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白衣战士“新传人”

——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开展国防教育掠影

摄影并撰文/侯廷可 戴鹏飞 特约记者 汪学潮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医院救治、转运前线伤员34万余人,为我军取得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的前身即志愿军总医院。近年来,该医院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赓续“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胜利”的光荣传统,充分运用志愿军总医院旧址等红色资源,创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引导医护人员、部队官兵及地方群众增强国防意识、凝聚强军力量。 

该医院位于志愿军总医院院部原址。在院史馆里,陈列着当年救治志愿军伤病员的主要医疗器械和战救器材,图文并茂展示了医院的历史沿革、医护人员救护志愿军伤病员的英勇事迹。在医院一隅,有一座与众不同的蓝色平房。这里曾是志愿军总医院最大的病房,有近万名伤病员曾在这里住院接受救治,现在已改造为病案室。室内高高的铁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泛黄的病案,将尘封的历史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参观者在院史馆倾听医护人员救护志愿军伤病员的战斗故事。

参观者扫描二维码,了解院史馆展品背后的故事。

军地人员在医院仿真战伤救治训练中心开展“战伤救护”模拟体验。

病案室里一份份泛黄的病案,将尘封的历史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参观人员观看国防教育纪录片。


“近70年来,军队卫勤力量医疗装备、技术水平等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军队医院‘战时保打赢、平时保健康’的使命任务没有改变,依然需要发扬光荣传统,强化备战打仗意识、练就战伤救护技能,确保关键时刻上得去、救得下、治得好。”该医院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充分发挥院史馆、病案室等阵地的教育功能,上好新聘医护人员入职第一课,结合护士节、中国医师节、八一建军节以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重温救护志愿军伤病员的战斗历程,激励大家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

此外,该医院还定期开放仿真战伤救治训练中心,开展“战场伤员急救”和“批量伤员收治”体验活动,由该医院野战医疗队队员对参加体验人员进行简单培训,手把手教授止血包扎、胸部按压、人工呼吸等技术。活动模拟真实战场环境,野战医疗队队员与体验人员混合编组,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现场充满硝烟味。通过体验活动,有效激发了卫勤保障人员、部队官兵、干部群众和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和平的热爱,增强了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感。



编辑/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