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录

奋斗是时代的底色,奋斗是军人的名片。

进入新时代,全军官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聚焦备战打仗,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不懈奋斗,取得一个个辉煌成就,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2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他们坚守初心使命、聚力强军打赢、勇于担当作为、永葆政治本色,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突出代表,也是全军官兵学习的榜样。

在此,让我们聚焦这12位战友,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激励广大官兵强化责任担当、弘扬实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奋斗。

 

 

甘肃省张掖军分区副司令员 张洪峰——

军人姿态 赤子情怀

摄影并撰文/特约记者 周 仁 郭干干 通讯员 张仲海 李 栋

“最美”名片

张洪峰,1990年12月入伍,现任甘肃省张掖军分区副司令员。1994年被原兰州军区授予“人民卫士”荣誉称号、获二级英模奖章,2014年被表彰为“全国自强模范”,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

1993年,张洪峰还是邱少云生前所在连的一名战士。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为保护群众和战友安全,他毫不犹豫地抓起不法分子投进人群的爆炸物,在抛出瞬间被炸掉左手和右眼,被评定为伤残二级。

多年来,张洪峰一心向党、赤诚为民的信念始终如一。

 

张洪峰(左)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探讨花椒培育技术。
张洪峰(左二)和群众一起研究果树养护知识。
 

2017年6月,张洪峰交流到甘肃省秦安县人武部任职。秦安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作为人武部政委的张洪峰与其他县领导一道负责包抓所属乡镇的精准扶贫工作。县里统筹分工时,张洪峰再三请求包抓脱贫任务最重的王铺镇,他说:“我的身体虽然受过伤,但依然是一名能够冲锋陷阵的战士。”

全县5个未摘帽的贫困村,有3个在王铺镇。为了让群众早日脱贫,张洪峰带人爬坡翻梁,踏遍王铺镇的村村落落,组织群众集思广益理思路、定规划、选项目,确定“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帮扶目标和措施,提出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推广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两年多时间,张洪峰累计下乡百余次,协调省市县三级专项资金,为村民修建17.3公里的产业路,打通农产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帮助群众实现稳步增收。2019年底,王铺镇实现整体脱贫。

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既体现在平时,更体现在危难时刻。2018年7月9日晚,秦安县普降暴雨,县城某地发生山体滑坡。得到消息后,张洪峰立即赶往事发地,火速组织民兵展开救援。经过一个小时紧张战斗,还有8名群众被困在半山坡的土坯房里。此时,山体松动,土石不断滚落,情况十分危急。

 

张洪峰带队为群众送来帮扶物资。
张洪峰看望慰问残疾群众。
 

情急之下,张洪峰用右手抓住梯子扶手一侧,用残缺的左臂贴身紧扣梯子另一侧,带头爬上山坡,和跟上来的民兵一道,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2019年7月的一个雨天,张洪峰从县委开会回来,碰到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正蹒跚走出人武部。张洪峰紧追两步上前询问,得知这位老人是一名退伍老兵,因申请补助需要到街上复印资料。他热情地把老人请进接待室,并安排人员帮助他把事情办妥。事后,张洪峰要求人武部同志树牢服务意识,不要让群众多跑路。

烈士郭旭的父亲双腿患风湿病,张洪峰每次下乡都会给他捎去止痛药膏;山路上,若遇到同向而行的群众,就会停车捎上一程……这样的事还有多少,大家都记不清了。

在张洪峰心里,群众利益,重逾千斤。

 

 

军委审计署驻西部战区某审计局审计员 高雪莲——

如高山雪莲 坚守审计一线

摄影并撰文/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聂 丰 王 伟 张 硕

“最美”名片

高雪莲,现任军委审计署驻西部战区某审计局审计员,先后出色完成数十项重大审计任务,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雪莲,挺立山巅,凌寒傲雪;雪莲,象征着纯粹与坚守;雪莲,寄托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期望。

