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郭海涛 于迪超
日前,火箭军某旅在某野外地域开展一场合成演练,检验锤炼各级指挥员战场应变及作战单元独立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部队练兵备战水平。
战车刚驶入作战地域,特情骤然而至。“前方道路毁损并受核沾染,立即进行全身防护,梯队选择迂回道路。”接到营长李雷的指令,官兵快速穿戴防护装具,启用备份路线继续进发。





抵达目标地域后,各作战单元进入突击战斗流程。李雷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密切关注各作战单元实时状态。某阵地上,导弹起竖完毕,末端导调员随即下达“2名号手‘阵亡’”“瞄准仪器损坏”等特情课目。军士指挥长赵宪峰沉着冷静,迅速启动全防护减员操作流程,协助号手进行兼岗操作;瞄准号手高士翰及时更换备份仪器,重新架设并完成导弹瞄准;阵地警戒加强协同防卫,对周边区域实施联动搜索……
数分钟后,作战单元成功“点火”。演练随即进入波次转换,车队像一条蜿蜒的长龙快速驶向密林更深处……
编辑/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