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新生

10年淬炼,沧桑巨变。

10年后的龙门山脉,葱翠植被早已覆盖山川的伤口。一排排民族韵味浓郁的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一个个健身娱乐的广场充满欢声笑语,一座座设计科学、设施完善的学校传出朗朗读书声,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将灾区与外面世界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中国力量,气象一新。人间奇迹,举世惊叹。

依山傍水而建的映秀新镇民居,在烟雨中宛若一幅水墨画。(摄影/记者 刘万平)

大爱圆梦,再建秀美家园

——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重访灾区影像纪行

摄影并撰文/记者 刘万平 穆可双特约记者 刘应华 姜永安

又是葱翠5月,又来龙门山脉。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记者在四川地震灾区辗转采访近1个月,目睹了这场大灾难带来的惨烈与悲痛,记录下一幕幕感天动地、撼人心魄的救援场景。

转眼十年,涅槃新生。在纪念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10周年之际,记者沿着龙门山地震带重访当年遭受重创的一个个城镇村落,见证沧桑巨变,深切感受到大爱圆梦的喜悦,感受到众志成城的力量,感受到守望相助的真情,感受到奋发进取的风姿。

汶川特大地震中严重受损的都江堰紫坪铺大桥,在灾后重建中得到修复加固,
而今傲然屹立在宽阔的水面上,成为通往汶川县的交通要道。
地震中受灾严重的汶川县水磨镇,如今已变成国家5A级景区。图为水磨镇古街。

中国力量,创造人间奇迹

这一幕,永难忘;这个约定,一次次回响在耳畔——

“我们映秀本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等以后重建好家园,欢迎你们回来看看……”

“一定来!我们一定来!”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记者从都江堰前往震中映秀采访途中,一位家在映秀的大嫂招手搭车。她的两个女儿在地震中受伤,丈夫被垮塌的房屋掩埋,虽然知道生还几率很小,她还是执意返回老家去寻找。到达映秀后,在一片废墟旁握手分别时,这位神情悲怆的大嫂,用沙哑的声音与我们做出这个约定。

10年后,记者如约而至。曾经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龙门山脉,而今绿意浸染,生机盎然。震中映秀已建成颇具规模的新镇,一幢幢小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果如当年那位大嫂所言,尽显秀美景象。很多群众在新居开起“乡村客栈”,发展旅游业。记者清晰记得,当年救灾路打通后,从都江堰到映秀的道路坑坑洼洼、布满山石和裂缝,不到30公里竟走了3个多小时;而今,沿着高速公路穿越几个隧道,20多分钟就能到这里。

十年新生,不只映秀发生了巨变。走在昔日一个个重灾区,一排排白墙青瓦、民族韵味浓郁的民居拔地而起,一个个健身娱乐的广场充满欢声笑语,一座座设计科学、设施完善的学校传出朗朗读书声,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将灾区与外面世界紧紧连接在一起。易地而建的北川新县城地势平坦、生态宜居,充满祥和气息,位于县城中轴线上的“北川巴拿恰”(羌语意为“做买卖的地方”)店铺林立、繁华热闹。10年前以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汶川县水磨镇,如今已变成一个国家5A级景区,重点打造的古街整洁干净、游客不断。

中国力量,气象一新。人间奇迹,举世惊叹!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俯瞰北川新县城。充满羌族风格的“北川巴拿恰”,吸引了很多游客。
北川新县城步行街,充满安宁祥和的气息。
5月10日,游客在绵竹市射箭台村年画展示馆参观。震后,该村在重建中大力发展年画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年画村”。
都江堰绚烂多彩的夜景。

精神振奋,梦想终将飞扬

行走在涅槃新生的灾区,记者既为灾后重建发生的历史巨变而感慨,更为灾区群众及军地援建人员表现出的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在北川县人武部新营区,记者见到在地震中失去多名亲人的人武部职工郑植耀,他本人也是被战友们从废墟中救出。大地震发生后,郑植耀强忍悲痛,全力投入救灾行动,灾后被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这位羌族汉子平和地告诉记者,经历大地震后,他和人武部其他几名幸免于难的职工,都把名利待遇看得很开,只想着干好手上的工作。这些年,他们在帐篷里搞过民兵整组,在板房里完成过征兵工作,担负的任务一项也没落下。