高雪莲的父亲驻守高原17载,牺牲在巡逻路上。从父亲身上,高雪莲读懂了这份纯粹与坚守。长大后,她也如雪莲般坚守在军事经济安全这条无形的防线上。

 

高雪莲(右二)深入部队查看训练场地建设情况。
高雪莲在查阅审计档案。
 

纯粹,支撑着“大海捞针”般的执着。有一次,高雪莲带领审计组到某部执行审计任务,面对堆积如山的账册和票据,高雪莲从上千条收发记录中发现了蛛丝马迹。由此切入,她查实了一名干部的违法事实。从细小线索发现重大问题的做法,被军委审计署收录进《案例汇编》。

纯粹,催生出一股“咬定青山”的勇气。一次财经管理审计,某研究中心负责的一个项目收入低、成本开支大,引起高雪莲的警觉。然而,该研究中心专业性极强,且有辐射危害,往往令来者避而远之。高雪莲却下定决心闯一闯。她和同事先后6次深入该中心,最大限度接近实验现场,最终查实存在的问题。

纯粹,也意味着要忍受一种“孤独”。在某部审计,问题刚浮出水面,多年好友的说情电话就到了;审计某项目,地方老板拎着“牛皮袋”找来,请求通融。面对多年故交、利益诱惑,高雪莲没有一次松过口。“有人怕我这个审计员,却不知道我也怕。因为战场才是最严苛的审计员。”谈及此,高雪莲吐露心声。

 

高雪莲在查阅审计资料。
高雪莲(中)在训练一线开展审计调查工作。
 

那一年,高雪莲带着新的任务重返高原,承担军委审计署赋予的军事训练费绩效审计试点工作。这项工作代表着军队审计工作转型发展的新方向,从传统的合法合规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型,不光要看军费支出是否合理合规,还要看有没有将军费物资用到提升战斗力上。

对照部队军事训练场地建设标准要求,高雪莲深入多个单位逐一查看训练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核实。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后,她向军委机关有关部门提出了更新建设标准、完善场地配套等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坚守审计战线时间越长,高雪莲觉得与父亲的心贴得越近:父亲坚守的阵地渺无人烟,而自己的阵地上人来人往、利益纷杂。阵地虽不同,坚守却都源自一份纯粹的信念——为了国家,军人就要主动担当。

 

 

南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 乔莎莎——

“我就想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撰文/记者 段江山 王雁翔 特约记者 姜博西 摄影/记者 栾 铖

“最美”名片

乔莎莎,南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享受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类岗位津贴。2020年,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红方中军帐内,荧屏闪烁,复杂“敌情”接踵而至,气氛变得格外凝重。

这场联合作战背景下的红蓝对抗陷入胶着。此时,南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乔莎莎大胆献计:“综合兵力布势、补给阵位等特点分析,蓝方作战链和补给体系上存在5个方面的短板……”

 
乔莎莎心无旁骛研战谋战,取得累累硕果。
乔莎莎带领团队在野外勘探。
 

原本迷雾重重的战场态势变得清晰了。红方指挥员采纳乔莎莎的建议,以“敌”短板弱项为作战筹划突破口,打了蓝方一个措手不及。

“把对手的‘软肋’找出来!”演练前,乔莎莎带领团队研究“战场”态势、调阅“敌情”资料、分析目标数据,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她说,在战位就必须时刻想着打仗的事,聚焦对手研战法,力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区刚成立时,乔莎莎和战友从零起步,对联合作战某全新领域展开研究攻关。“总要有人‘试水’。”乔莎莎激励自己,“打仗的事没有退路,再难也得干!”从陆军合成旅指挥员到海军舰艇长、空军飞行员,她与大家就演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交流。思想火花碰撞,一个个紧贴实战需求、瞄准联演联训的研究课题浮出水面。

研发系统工具,是横亘在乔莎莎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一次,上级邀请军内外10多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研发。经过近5年的努力,她在联合作战相关领域率先建起3个实验室,研发专业系统软件10余套,某型决策支持系统在全军推广使用。

