人,根本不能了解自己的那份‘不甘心’!”

“英雄奖牌承载着英雄部队官兵的荣誉追求,是对董存瑞精神的时代传承,见证了英雄传人的血性担当。”旅政委张永华道出“存瑞奖牌”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枚奖牌催生一名尖子,一名尖子带动一个团体,一个团体影响一支队伍。

“老班长董存瑞作战勇敢,视死如归,他那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是军人永远的丰碑!” 曾两次获得“存瑞奖牌”的董存瑞生前所在连连长王萌说。

顽强的战斗作风铸造钢铁部队,崇敬英雄的部队锻造血性尖兵。那年,官兵千里机动开展实战化演习。董存瑞生前所在连遭遇“敌”炮火突袭,受到重创。全连官兵顶住巨大压力,快速转移阵地,进行有效反击,终于扭转了战局。

英雄基因深植官兵血脉之中,英雄传人在成长。
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官兵组织发射演练。
演习中,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官兵首发命中。

战斗结束后,该旅军医乔凤玉为“董存瑞班”副班长焦国庆处理伤口时,发现包裹的纱布已被血痂紧紧粘住。

原来,3个小时前,连队在占领阵地的途中,为躲避卫星侦察,焦国庆跳下火炮,准备对装备进行隐蔽伪装。不巧,他踩到草丛里的石头,重重摔倒在斜坡上,小腿和手臂被石头划出深深的口子,鲜血立刻渗透了迷彩服。用随身携带的急救包简单处置了伤口后,焦国庆立即投入战斗,在战位上坚持到演习结束……

“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最光荣!” 英雄洒热血,沃土吐芳华。董存瑞精神穿越70年的时空,更加熠熠生辉,激励董存瑞新时代传人勇于担当敢打硬仗,奋勇投身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续写英雄部队的光荣。在该旅,已有700多名官兵荣获“存瑞奖牌”。在参加集团军以上比武中,他们夺得15个团体第一、50多个单项第一,一次次扬威沙场。

黄继光(1931-1952)

黄继光,1951年参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当部队被敌人火力压制前进受阻时,他挺身而出,连续摧毁敌人多个火力点,身负重伤,继续爬向最后一个火力点,用胸膛挡住敌机枪眼,以生命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英雄连”——

新起点上,续写铁血传奇

摄影并撰文/周晓辉 谢程宇 刘治鑫  特约记者 蒋 龙

“我是‘黄继光英雄连’第××名传人,我宣誓……”3月22日,在参观连队荣誉室、向黄继光铜像宣誓后,刚分配到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英雄连”的21名新兵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后,指导员余海龙将现场录制的视频传到“英雄连的故事”官兵亲属微信群内,与新兵家长一同分享荣光。

前不久,连队开展“我和英雄的故事”活动,把新干部、新战士参观黄继光连荣誉室、给黄继光老班长叠被子、吃忆苦思甜坑道饭等传统活动拍成小视频传到网上,让官兵亲人朋友都可以看得到,激发官兵争当英雄传人的热情和荣誉感。

新一代“黄继光英雄连”官兵。
2008年汶川地震时,12岁的什邡少年程强被参与救援的空降兵部队官兵深深感动。
如今,他也成长为一名空降兵,担任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
给黄继光老班长叠被子。

能成为英雄黄继光的新时代传人,连队官兵倍感荣耀。“黄继光英雄连”即该旅二营六连,是黄继光生前所在连。数十年来,官兵传承黄继光英雄精神,圆满完成30多项重大任务,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二等功11次、三等功19次,被中央军委和空军授予“模范空降兵连”“空降兵模范六连”“抗洪抢险先锋连”“黄继光英雄连”荣誉称号。

“老班长”,是官兵对黄继光的尊称。连队有一张整洁的空床——那是老班长的床。每天晚上,班长都会把被子铺开。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把被子叠好。黄继光的铁血性格和战斗作风,已经深深融入了官兵的精神血脉。

演训场上,“黄继光英雄连”官兵不畏艰险,锤炼打赢能力。
新兵在黄继光老班长铜像前和家人视频。
“黄继光英雄连”官兵整装待发。

1961年,六连随部从步兵改建为空降兵,全连官兵仅用67天就成建制完成了首次跳伞。2013年,连队成建制完成260米超低空跳伞,并使用4种机型3种伞型开展跳伞训练,伞降作战能力取得新的突破。2015年,连队随团参加上级组织的临机战备拉动,长途奔袭数千公里,在无气象资料、无对空指挥、无地面引导的条件下实施空降作战,部队快速反应和全域作战能力得到全面检验……如今,连队官兵具备在多种机型、多种地形上运用多种方式跳伞的能力。

