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记者 曾火伦 特约记者 代宗锋 通讯员 贾 磊
潜艇突发故障“沉入”海底,海天之间舰机展开联合搜救,多型援潜救生装备合力构筑“生命通道”……近日,海军在东海某海域组织援潜救生演练,检验和推进海军援潜救生体系能力建设。
援潜救生是世界性难题。此次演练紧贴实战要求,突出“自救脱险、海空搜救、对接援救”3项内容,设计了海空联合搜寻、艇员减压脱险和快漂脱险、对接救援等多项行动,着力把援潜救生训全、训细、训扎实。



演练现场,海上搜救群、援潜救生群、空中搜救兵力和各保障兵力闻令而动,快速集结,奔赴事发海域。同时,东海救助局依照军地协作机制,派出船只协助海上搜救。各型搜救机、反潜机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搜索监控,并通过布设声呐浮标阵寻找“失事”潜艇;高速救生艇风驰电掣赶往事发海域,迅速将自行离艇逃生的艇员送至船上进行紧急救治;援潜医疗队对脱险艇员进行全面医学检查,视情组织后续综合治疗。
为确保演练实效,他们采取“实兵与推演、海上与港岸、跨区支援与军民融合”相结合方式,围绕海上演练展开全方面准备、针对性训练和普及性检查,最大限度提升训练效益。演练中,各任务群及保障兵力、民用力量紧密协同、科学分工,发挥最大联训效能。同时,10余名防救专家分散到各个群组,实时采集数据、视频,精确分析评估演练效果。
据介绍,此次演练有效检验了海军援潜救生能力和潜艇艇员水下离艇脱险训练成果,探索构建军地联合海上救援指挥机制,有力推动援潜救生能力提升。




编辑/宋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