 

乔莎莎带领团队深入调研现役装备。
乔莎莎在海军某部调研。
 

探索未知领域,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攻关中,乔莎莎敏锐地意识到,传统的作战要素已无法支撑战区体制下的联合作战,必须嵌入联合作战筹划等新要素,才能释放出战斗力体系的最大效能。她带领团队广泛查阅资料,对新设想进行反复推演。一系列创新设想通过了实践检验,并在战区部队推行。

“联合作战要靠科学数据说话。”这些年来,乔莎莎带领团队取得联合作战重大攻关成果30余项,探索联合作战战法训法创新成果20多项,为联合作战指挥决策提供了精准服务。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回想自己科研攻关的经历,乔莎莎说,“我就想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研打仗、谋打赢!”

 

 

西部战区某部工程师 曾文龙——

朝着战场的方向奋进

撰文/记者 郭丰宽 马嘉隆 特约记者 曾 涛 摄影/吴哲锋

“最美”名片

曾文龙,西部战区某部工程师。他坚持聚焦服务军事斗争准备深研制胜机理,紧盯新型作战领域前沿攻坚克难,取得大量实用管用成果,为联合作战指挥提供有力支撑;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军特等成果1项、一等成果9项、二等成果6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对于曾文龙来说,他军旅人生中的每次抉择,都是一道“单选题”——“朝着战场的方向奋进”。

朝着战场,曾文龙选择告别“等待”。

任职之初,曾文龙负责某数据采集任务。彼时,他们的任务执行模式基本是蹲守在设备前,等待屏幕上信号波峰的出现。受地形、天气、设备等因素影响,有时连续蹲守十几天也一无所获。

曾文龙研究发现,地理位置对数据采集的效果有较大影响。他决定动起来,打起行囊去“追”数据。目标海拔4480米,曾文龙和队友将仪器拆分,每人负重20多公斤,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最佳点位。

 

曾文龙参加联合作战演练。
曾文龙(中)在高原地区调研装备作战性能。(摄影/刘 波)
 

高原天气变化莫测,有时一天之内要经历“四季”,队员们顶着烈日、暴雨、冰雹、飞雪的轮番考验,手脚并用在陡峭山路上艰难前行。

大家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路越走越荒凉,心却越走越坚定。“这个方向选得对!”曾文龙和队友们风餐露宿几十天,最终找到10余处极佳点位,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几年间,曾文龙的足迹踏遍西部边防一线最高、最远、最艰苦的阵地和哨所。他带领团队采集的数据、整编的成果年年有进步、年年有突破,为联合作战指挥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我军联合作战体系进入“新体制时间”,开启了主战事业的崭新篇章。

曾文龙再次面临选择:一边是留在熟悉的专业与岗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一边是投身新组建的保障队,朝着联合作战保障这片“蓝海”启航。

 

在高原执行任务期间,曾文龙边吸氧边学习。
曾文龙(中)与高原部队官兵一同勘察阵地。
 

“到离战场更近的岗位上去!”曾文龙毅然选择后者。

面对新的平台、新的任务,曾文龙开足马力,想方设法破解仿真计算、效能评估、作战协同等难题。他还紧盯新型作战领域前沿攻坚克难,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智能作战等最新技术纳入研究领域。

在战区组织的首次联合演练中,曾文龙带队完成几十种场景的仿真推演,创新提出8项作战计算指标模型、1项作战计算理论,为指挥所掌握态势、研判形势、定下决心提供了高质量保障支撑。

“这些成果不是我一个人做出来的。”曾文龙说,一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的强。在曾文龙的带领下,科室13名业务骨干全部获得西部战区联指中心值班资格,3人进入西部战区专业骨干“人才池”。

 

 

陆军第76集团军某特战旅营长 刘 近——

征战“魔鬼之路”