英雄连队英雄的兵。英雄精神化为一种责任、一种基因,融入官兵血脉、植入官兵骨髓。伴随着改革强军的火热进程,“黄继光英雄连”的新一代空降兵们也在用实际行动继续书写着英雄的故事。

雷 锋

(1940-1962)

雷锋, 1960年参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某团运输连班长,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从此,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

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陆军第79集团军某工化旅某部——

雷锋传人 强军先锋

摄影并撰文/姜自恬 马世扬 特约记者 盖旭辉 谭长俊

“立足本职岗位,争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就是学雷锋的实际行动!”3月初,陆军第79集团军某工化旅 “雷锋班”第26任班长张阳在获评集团军“雷锋传人·强军先锋”表彰后,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自勉。

在雷锋生前所在连,每名官兵手里都有这样一个日记本,第一页印有雷锋参军后的首篇日记,第二页是雷锋生命中的最后一篇日记,官兵们的日记则接着雷锋最后一篇日记开写。

清明节前夕,组织官兵向雷锋雕像敬献花篮。
连队坚持岗位学雷锋,积极开展军事训练。
连队处处有“雷锋”。

半个多世纪以来,该连坚持用雷锋精神抓建育人,引导官兵争做雷锋传人。官兵用文字、更用行动和情感续写“雷锋日记”,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为雷锋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近年来,该旅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活动,各级推选学雷锋先进个人,不仅考察是否助人为乐,更看重是否立足本职精武强能,要求学雷锋标兵人人是精武标兵。

近日,记者踏访该连,只见官兵正在进行火热的岗位练兵。如今,赓续雷锋精神血脉与向新型陆军连队转型,已成为这支开路先锋连队投身改革强军实践的双重动力。

连队常态化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活动,激励官兵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
连队官兵开展战术训练。
赴马里维和官兵在维和营地建立“雷锋馆”,传播雷锋精神。
睡在雷锋老班长上铺的战士牟振华展示自己的床头卡。

岗位践行,让雷锋精神融入战位。该连立起“培养打仗型汽车驾驶员”的目标,结合新军事训练大纲试训任务,快速形成涵盖勤务常识、防卫基础、战时排障与抢修等课目的教学教案,大幅增加单兵实车训练时长、行车训练里程,强化实战化战术课目训练。部队改革调整以后,面对许多新型装备,连队骨干带领战士苦练加巧练,刻苦锤炼打仗本领,很快实现人人能够熟练操作所属武器装备。在最近一次上级组织的军事考核中,连队官兵全部达到优秀。

“执行任务到哪里,就把雷锋精神发扬到哪里!”前不久,该连部分官兵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把雷锋精神传播到非洲大地。顶着40℃以上的高温酷暑和频发的沙尘暴,官兵们不畏风险,连续奋战在工地上,创造了1个月完成3个月任务量的“中国速度”,以过硬的作风和卓越表现赢得广泛赞誉。

 

赵尔春(1941-1964)

赵尔春,1960年参军,海军某部通信站战士。1963年12月27日傍晚,浙江温州市东门上岸街马道小学突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赵尔春立即奔向失火地点,在滚滚烟尘中抢搬物资,不幸被房顶塌下的砖瓦椽梁砸倒,身负重伤,数天后抢救无效光荣牺牲。1964年,国防部授予赵尔春“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海军某基地“赵尔春班”——

“烈焰忠魂”生生不息

摄影并撰文/宋健宁 特约记者 代宗锋

“沈老,我们又来看您啦,这回带了您爱吃的猪肉馅饺子……”

3月17日,温州市鹿城区,孤寡老人沈元龙迎来海军某基地“赵尔春班”的战士们。一进屋,班长陈昌叶就带着战友们忙个不停。

沈元龙老人只是“赵尔春班”挂钩帮扶众多孤寡老人中的一个。十几年来,战士们给予老人亲人一般的关爱,使他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温暖。多年来, “赵尔春班”的战士们代代传承赵尔春在烈焰中铸就的耿耿忠魂,以一片赤子之心,接力续写爱民为民的动人篇章。

孤寡老人沈元龙在“赵尔春班”战士们的照顾下安度晚年。
“赵尔春班”战士利用党团活动时间开展“学习赵尔春,我的战位我尽责”讨论交流活动。

血脉基因永不改变

自1964年被国防部命名,“赵尔春班”历经多次调整改编,但赵尔春精神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去年5月15日,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在赵尔春生前所在某通信连举行。12名即将分流至其他单位的“赵尔春班”战士打好背包,面向赵尔春雕像,对“老班长”深情敬礼。