地处彭州市龙门山镇的宝山镇,已经摆脱了地震带来的创伤,正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采访时,当地群众告诉记者,灾后重建时,这里又遇到泥石流灾害袭击,一些原本建成的基础设施再次遭受破坏。擦干泪,继续干!当地群众和军地援建人员一边进行重建,一边治理水土,终于让新的家园昂然挺立。

精神振奋,梦想飞扬。从北川到汶川,从都江堰到汉旺,从映秀到水磨,记者一次次被灾区军民坚强乐观、勇于奋斗的精神所感染。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成为激励灾区人民追梦圆梦的精神支撑。

西部战区空军援建的龙门山镇九年制学校,孩子们在快乐地学习生活。(摄影/胡尔根)
伤痕渐抚平,生活在继续。图为北川新县城中心广场,当地大妈组成的腰鼓队在排练节目。
5月4日,绵阳市安州区沸水镇红星村村民在明信片上写下感恩和祝福的话语,寄给当年的援建者。(摄影/孙智英)

真情守望,续写鱼水新篇

重访灾区,记者还有一个深切感受:经历抗震救灾和灾后援建后,灾区群众与人民子弟兵之间结下了深厚情谊。这种情谊,发自肺腑,质朴而浓烈。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人民军队闻令而动、紧急驰援,先后出动14.6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7.5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救援行动,在灾区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灾后援建,人民军队再献大爱。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军队单位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援建中,担负了许多艰巨任务。今天,在一个个新建家园的纪念碑石上,都镌刻着这些军队援建单位的名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军队单位担负的一项重要援建任务,是为灾区建设一批让师生放心、安心、舒心使用的学校。在北川、都江堰、汶川、什邡、彭州、茂县等地采访时,记者看到了一座座校名里镶嵌着“八一”二字的学校。据悉,当年担负援建任务的军队各大单位,均组建了援建指挥部,按照国防工程标准施工,用最短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校舍建设。

地处灾区的部队,同样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孩子。武警北川县中队官兵自发设立了“红领章助学基金”,义务资助家庭困难的灾区学生。中队干部告诉记者,他们指定专人管理基金,每月都会定期寄出资助经费。

真情守望,感念在心。采访路上,记者从点滴之间感受到灾区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爱。

汶川八一小学原为有着百年历史的“储秀书院”,在大地震中毁于一旦。灾后,火箭军官兵伸出援助之手,
在交通运输困难、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下,在废墟上重建起一所质量优良、设施完善的学校。
震中映秀,“大爱磐石”广场。“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地动山摇之间,这块长11米、宽3米、高8米,
重达600吨的巨石从山上滚落至此,面向岷江,矗立在213国道旁,成为汶川特大地震的标志性遗址之一。
2016年,汶川县将巨石周围的河滩规划建成“大爱磐石”广场,以此铭记四面八方向灾区人民传递的深情大爱。
5月11日,西部战区空军抗震救灾官兵代表回访援建的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年制学校。图为回访仪式现场。

——在汶川县城,几名当地老人看到记者采访执勤的武警官兵,不约而同地向官兵伸出大拇指点赞,感谢他们多年来帮扶群众。

——在映秀漩口中学地震遗址,记者想买几朵菊花祭奠遇难者,卖花老人递过花却不肯收钱,一个劲地摆手说:“怎么能要解放军的钱!”

——在火箭军部队援建的汶川八一小学,校长李洪林介绍说,他们把援建指挥部10多名官兵的照片设计成一个爱心挂图,永久悬挂在教学楼一楼大厅,就是要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些官兵,在成长中学会感恩。

风雨中,我们携手相依。

新征程,续写鱼水新篇。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10周年纪念仪式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举行,
军地数百人向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们默哀并敬礼献花。
5月8日,武警绵阳市支队官兵到北川县开坪乡看望资助的学生家长。
5月11日,西部战区空军某部官兵回访援建的彭州市龙门山镇山水生态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