摄影/特约记者 张永进 通讯员 陈 浩 撰文/特约记者 张圣涛 孙利波 马 振

“最美”名片

刘近,陆军第76集团军某特战旅营长,先后圆满完成国际竞赛、联合演训、高原伞降等10余项重大任务;2018年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对于陆军第76集团军某特战旅特战队员来说,这是一条开展极限训练的必经之路,也是营长刘近为他们铺设的“魔鬼之路”——

这条路,冲击心理底线,淤泥没过膝盖,腐物混杂其中;

这条路,逼近生理极限,队员此前已经历整夜强化训练;

这条路,考验战术上限,超负荷搬运等10余项课目接连展开……

 

刘近带领特战小队进行突击清剿行动演练。
刘近(右二)带领特战小队武装泅渡。
 

“唯有逼入绝境,才能获得新生。”看着战友们在泥潭内摸爬滚打的身影,刘近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

新兵时,刘近因实弹射击满环荣立三等功。下连后,他攻克高、难、险课目,特战技能项项过硬,提干前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在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特战队员的道路上,刘近经历了种种磨砺和考验。他将自己的经验, 浓缩为考验后来者的“魔鬼之路”,先后为旅队培养出侦察引导、武装泅渡等专业骨干300余名。

2017年,中国陆军代表队赴巴基斯坦参加“团队精神”国际竞赛。刘近带领7名队员,以强大的意志力凝聚成刺破困境的“尖刀”,凭借多年锤炼的实战硬功,最终斩获金牌。

 

刘近组织特战队员进行泥潭摔擒训练。
刘近(左二)为战士讲解攀登动作要领。
 

载誉归来,刘近结合陆军特种部队转型重塑的契机,将特战小队训练与“魔鬼之路”融合,团队精神、战斗配合、战场默契成为训练考评的重要指标。

前不久,刘近设计的一场特战小队体系协同试验训练在野外展开。4支特战小队同时出动,分别执行情报侦察、前出拔点、渗透袭扰、策应增援任务。刘近根据实时情报研判战场态势,临机下令变换进攻路线,申请火力支援,增强干扰压制……一条全新的“魔鬼之路”铺展开来。

 

 

东部战区海军潜艇某支队教练艇长 胡晓舟——

“铁鲨”潜航,在制胜航道上

摄影并撰文/练 伟 韩 林 记者 刘亚迅

“最美”名片

胡晓舟,东部战区海军潜艇某支队教练艇长,先后参加多项重大演训任务,被海军评为“奋斗新时代优秀党员干部”,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初见胡晓舟,他表情平静,波澜不惊——皮肤黝黑,身材瘦高,话语不多,目光深邃。

“潜望”胡晓舟,他的经历不乏惊涛骇浪——在那些鲜为人知的潜流中,他数次出生入死、挑战极限。

艇动三分险,浩瀚的大洋深处,处处潜伏着危险和挑战。潜艇兵说,所谓幸福,就是潜下去和浮上来的次数相等。胡晓舟说,带艇远航,艇上战友的安危都“系”在了艇长身上。

 

胡晓舟(右一)与官兵整齐列队。
 

“一听到他的声音,就觉得心里有底!”曾与胡晓舟共事10多年的指控技师张永占说。同生死共患难,信任与默契,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凝聚成一种集体的力量。

那年盛夏,胡晓舟率艇赴某海域参加演习,武器常规发射程序突发故障。胡晓舟迅速下达口令:切换备用鱼雷。鱼雷精确命中目标。好消息传来,官兵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喜悦,因为那颗故障鱼雷的温度正不断升高,随时可能发生爆炸。

“就像手里举着一颗冒着烟的手榴弹!”当时面临的险境,艇员们至今难忘。胡晓舟带领艇员一边采取措施为故障鱼雷降温,一边向抛射故障鱼雷的指定区域机动,最终成功处置险情。

这些年,胡晓舟与艇员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多次圆满完成任务。每次凯旋,胡晓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复盘检讨。他说,只有拿起“放大镜”把问题查明白、搞清楚,关键时刻才能心中有底、处置从容。

