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华章

——我国著名摄影家石少华军事摄影佳作赏析

撰文/记者 马丽娜

石少华(1918-1998) ,我国杰出的摄影艺术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石少华的摄影创作成熟于枪林弹雨的烽火岁月。他将手中的相机当作武器,以拍摄的新闻图片作为载体,在民族危亡之际走到大众前面,为救亡图存而呼唤和抗争。1938年初,石少华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抗大高级军事政治研究队学习。1939年,石少华作为抗大先遣队摄影记者随校迁往晋察冀边区,随即被调往冀中开创摄影工作,由此与中国摄影事业结下60年的不解之缘。

1939年,毛主席在延安和小八路亲切谈话。
1942年,飞檐走壁的子弟兵。
地道战显神通。
1944年8月,我军向渤海进军。
1942年,河北白洋淀上的抗日力量。
1944年,冀中子弟兵在进行军事训练。
1944年,郑州人民热烈欢迎八路军入城。
儿童站岗放哨,参加抗日活动。

石少华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拍摄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摄影佳作,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反映了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留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在他的镜头里,人物形象朴实无华,而蕴于其中的硝烟和艰险,至今依稀可辨。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下的摄影事业不断发展。石少华长期主持新闻摄影工作,后来又成为全国摄影界的主要负责人。他先后参与筹建了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中国图片社、新华社摄影部、中国照片档案馆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前身——中国摄影学会,为中国摄影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冀中平原游击队员在屋顶堡垒打击敌人。
1943年冬,反“扫荡”中,晋察冀画报社同志轮流放哨,监视敌人。
1943年,“雁翎队”在战斗间隙抓紧时间学习。
八路军开进张家口长城关隘——大境门“大好河山”,重放光明。
水上游击队员驾着捕鱼的轻舟,出其不意打击敌人。

在解放军画报资料室,珍存着大量石少华拍摄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摄影作品底片,这是一笔值得我们永远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解放军画报》创刊68年之际,我们精选石少华部分代表作,与读者共同重温那段烽火岁月,并以此表达我们对石少华先生深深的敬意。

 

 

石少华向毛主席汇报战争年代照片资料保存情况

1962年,时任新华社副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的石少华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毛主席关切地询问:战争年代和现在的照片资料保存得怎样?石少华回答:战争年代早期的照片资料大都保存在个人手里,散失比较严重。晋察冀画报社成立后,汲取了以前的教训,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保管,并且在图片资料存档时,要把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写清楚。后来的华北画报社,现在的解放军画报社和新华社都沿用了这种做法。建国后,全军各大军区、野战军所保存的照片资料都上交到了解放军画报社。同时,解放军画报社还向全国进行了征集工作。因此,战争年代的照片资料大部分保存在解放军画报社。听完石少华的汇报,毛主席连连点头说:“很好,很好!”少顷,毛主席又说:“照片资料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保管好。”

编辑/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