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边关浪潮涌 猎猎战旗美如画

——改革开放40年边海空防部队沧桑巨变影像巡礼

撰文/翟金钟

迎着朝阳站岗执勤,“东极哨所”官兵心中倍感光荣与自豪。(摄影/记者 穆可双)

站在共和国地图前,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向上2.2万公里漫长的陆地边防线,向下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尽收眼底,再往下九段线内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我们的祖宗海——南海。

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蜿蜒曲折的漫漫边关。

边关的每一座界碑,都是血写的历史,边关的每一块礁盘,都是无声的教材,无比清晰地告诉我们:当祖国羸弱的时候,边关是泥捏的;当祖国强盛的时候,边关是铁铸的。

祖国的命运就是边关的命运,边关的命运事关国家利益、民族尊严。

历史前进到公元1978年,古老的中华大地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伴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党中央、中央军委大力推进边海空防建设,全军边海空防部队全面建设进入了崭新阶段,万里边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程,我军边海空防建设始终伴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万里边关,情牵官兵冷暖,边海空防建设更是浓墨重彩。今日祖国边关触目皆新,地面、空中、海上立体守防格局形成,执勤手段、武器装备、巡逻方式、生活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划时代深刻变化,遥远、艰苦的边关正在成为大美边关。

40年大潮澎湃,40年沧桑巨变。此刻,让我们展开边关部队40年变迁的壮美画卷,感受边关将士卫国戍边的情怀,倾听他们铿锵前进的足音。

 

铁血戍卫,战鼓连天震铁关

漫漫边关,国之藩篱。边陲之戍,用保封疆,国之大防,莫过于此。

40年来,漫漫边关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传吟千年的慷慨诗句,不断被戍边将士续写动人的诗篇。

检索图片资料,感受奔涌向前的时代大潮,边关部队的发展变迁清晰可见。一道道国之屏障在时间的河流中巍然矗立,不断加固。

“巡逻基本靠走、观察基本靠瞅、通信基本靠吼、警戒基本靠狗”,这句顺口溜所描绘的边关景象已成陈迹,那些影像记录与今日边关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2016年2月,“东极哨所”官兵驾驶摩托雪橇在边境线上巡逻。(摄影/记者 穆可双)  
1988年,建在南沙礁石上的高脚屋,是战士们守卫祖国海疆的前哨阵地。(摄影/姜兵和)
1993年9月,驻藏某部三营官兵翻越人称“鬼门关”的多雄拉山口,这里遍地可见骡马尸骨。(摄影/记者 李 靖)

如今,我军边防连以上单位已全部联通光缆。视频监控中心、视频监控站以及“电子眼”分布在祖国边海防线上。信息“烽火台”环布万里边关,实时可视、可控的“信息化边关”与时代同频共振,洋溢着新时代令人振奋的气息。

漫漫边关,官兵从徒步、骑马巡逻为主向乘车(艇)巡逻为主转变。集短波通信、卫星导航、动态监控功能于一体的新式巡逻车、巡逻艇,使戍边官兵巡逻执勤的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由新型巡逻车、雪地摩托、巡逻艇、直升机、无人机,乃至先进战机、战舰、潜艇形成的 “立体化”巡逻大戏,正在万里边关上演。

喀喇昆仑气势磅礴,巍然屹立,守卫在这里的戍边官兵正是喀喇昆仑的坚实脊梁。(摄影/记者 岱天荣) 
2008年,直升机克服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飞越冰峰雪岭,在西部边防巡逻。(摄影/李靖海)
2014年,驻守在兴凯湖的某边防团五连执勤点官兵住上了宽敞、温暖的新一代移动板房。(摄影/特约记者 吕衍海)
2013年,新疆军区天文点边防连官兵在海拔5170米的雪域高原上进行军事训练。(摄影/特约记者 王 宁)
2014年,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八连上等兵雷可浩在执勤点二楼视频监控室执勤,他通过操作视频控制器的方向杆,
就可以监控四周。(摄影/记者 穆瑞林)

边路如虹,边网如织,边关如铁。执勤道路、监控站、直升机停机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铁丝网、瞭望塔、标志牌数量众多,标示明显……随着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传统边海防管控模式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管边控海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今日边关如铜浇铁铸、坚不可摧。

先进的边境监控设备为官兵卫国戍边插上信息化翅膀。(摄影/记者 冯凯旋)
边防官兵驾驶设备齐全的新式巡逻车在边境巡逻。(摄影/李靖海)
色季拉山大雪封山期最长达8个月,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平原的50%。在这海拔5134米的雪山孤岛上,驻守着被称为
“雪域千里眼”的空军某雷达站官兵。(摄影/郭超英)
先进的北斗手持机是官兵戍守边关的得力助手。(摄影/记者 穆可双)

 

春晖万里,转首关山气象新

 说起边关,人们就会想起艰苦遥远,偏僻荒凉;说起边关,人们就会想起冰山达坂,小岛礁盘;说起边关,人们就会想起高寒缺氧,狂风巨浪;说起边关,人们就会想起高原的紫外线,南海的毒日头……

改革潮涌40年,边关旧貌换新颜。

2013年,海拔3315米的嘎隆拉隧道改写了墨脱公路冬季不能通车的历史。(摄影/记者 李 靖) 
1982年,“喀喇昆仑钢铁哨卡”的战士们挖掘储水塘,引雪水供日常使用。(摄影/梁长生) 
1982年,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驻守在南国边疆的边防战士在石头山上建起了石屋石亭,拉上电线,看到了
电视。(摄影/记者 吴锦生)
如今, 数字电影设备进入边关阵地,丰富了边防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摄影/特约记者 刘应华)