 

又要远航,胡晓舟充满信心。
胡晓舟带艇远航,志在必胜。
 

在胡晓舟眼里,只有在训练中不断挑战极限,战场上才能精准制敌。

一次,胡晓舟率艇进行水下深潜试验。100米、200米……深度计指针不停地变化,潜艇越潜越深,舱壁由于承压过大不时发出响声。

下潜!继续下潜!全艇官兵在胡晓舟指挥下,镇定自若地坚守在各自战位上。最终,他们创造了新的极限下潜深度。

一次又一次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胡晓舟带队攻克多个重难点课题,完成战备远航等重大任务数十次。

接受采访期间,胡晓舟又受领了新的任务。记者探问此行的目的地,胡晓舟不假思索地回答:“深海,远航。”

 

 

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大队长 邱麟辉——

“双料王牌”,敢打必胜 “领头雁”

撰文/ 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迟玉光 林文贵 摄影/余红春 陈露辉

“最美”名片

邱麟辉,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大队长,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荣获空军“金头盔”“金飞镖”,荣立三等功1次。

翻看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训练统计,无论是高难课目还是重大任务,邱麟辉总是飞在蓝天“鹰阵”最前端。

邱麟辉有一个收藏航线规划图的习惯,那一道道纵横的曲线,勾勒出一条不断跃升的领飞航线。

领飞,意味着敢为人先——

那年,大队换装国产某新型战机。这是一个跨代发展的信息化作战平台,不仅要改组训模式,更要改思维理念,难度前所未有。

为了加速形成战斗力,邱麟辉大胆打破过去“技术训练—武器使用—战术应用”依次推进的常规改装路子,将三者融为一体同步展开,探索实战化改装新路子。

在同批改装的飞行员中,邱麟辉第一个完成战斗起飞,第一个担负战备值班,第一个担任课目负责人。他提出的多项改进建议优化了战机性能,探索的战机相关作战运用方法得到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新机作战效能的发挥。

 

邱麟辉时刻准备为祖国而战。
邱麟辉对儿子送给他的飞机模型礼物格外珍惜。
 

领飞,意味着敢打必胜——

新机改装不久,该旅就奉命参加空军对抗空战竞赛考核。第一仗,对阵的就是往届“金头盔”得主。

邱麟辉机组采取连续大过载机动,躲过对手一次又一次导弹攻击。在战机频频出现极限过载、极限仰角告警情况下,他和战友密切配合,搜索、追击、锁定、击落……战术动作一气呵成,成功晋级下一轮竞赛。

决战时刻,邱麟辉机组愈战愈勇,最终斩获“金头盔”。

如果说“金头盔”是空军对抗空战的桂冠,那么“金飞镖”就是对地突击的金牌。

受飞机性能限制,对地突击对该旅飞行员来说是新课题,大家心里都没有获胜的把握。“要飞出机型的极限,更要逼出人的极限。”邱麟辉带队大胆突破以往的飞行“禁区”,将装备的作战性能练到极限,向“金飞镖”发起冲击,最终以高出对手100多分的优势,将“金飞镖”收入囊中。

 

邱麟辉完成演练任务后与战机合影。
飞行训练结束后,邱麟辉(右三)和队友交流空战体会。
 

作为空军极少数获得“金头盔”和“金飞镖”的“双料王牌”,邱麟辉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培养出更多空战精锐,确保有效履行使命任务。

每次执行任务或参加比武竞赛,邱麟辉都选择以老带新的组合方式。记者翻阅一份刚出炉的课题攻关计划看到,邱麟辉打破常规安排年轻骨干担当课题攻关和战法创新带头人,让他们在大项任务中加钢淬火。

在他的带领下,大队官兵个个奋勇争先、深钻细研,出色执行多项重大任务。改换新机以来,大队有3人夺得“金头盔”,2人摘得“金飞镖”,3次获得团体优胜。

 

 

火箭军某旅旅长 周勇坤——

按下备战打仗“快进键”

