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翟金钟

站在共和国地图前,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向上2.2万公里漫长的陆地边防线,向下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尽收眼底,再往下九段线内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我们的祖宗海——南海。
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蜿蜒曲折的漫漫边关。
边关的每一座界碑,都是血写的历史,边关的每一块礁盘,都是无声的教材,无比清晰地告诉我们:当祖国羸弱的时候,边关是泥捏的;当祖国强盛的时候,边关是铁铸的。
祖国的命运就是边关的命运,边关的命运事关国家利益、民族尊严。
历史前进到公元1978年,古老的中华大地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伴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党中央、中央军委大力推进边海空防建设,全军边海空防部队全面建设进入了崭新阶段,万里边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程,我军边海空防建设始终伴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万里边关,情牵官兵冷暖,边海空防建设更是浓墨重彩。今日祖国边关触目皆新,地面、空中、海上立体守防格局形成,执勤手段、武器装备、巡逻方式、生活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划时代深刻变化,遥远、艰苦的边关正在成为大美边关。
40年大潮澎湃,40年沧桑巨变。此刻,让我们展开边关部队40年变迁的壮美画卷,感受边关将士卫国戍边的情怀,倾听他们铿锵前进的足音。
铁血戍卫,战鼓连天震铁关
漫漫边关,国之藩篱。边陲之戍,用保封疆,国之大防,莫过于此。
40年来,漫漫边关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传吟千年的慷慨诗句,不断被戍边将士续写动人的诗篇。
检索图片资料,感受奔涌向前的时代大潮,边关部队的发展变迁清晰可见。一道道国之屏障在时间的河流中巍然矗立,不断加固。
“巡逻基本靠走、观察基本靠瞅、通信基本靠吼、警戒基本靠狗”,这句顺口溜所描绘的边关景象已成陈迹,那些影像记录与今日边关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如今,我军边防连以上单位已全部联通光缆。视频监控中心、视频监控站以及“电子眼”分布在祖国边海防线上。信息“烽火台”环布万里边关,实时可视、可控的“信息化边关”与时代同频共振,洋溢着新时代令人振奋的气息。
漫漫边关,官兵从徒步、骑马巡逻为主向乘车(艇)巡逻为主转变。集短波通信、卫星导航、动态监控功能于一体的新式巡逻车、巡逻艇,使戍边官兵巡逻执勤的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由新型巡逻车、雪地摩托、巡逻艇、直升机、无人机,乃至先进战机、战舰、潜艇形成的 “立体化”巡逻大戏,正在万里边关上演。





边路如虹,边网如织,边关如铁。执勤道路、监控站、直升机停机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铁丝网、瞭望塔、标志牌数量众多,标示明显……随着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传统边海防管控模式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管边控海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今日边关如铜浇铁铸、坚不可摧。




春晖万里,转首关山气象新
说起边关,人们就会想起艰苦遥远,偏僻荒凉;说起边关,人们就会想起冰山达坂,小岛礁盘;说起边关,人们就会想起高寒缺氧,狂风巨浪;说起边关,人们就会想起高原的紫外线,南海的毒日头……
改革潮涌40年,边关旧貌换新颜。




一幕幕喜人新景,述说着边关部队的时代变迁。随着一系列“暖心工程”“阳光工程”的实施,而今,“社会化保障快车”直通高原海岛、深山密林,吃水、吃菜、用电、洗澡、取暖、看病诸多难题被一一破解。自助餐、桑拿浴、高压氧不再新鲜,网络学习室、心理咨询室、健身房等彰显人文关怀。
红砖房、老哨楼、高脚屋已成为历史。如今,一座座现代化营房拔地而起,富氧房、低碳房、保暖哨楼争奇斗艳,“绿色哨所”装点边关更壮美。
官兵们回家的路曾那样遥远。如今高原上多座机场四通八达,南海岛礁机场迎来探亲家属,“千里边关一日还”梦想成真;神奇的“天路”连接内地,动车高铁直达驻地,边关“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想家的时候曾那样牵肠挂肚。如今,官兵与亲人用4G网络手机视频通话,“想你时你在眼前”, “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边关的生活曾那样寂寞。如今网络进哨所、入班排、到宿舍,官兵身处边关之远,却真切感受到与世界那样亲近。
放眼漫漫边关,哨所万里,情在咫尺,暖在兵心。





耿耿丹心,热血奔涌家国情
四十年春风劲吹,四十年山河巨变。
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宁,离不开边关官兵的默默护卫、忠诚戍守。





展阅40年边关影像资料,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边关的“变”与“不变”。世易时移,时代发展,戍边条件在变,而军人的忠诚信念、澎湃热血和家国情怀不变如初。在祖国漫长的边海防线上,一代代戍边官兵战风霜、斗雨雪、洒热血,将青春甚至生命永远留在雪域高原、大漠戈壁、万里海疆,用忠诚捍卫着祖国尊严、社会稳定、人民安宁,书写着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壮美华章。
40年来,几代戍边人薪火传承、钢枪传递。他们在边关的辽阔舞台上,诠释着一幕幕“一家不圆万家圆”“亏了我一个,幸福亿万人”的人生奉献活剧。他们用汗水和热血滋润边关的土地,用奉献和担当书写边关军魂的慷慨诗行;他们的青春化作边关高耸的绿树,化作边关盛开的鲜花,化作海疆奔涌的浪涛……








编辑/宋 雯 刘 妍
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宋 雯
执行:宋 雯 刘 妍
设计:赵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