就在那一天,该连撤编,大部分官兵奔赴新的单位。作为原“赵尔春班”唯一留下的成员,陈昌叶和其他10名同志组建成新的“赵尔春班”,陈昌叶成为第33任班长。

那个周末,陈昌叶和战友们的身影又准时出现在沈元龙老人家中。

战士们精心维护赵尔春雕像。
“赵尔春班”战士为小学生教唱《赵尔春之歌》。

精神火焰永不熄灭

时代在变,有些东西却是恒久不变的。

赵尔春牺牲后,他生前所在部队立下了一系列“铁规矩”:新兵下连第一件事是面对赵尔春雕像宣誓;看的第一部电影是纪录片《赵尔春》;集会拉歌的第一首歌是《赵尔春之歌》;晚点名第一个呼点的名字是赵尔春。

清理驻地村落垃圾场,“赵尔春班”的战士们挑最脏最累的活干;疏通排水沟渠河道,他们选最深最厚的泥挖;山林灭火,他们冲锋在最危险的第一线……

几十年来,“赵尔春班”的战士们帮扶照顾了70多位孤寡老人,资助了20多名残疾儿童,多次出色完成抗洪抢险、山林灭火等重大任务。

官兵在赵尔春塑像前宣誓。
官兵们在学习赵尔春事迹。
“赵尔春班”战士们钻研通信业务。

胜战意识永不减弱

在“赵尔春班”有这样一个共识:要想成为赵尔春传人,就必须练就一身能打胜仗的本领,这才是为人民服务的至高境界。

调整整编工作结束后,“赵尔春班”担负起过去全连的通信保障任务,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成为一专多能的岗位能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练苦练,全班战士人人成为业务全面的通信保障能手,每个人都能独自担负通信战备值班任务。

在今年初组织的一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中,“赵尔春班”的战士们高标准完成了野外电台架设、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保障等实战化演练课目,并取得全优的好成绩。

凭着代代相传的爱岗敬业精神, 54年来,“赵尔春班”的值班岗位始终保持“无事故、无差错”纪录,一次次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中摘金夺银。

王 杰(1942-1965)

王杰,1961年入伍, 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班长。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意外爆炸。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全,王杰奋不顾身扑向炸药包,他用生命践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班”——

“两不怕”精神辉映血性的兵

摄影并撰文/赵 聪 王 磊 霍九全 赖桥泉

3月16日,天还没亮,在某训练基地驻训的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弘扬两不怕精神模范连”的官兵们打好背囊,请领一类战备物资,展开50公里战斗体能拉练。拉练途中,由“王杰班”战士组成的“尖刀队”负责前出侦察,一路上,硝烟弥漫,“敌特”袭扰、炮火拦阻、穿越雷场等临机情况层出不穷,“王杰班”战士始终保持沉着冷静,成功完成侦察任务。

去年5月,部队调整改革,“王杰班”由工兵班调整组建为装甲步兵班。面对新机遇新挑战,“王杰班”战士感到,转的是岗位,不转的是练为战理念;变的是专业,不变的是战斗力标准;换的是装备,不换的是打头阵的担当。

驻训期间,王杰老班长的故事是对战士们最好的激励。
全班官兵叫响“两不怕”精神,苦练打仗硬功。
“王杰班”进行班组进攻战斗演练。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跟着党……” 接过王杰的枪,这个班形成了“思想领先、人人过硬、事事过硬、长期过硬”的建班经验,不仅长期保持全面过硬,还通过开展“联学联育”活动为全旅培养了200多名优秀班长。

迎着新时代的春风,踏着英雄的足迹,英雄王杰的新时代传人大力传承“两不怕”精神,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和战斗作风训练,努力将昔日的开路尖刀重塑成主战先锋。

去年6月,连队担负集团军合成营试训主攻任务,“王杰班”集体递交请战书,主动请缨开头车、打头阵。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他们自行研究推演21次,最终出色完成任务。

狙击专业训练一丝不苟。
铁血战士,英雄传人。
在实兵对抗演习中,“王杰班”战士奋勇冲锋。

“习主席勉励我们,军队是要打仗的,打仗就要有打仗的样子,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回忆起2017年12月习主席视察部队的情景,走下训练场的“王杰班”班长王大毛激动地说,“我们一定牢记习主席嘱托,奋勇投身强军实践,真正践行‘两不怕’精神,争做新时代王杰式好战士 。”

今年农历正月初八, “王杰班”随连队开赴皖北某训练基地进行野外驻训。他们坚持像王杰“专拣坚硬的坦克道挖雷坑”一样苦练硬功,始终严守“3个铁规矩”:训练时间一秒不少,规定内容一个不落,训练强度一点不降。

长期超常的摔打磨练,给“王杰班”每名战士身上都留下了特殊的“印记”:茧最厚、疤最多、脸最黑、迷彩服最破—这正是“两不怕”精神留下的光荣印记。

编辑/刘欣欣 刘妍 穆瑞林 学员/胡尔根 吴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