撰文/记者 王卫东 林 飞 特约记者 李永飞 摄影/特约记者 李鸿林 通讯员 刘明松

“最美”名片

周勇坤,火箭军某旅旅长,带领官兵出色完成20余项重大任务,成功指挥发射多枚导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今年,他所在旅被火箭军表彰为“新时代火箭军练兵备战模范单位”。

历次阅兵,压轴出场的导弹方阵总是最闪亮的——

某型导弹慑控范围广、突防能力强,打击舰船目标,是海上非对称作战利器;某型导弹命中精度高、毁伤能力大,被誉为“精确打击尖刀”……

这些国之重器,令国人振奋、让强敌忌惮,铸起大国挺立的“钢铁脊梁”。火箭军某旅旅长周勇坤,就是执掌这些武器的新型指挥员。

 

火箭军新型指挥员周勇坤。
训练结束后,周勇坤与官兵进行复盘总结。
 

走进该旅值班营区,记者看到一幅“弓满弦张”的景象:发射车载弹待发,号手全时备战。周勇坤的宿舍距离指挥车只有60米,在他看来,与战位“零距离”,备战才能高状态。

在作战指挥大厅,旅参谋长陈昆向记者列举了周勇坤建立的3项制度——

推行敌情通报制度,官兵一早就闻着硝烟味上战位,备战打仗弦绷得更紧;实行“早会商”制度,分队根据敌情研判威胁、修订方案;机关每月设立“研敌日”,深入研究敌情、研究对手。

如今,该旅拟订各种作战方案、预置上百个特情,做到应急有策、应难有案。官兵自觉聚焦实战要求,向着能打胜仗不断迈进。

 

周勇坤(右)虚心向“兵师傅”孙宗涛请教专业知识。
周勇坤(左三)在野外驻训地与官兵谈心。
 

周勇坤总是说,让官兵快起来,自己先得跑起来。刚任旅长时,面对全新武器,周勇坤拜导弹专家为师,向优秀号手请教操作技能,不到3个月就成为行家里手,随后带领官兵加快备战步伐。小到物品摆放拿取,大到部队作战行动,他不断调整优化,只因“打仗分秒必争,必须盯着对手‘读秒’”。

酷暑盛夏,该旅参加某重大演习,上级突然命令2次调整发射首区、多次变换阵地。周勇坤率部跨区转进,鏖战数昼夜,成功发射4枚导弹,创造导弹实射多项纪录……

 

 

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一中队四队技师 高玉华——

倾力为胜战 久琢玉生华

撰文/程 成 记者 安普忠 王凌硕 摄影/陈 兵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最美”名片

高玉华,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一中队四队技师,精通50余种装备操作维修,参与编纂专业教材10本,探索快速抢修方法30余种,培养专业技术骨干500余名。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2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

“嘀,嘀,嘀嘀……”供电系统遭“敌”袭击,报警灯闪烁不停。若损毁的发电机组短时间内无法抢修成功,指挥中枢将彻底瘫痪。

这是一场实兵对抗演练。危急关头,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技师高玉华迅速赶到现场,对庞大的设备展开检修。

昏暗的操作间内,秒针嘀嗒作响。高玉华果断合上阀门,在控制面板上快速调整参数。一番紧张操作后,他按动开关,发电机组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高玉华维修损坏车辆。
高玉华(右)现场指导战士排除工程机械故障。
 

“决胜时刻,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从事修理专业32年来,高玉华早已习惯了这种“读秒时刻”,一次次争分夺秒、一次次创造奇迹。

随着新装备配发,维修专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身变小了,马力却变大了;仪器变精密了,对操作手的技能要求更高了。充满紧迫感的高玉华抓紧时间,自修了多门大学本科课程,并熟练掌握了编程技术。

