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余红春 王俊勇 彭晋东
寒冬,戈壁滩大风呼啸,在地上卷起阵阵碎沙细浪。
这一天,某靶场进行某型导弹发射训练。“导弹发射!”指挥部口令下达数分钟后,天空划出一条白色弧线,靶机被击落,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冒出一团浓烟。



之前,空军某试训基地指控站测量搜索队的官兵领受任务,要尽快搜索到靶机残骸,并带回相关数据。
当日,为了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搜索队官兵匆匆吃过早饭就驾车出发,穿过蜿蜒曲折的搓板路,缓缓驶进遍布碎石和骆驼刺的戈壁滩。
根据理论航迹,官兵找到两处观测点,随时观察导弹与靶机的遭遇点。接到发射成功的指令后,官兵立即展开搜索行动。



随着现代防空武器不断升级,高度射程不断增大,处于试验阶段的武器有时会因性能不稳定出现落点偏差的情况,这些都给搜索残骸任务加大了难度。沼泽陷车、迷失方向、烈日风沙……在戈壁无人区搜索武器残骸,每天都要面临无数未知的风险和挑战。有时候为了搜索到一小块残骸,他们要来回穿越无人区数次。但大漠搜索兵们凭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过硬的技能,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先后搜索数千余件武器和靶标残骸,回收率达100%。


经过艰苦细致的搜索,官兵终于发现目标,队长常宜峰和战友们熟练地将靶机残骸分解装车。傍晚,伴着大漠夕阳,搜索队的车辆绕过高高的沙梁子,缓缓驶回营地。
对于搜索兵来说,没有路标,只有目标,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下一项任务……
编辑/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