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边边,他们为祖国“对星”

——南疆军区卫星分队官兵忠诚担当奉献边关纪事

摄影并撰文/杨从榕 李一飞 蒲杰鸿 特约记者 张 强

在祖国西部边陲广袤的土地上,有着数不清因雪山环抱而与世隔绝的戈壁与山峰,那里是边防一线,也是通信信号的盲区。对于边防官兵来说,没有信号,无异于切断了上令下达的通信线,甚至是生死攸关的生命线。

南疆军区卫星分队官兵踏遍雪山哨卡,穿行绝壁云端,在这些苦寒遥远的地方,追寻并传回一个个信号,成为一群为祖国“对星”的人。

赵永峰是卫星分队最老的战士。当兵16年,他有一半时间“在路上”,“倘若把我们走过的路绘成一幅图,就构成了南疆的边防线”。

遥远的天路,并没有“诗和远方”那般浪漫。它们有些在山沟里徘徊,有些在山腰间盘旋,有些被冰雪覆盖,有些遍布沼泽。执行保障任务的路充满艰险,但赵永峰却总也舍不得离开。

和赵永峰一样,下士李超对这条路也有着特殊感情。30年前,李超的父亲李向阳曾经在海拔5000多米的天文点边防连踏雪巡边;30年后,李超来到父亲曾经巡逻的地方,为边防一线执行通信保障任务。他说:“年轻人要干些对国家有用的事。”

 

卫星分队官兵在海拔4000多米的喀喇昆仑高原架设通信装备,执行通信保障任务。
上等兵冉莹操作装备,进行试通。
卫星分队官兵开展战备演练。
夜训中,下士胡帅康操作某型卫星便携站。
演习结束后,三级军士长赵永峰发现又错过了妻子的微信电话。
 

对上等兵夏勇强来说,如果不是这条路,这个年纪的他还不会考虑生死的问题。陡崖峭壁、高原反应、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一个个极限条件,无不考验着官兵们的意志力和身体承受力。

去年10月1日,官兵们凑在边防连一台小电视机旁收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在那个距离边境仅数公里的地方,一颗颗热血澎湃的心,与祖国人民一起跳动……架好每一个点,对好每一颗星,守护家国安宁,就是他们最朴实无华的梦想。

卫星分队官兵的工作和生活,总像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中间隔着时空,含着难言的愧疚与遗憾。这些长年累月追逐信号的钢铁战士们,也曾因没有信号而难以了却巍巍昆仑另一端的牵挂。

执行任务间隙,驾驶员刘国曾在高原上举着手机追寻信号,只为给摔伤的妻子说上几句安慰的话。排长黄攀杰抵达信号源打通女友电话时,距上次通话已过去了2个月……

下士徐明浩入伍第二年,忽然传来爷爷病危的消息。爷爷将他从小带大,与他感情最深,可此时,徐明浩正在执行特殊保障任务。他抵达三十里营房,电话追到三十里营房;他奔赴红山河,电话又追到红山河……归队下山,耳边通信车沉闷的发动机轰鸣声传来,收到爷爷离世消息的徐明浩,将眼泪留给了雪山。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官兵们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坚守雪海云天,坚毅的身影与头顶的星空融为一体。如今,赵永峰已晋升为三级军士长;黄攀杰提干后,主动申请回到了卫星分队……他们又将一起携手并肩,踏上那条天边边的通信保障路。

 

排长黄攀杰幸福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婚纱照。
5月1日,下士徐明浩收到女友寄来的别致礼物。
卫星分队官兵驾驶通信车奔赴雪域高原。
雪域高原,官兵守护家国安宁。

 

 

编辑/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