抢修装备如同百米冲刺,每一秒都事关战斗成败。高玉华深知,未来战场瞬息万变,一旦装备发生故障,留给修理工分析和判断的时间十分有限。

这些年,他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牵头成立“高玉华工作室”,带领多名高级士官研究破解专业难题,编写新型装备操作规范,工作室先后孵化出20多种专用器械,总结出10余种故障排查法;

 

高玉华(右)演示操作要领。
高玉华操作工程机械。
 

从操作台前走向幕后,转型教练员为数千名士官学员授课,还发明了气门拆装工具等20多种专用器械;

…………

战友们这样评价高玉华:“只要老高在现场,我们就像是吃了‘定心丸’。”该大队领导特批在高玉华的宿舍里安装一部军线电话,通过这条“故障诊断热线”,高玉华可以在第一时间为千里之外的兄弟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他还经常外出“巡诊”,平均每年维修机械60余台次。

“只要组织需要,我愿意战斗到最后一刻。” 不知不觉间,高玉华的军旅生涯进入最后的“读秒时刻”,但他身后已经崛起一支过硬的士官人才方阵,他们的身影正活跃在信息化演兵场上。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 姜延军——

用真理之光点亮信仰火炬

撰文/许 迪 记者 闫 延 摄影/周宇宏 姜文国

“最美”名片

姜延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主持编写全军院校统编教材3部,出版专著译著等30余部,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军科技领军人才,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盛夏时节,“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展开交流讨论。闭幕式上,一位学者走上讲台,对“贫困治理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分论坛进行总结,赢得热烈掌声。

他,就是该分论坛主持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姜延军。作为一名军队理论工作者,他用心感悟真理魅力,厚养学识积淀,创新理论研究,取得诸多成绩。

 

姜延军的理论宣讲深刻而生动,深受基层官兵欢迎。
姜延军进行理论授课。
 

“一往情深爱经典,凝神静气学经典,皓首穷经研经典,与时俱进用经典,让马克思主义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在《应该如何阅读马克思》一文中,姜延军曾这样写道。深耕精研马克思主义,把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追求,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真理力量的深刻感悟。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近年来,姜延军的身影出现在座座军营,听他授课、宣讲的官兵达20余万人次。他主持的全军慕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成为“网红课”,主讲的专题内容受到诸多网友留言赞誉。

姜延军的授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把马克思主义“讲活了”。教室内,姜延军围绕“如何解读《共产党宣言》”进行专题授课。他举例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人预言,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70多年过去了,中国不但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而且已迈向全面小康。对比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姜延军与团队进行课程试讲。
姜延军在读书分享会上做交流发言。
 

为讲好一堂课,姜延军从整体逻辑到语言表达都要反复推敲,即使讲解轻车熟路的内容,也时常备课到深夜。缘于严谨精细的治学精神,他参加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学观摩获得一等奖,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被评为全军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

“为燃灯者点灯,为铸魂人铸魂。”青年教员张磊参加教学比武,姜延军10多次帮他修改讲稿,每页纸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修改文字。这是他数十年教学精华的倾囊相授,是教学经验的无私传承。

领头雁下群雁飞。担任系主任9年来,姜延军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取得突出成绩。他所在系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系党委被评为“国防大学先进旅团级单位党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价”中跻身全国前列。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 雷 菁——

立德树人 为战育人

撰文/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张照星 摄影/杨 柳 谭亚辉

“最美”名片

雷菁,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编写出版教材4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

如何当一名好老师?这个问题,在登上三尺讲台、初执教鞭的那一刻,雷菁就曾扪心自问。

为了答好这道题,她奋斗了27载——

从初出茅庐的新手,到驾轻就熟的师者,雷菁先后主讲了《信息论与编码基础》等5门课程,承担4项国家和省部级教改课题,探索并建立“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全过程培养”新模式和“问题牵引的项目式管理”实验教学新方法。作为课程负责人,雷菁带领团队打造出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编写出版教材4部。

 

