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寨情缘

——四川省理县甘堡藏寨一场婚礼背后的故事

撰文/刘应华 摄影/刘应华 范合琪 谢晓庆 李 耀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摧毁了古老的甘堡藏寨。地震发生后,原成都军区空军雷达兵某团42人小分队第一时间深入藏寨展开救援,空军摄影记者刘应华随队采访,用相机记录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救灾场景。13年后,刘应华赴甘堡藏寨采风,参加了一场藏族特色婚礼。从自己当年拍摄的一张摄影作品中,他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发现了一段绵延13年的情缘。

——编者

 

2021年10月中旬,笔者在四川理县参加一次摄影联展活动,恰逢甘堡乡甘堡藏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巴森根”(一种锅庄舞)代表性传承人索郎多吉嫁女,将举行一场传统的藏式婚礼。笔者欣然接受邀请,前去拍摄采风。

其实,除了对藏族婚庆文化的好奇,笔者内心对甘堡藏寨还有一个情结。2008年5月,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甘堡藏寨受灾严重。当时,我随原成都军区空军雷达兵某团42人小分队深入藏寨采访拍摄,留下了许多影像资料。时隔13年,当年寨子震后满目疮痍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这次有机会重访故地,我感到非常激动,盼着早点见到那片土地的乡亲。

 

2021年10月16日,索朗罗布和尼玛尔吉在家乡举行一场民族特色浓郁的婚礼。
这是刊登在2008年5月30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的新闻图片。官兵在索郎多吉家的过渡房前,向藏族同胞讲解卫星电视的使用方法。
婚礼仪式开始前,新郎索朗罗布向新娘尼玛尔吉敬了一个军礼,给她庄严的人生承诺。
 

 

 

“头条照片”,背后是一段巧缘

 

15日清晨,我们一行人从县城驱车出发,倚山傍河而建的甘堡藏寨缓缓映入眼帘。山腰间云雾环抱,用石头垒砌的幢幢屋楼鳞次栉比、炊烟袅袅,仿佛一幅世外桃源的山水画卷。当年被特大地震摧毁的古老藏寨,如今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藏寨,迎面就是博巴森根广场,广场左侧便是索郎多吉的家。当他得知我是13年前跟随抗震救灾部队来采访的空军摄影记者时,立刻像见到多年老友一样,激动地拉着我的手不肯松开,打开了话匣子。

至今,索郎多吉和乡亲们仍清晰记得原成都军区空军雷达兵某团“42勇士”前来救灾的场景。2008年5月12日,在地动山摇中,全寨200多户百姓的房屋毁于一旦。正途经理县执行换防任务的原成都军区空军雷达兵某团42人小分队立即深入藏寨,舍生忘死展开救援。现在的博巴森根广场,就是当年官兵发放救灾物资和帮助群众搭建帐篷的场所。仿佛从天而降的解放军官兵,为藏寨带来生的希望,这份恩情,村民始终没有忘记。

 

2008年5月28日,空军直升机将救灾物资运抵甘堡藏寨,村民前来迎接,少女尼玛尔吉就在欢迎队伍中。
2021年10月17日,婚庆台前,手捧哈达的藏族女子和武警战士为新郎新娘献上真诚的祝福。
在亲友的见证下,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兴之所至,我随手在网上搜索13年前在甘堡藏寨采访时拍摄发表的新闻图片。当看到2008年5月30日《解放军报》一版头条刊发的新闻图片《卫星电视进藏寨》时,索郎多吉眼睛一亮,惊喜地叫来家人一起观看:“这张照片里有我的阿爸、阿妈!”照片拍摄于5月28日,那天,空军为藏寨捐赠了电视和接收器,使藏族群众在震后终于能够看上电视,精神大为振奋。索郎多吉的岳母一眼认出,照片是在索郎多吉家的过渡房前拍摄的。

此时,索郎多吉的女儿、“准新娘”尼玛尔吉发出一声欢呼。原来,在一张村民欢迎解放军运送救灾物资到藏寨的照片中,她发现了当时还是初二学生的自己。“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解放军。”尼玛尔吉记得,一位佩戴“两杠一星”军衔的叔叔领着5名战士帮助她家搭建过渡房,整整干了3天,却不肯吃他们家一顿饭。

“解放军有情有义、英勇无畏的形象那时候就烙在了我的心里。” 尼玛尔吉有些羞涩地说,“明天我要嫁的新郎,就是一名军人!”

 

 

牵手“金珠玛米”,缘分早注定

 

按照嘉绒藏族的传统,一场婚礼要举办两次仪式:女方举办“萨拾卓”(送亲仪式),男方举办“萨克竖”(接亲仪式)。10月16日,是新娘家举办“萨拾卓”的日子。

一大早,甘堡藏寨沸腾了。广场上挤满身着民族服装的村民,共同见证这个喜庆的日子。送亲队伍过桥穿寨,经幡、龙达、哈达在风中飘扬,歌声、欢呼声在空中回荡,人们在碉楼下、白塔旁翩翩起舞……盛装打扮的新娘尼玛尔吉、新郎索朗罗布携手走上婚庆台,人们为新人献上五彩哈达、拉起长长的巨型锦缎,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次日清晨,在新郎家乡理县朴头乡举行“萨克竖”。身着军服、胸前挂着军功章的索朗罗布和战友们整齐列队,手捧洁白的哈达,在村口迎接新娘和送亲队伍的到来。湛蓝的天空下,青山环抱的草坪上,在战友们的齐声祝福中,一对新人深情相拥……

索朗罗布是武警四川总队阿坝支队某中队的一名上士班长,与尼玛尔吉是中学同学。追求尼玛尔吉的小伙子很多,但她却对索朗罗布情有独钟。在她心中,“金珠玛米”最值得托付终身。索朗罗布的确配得上她的爱慕,他不仅为人忠厚可靠,而且在部队表现突出,曾2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

 

2008年5月23日,震后的甘堡藏寨满目疮痍。
2021年10月16日,索朗罗布(右)和尼玛尔吉(左)身着民族盛装,准备步入婚礼现场。

 

 

藏寨巨变,幸福进行时

 

连续2天现场见证藏式军婚,我不仅体验了一场民俗文化盛宴,还深刻感受到藏寨发生的巨变,内心时时受到震撼。

今夕何夕,沧海桑田。这些天,我总有一种时空穿越感,不由自主地将眼前场景与13年前的记忆进行对比。2008年5月22日下午,我首次搭乘装载救灾物资的直升机飞往重灾区理县,在上空俯瞰大地,桥断路残、房屋倒塌,昔日宁静美好的村寨已成一片废墟,令人心痛。直升机在甘堡藏寨附近降落,官兵把一顶顶帐篷、一包包衣被、一箱箱食品抬下飞机,藏族同胞有的手捧哈达,有的端着青稞酒,有的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高喊着:“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惨痛的记忆,幸福的现实,两者交织对比,令人感慨万千。通过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工程,甘堡藏寨涅槃重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被政府精心打造成四川藏族居住区风情第一寨,如今已成为4A级景区。2010年,索郎多吉家也建起了“农家乐”。“节假日是游客入住的高峰期,现在一年挣的钱比之前翻了好几番。”索郎多吉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跨越13年,地震天灾带给这座藏寨的伤痕已被慢慢抚平,藏族同胞正满怀信心地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甘堡藏寨新貌。
如今的甘堡藏寨,许多家庭在自家院子开起了旅店或餐馆,这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按照嘉绒藏式婚俗,新郎新娘的亲友为他们拉上一条长长的绸缎,送上美好的祝福。

 

 

编辑/高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