一幕幕喜人新景,述说着边关部队的时代变迁。随着一系列“暖心工程”“阳光工程”的实施,而今,“社会化保障快车”直通高原海岛、深山密林,吃水、吃菜、用电、洗澡、取暖、看病诸多难题被一一破解。自助餐、桑拿浴、高压氧不再新鲜,网络学习室、心理咨询室、健身房等彰显人文关怀。

红砖房、老哨楼、高脚屋已成为历史。如今,一座座现代化营房拔地而起,富氧房、低碳房、保暖哨楼争奇斗艳,“绿色哨所”装点边关更壮美。

官兵们回家的路曾那样遥远。如今高原上多座机场四通八达,南海岛礁机场迎来探亲家属,“千里边关一日还”梦想成真;神奇的“天路”连接内地,动车高铁直达驻地,边关“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太阳能发电设备落户雪山哨卡,科技之光照亮了高原边关。(摄影/郭超英) 
2012年,原成都军区空军实施“雪域兵心”工程,各雷达站建起了蔬菜大棚,让官兵吃上了新鲜蔬菜。(摄影/郭超英)
西藏军区昆木加哨所官兵搬进多功能保温营房,边关生活条件今非昔比。(摄影 /刘有飞) 
2013年冬,即将外出巡逻的某边防团“黑河好八连”战士在给新配发的电热靴打气。(摄影/特约记者 吕衍海) 

想家的时候曾那样牵肠挂肚。如今,官兵与亲人用4G网络手机视频通话,“想你时你在眼前”, “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边关的生活曾那样寂寞。如今网络进哨所、入班排、到宿舍,官兵身处边关之远,却真切感受到与世界那样亲近。

放眼漫漫边关,哨所万里,情在咫尺,暖在兵心。

2013年春节前夕,驻守在海拔4050米帕米尔高原深处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阿然保泰边防连战士用智能手机给家
人拜年。(摄影/特约记者 王 宁)
官兵们身背太阳能电板巡逻,途中可随时为通信设备充电。(摄影/马 军)
2017年12月18日,昌都军分区退伍老兵搭乘民航客机返乡。图为老兵登机前向边关献上最后一个军礼。(摄影/欧阳大名)
医疗服务队定期赴海岛部队为官兵进行健康体检。(摄影/王路加)
新疆军区某陆航旅直升机搭载执勤官兵返回可可托海边防连。(摄影 /吴世科)

 

耿耿丹心,热血奔涌家国情

四十年春风劲吹,四十年山河巨变。

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宁,离不开边关官兵的默默护卫、忠诚戍守。

1985年,守卫中建岛的海军战士在海滩简易篮球场上锻炼。(摄影/记者 吴锦生)
驻守南国边疆的官兵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扎根艰苦边防建功立业。(摄影/记者 吴锦生)
“喀喇昆仑钢铁哨卡”官兵坚守岗位,以哨所为家。(摄影/韩忠智)
1982年,海拔5380米的喀喇昆仑之巅,官兵悉心呵护几抹葱绿,给戍边生活增添几许情趣。(摄影/记者 朱郁文)
1981年12月,赴西沙演出的文艺小分队在猎潜舰上为官兵演出。(摄影/马增寅)

展阅40年边关影像资料,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边关的“变”与“不变”。世易时移,时代发展,戍边条件在变,而军人的忠诚信念、澎湃热血和家国情怀不变如初。在祖国漫长的边海防线上,一代代戍边官兵战风霜、斗雨雪、洒热血,将青春甚至生命永远留在雪域高原、大漠戈壁、万里海疆,用忠诚捍卫着祖国尊严、社会稳定、人民安宁,书写着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壮美华章。

40年来,几代戍边人薪火传承、钢枪传递。他们在边关的辽阔舞台上,诠释着一幕幕“一家不圆万家圆”“亏了我一个,幸福亿万人”的人生奉献活剧。他们用汗水和热血滋润边关的土地,用奉献和担当书写边关军魂的慷慨诗行;他们的青春化作边关高耸的绿树,化作边关盛开的鲜花,化作海疆奔涌的浪涛……

边防官兵戍边奉献,以苦为乐。(摄影/记者 杨明辉) 
新疆军区卡拉苏边防连战士在海拔6000多米的冰川上巡逻。(摄影/记者 袁学军)
陆军某边防团“北极哨所”官兵借助“梦课”平台进行学习。(摄影/特约记者 盖旭辉)
2013年2月4日,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副政委姚祥文的妻子和儿子搭乘送年货的直升机来红山嘴边防连探亲。对于边防官兵
来说,这样短暂的相聚都是奢侈。(摄影/孟照鹏)
2018年,驻守角屿岛的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十连官兵在海边礁石上弹吉他,每当工作训练之余,小岛上到处可闻
优美的琴声。(摄影/记者 穆瑞林)
2017年12月11日,南沙守备部队10名女军人正式走上各自战位。自此,海军南沙岛礁一线岗位首次出现女军人的
身影。(摄影/特约记者 李 唐)
2018年1月28日,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官兵巡逻执勤前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摄影/记者 穆可双)
边防官兵的情怀如诗如歌。(摄影/特约记者 盖旭辉)
  

                                                                                                          编辑/宋 雯 刘 妍  

                                                                                                          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宋 雯      

                                                                                                          执行:宋 雯 刘 妍 

                                                                                                          设计:赵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