雷菁(中)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
雷菁(中)为学生解疑答惑。
 

“为师者,育人更要育魂。”雷菁经常对年轻教员讲,“我们不仅要当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学会做心灵的播火者。”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9年校园时光,学员赖恪真切感受到导师雷菁严谨的治学风范和慈母般的温暖。

赖恪英语成绩很好。然而,第一次用英文写论文时,他一连改了五六遍仍没有过关,自信心受到打击。雷菁拿来他的论文,逐字逐句打磨。看到改过的论文,赖恪羞愧不已。雷菁对他说:“做学问必须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此后,赖恪撰写了5篇高质量的论文,全都被SCI收录。

硕士研究生苏凯峰是一名来自雪域高原的基层干部,专业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比较吃力,心理压力大。雷菁鼓励他:“我很敬佩高原官兵‘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斗志更高’的精神,相信你也能翻越学术研究这座高山。”

 

雷菁(中)悉心指导学生。
雷菁(左三)指导学生做课题。
 

雷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并帮他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3年时光,苏凯峰的努力付出结出硕果,他主导的某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边防部队战斗力建设,还荣立了三等功。

一身戎装,责任在肩;一声老师,重若千钧。27年来,雷菁呕心沥血培养的50多名硕士、博士已成长为科技创新骨干力量和优秀基层干部。“看到他们一天天成长,如同看到曾经的自己。”雷菁说,让每一名学子不负光阴、学有所成,是为师者的最大愿望。

 

 

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某大队大队长 杨富祥——

让雪山见证信仰的海拔

摄影并撰文/陆振鑫 郭紫阳 杨 浩 记者 吴 敏

“最美”名片

杨富祥,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某大队大队长。他坚守青藏线15年,2017年荣获“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所带中队被武警部队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

雪山之巅,天空蓝得炫目;磐石之上,“忠诚”二字红得耀眼。

7月27日,杨富祥学习归来,重返海拔4868米的云端哨所。

 

杨富祥带领官兵进行战术训练。
2017年5月,杨富祥带队在青藏线周边巡逻。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线路里程最长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自那天起,武警青海总队官兵担负起了守护天路的重任。

当时,刚刚被分配到机关当参谋的杨富祥向组织提出申请,来到海拔4050米的三岔河哨所,任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某中队排长。

有人说,在这里服役,躺着都是一种奉献。杨富祥却问:“躺着能打胜仗吗?”

杨富祥决定从挑战恶劣环境、提升官兵训练水平做起。这些年,他多次参加比武,总结出“闭气练习”“厌氧对抗”等体能训练法,有效提升了中队官兵的高原适应能力和战斗力水平。

 

杨富祥(右一)带领官兵向哨所运送物资。
杨富祥(右一)为刚下连的新兵介绍部队的光荣历史,激励他们扎根雪域、践行使命。
2021年7月,杨富祥带队在昆仑山隧道沿线巡逻。
 

从海拔3200米的支队机关,到海拔4868米的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杨富祥把根深深扎进无人区。组织上曾提出,调整他到海拔低一些的单位任职,杨富祥却说:“高海拔地区情况复杂,我最熟悉,让我留下。”

跟随杨富祥踏上云端哨所,抬眼望去,雪山之巅“挂”着一幅中国地图和一面党旗。

当年,杨富祥和战友们用红色砖块勾边、用青色石头垒砌地图和党旗时,也将使命和责任刻在心间。

如今,杨富祥已成长为执勤支队某大队大队长。15年来,他带领官兵在无人区铁道线上武装巡逻累计行程3万余公里,排除山体滑坡、铁路落石等险情100余起,守护15万余趟列车安全通行;在专家指导下,杨富祥还带领官兵攻克了20多项技术难题,在昆仑戈壁建起大棚温室,种出了新鲜蔬菜,在“生命禁区”创造出“生命奇迹”……

“任寒风吹过绿色的记忆,让雪山见证信仰的海拔……”杨富祥最爱的这首军歌,正是他人生追求的写照。

 

 

编辑/刘欣欣 刘 妍 高采薇 马丽娜 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