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王路加 林 彤 谢文剑 郑 毅 夏 涛
这是一支镇守东南的铁拳部队。两年前,陆军第73集团军某合成旅由摩托化步兵师改制为两栖机械化部队,全旅官兵不折不扣落实改革部署,以昂扬的精神、练兵备战的实际行动投身改革。
这是一段逐梦强军的奋斗历程。两年来,该旅破茧重生,勇敢迎接挑战,紧盯能力升级需求,向转型要战斗力,不断锤炼成为一支两栖钢甲劲旅。
一本《转型日记》,记载着该旅“管理教育模范连”劈波斩浪的两个“率先”:2017年6月,换装仅1个月,他们率先驾驶战车下海训练,官兵顶着车内40多摄氏度的高温,作为编队“领头羊”首担开浪重任;2017年7月,他们率先组织夜间海上驾驶训练,克服夜间海上能见度低、风险高等多重困难,为旅其他单位蹚出新路。
该连的奋斗历程,是该旅官兵勇立改革转型潮头的真实缩影。


两年前,全旅转岗率超过70%,人才队伍薄弱,专业基础、配套装备缺乏。面对困难,旅党委态度鲜明:练兵备战不能等!
缺教员,他们请院校专家到营区现场授课,安排骨干到兄弟单位跟学跟训;缺装备,官兵边学习教材边制作模拟器材进行实操训练;缺经验,大伙儿出点子献良策,总结出小课目集约组合训、场地交叉滚动训、实装模拟同步训等组训模式……两年来,他们梳理规范了10类200余个重难课目组训法。
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合成意识不强、指挥本领欠缺、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旅队的转型建设。为此,该旅把合成训练作为能力升级训练的重要内容,围绕信息化条件下合成营进攻战斗作战编组、基本战法、指挥协同等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破解了制约合成营作战效能整体发挥的多个难题,把一个个问题变成战斗力增长的突破口。
“本领恐慌”,是该旅官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从大校到列兵,带着危机感,钻进装甲车、走上训练场,对个人能力素质存在的短板弱项扭住不放,全员参训参考,直到个个升级过关。



去年5月,该旅首次组织的海上综合演练在某陌生海域打响,两栖装甲战斗群在规定时间内连续完成海上限制路驾驶、岸滩目标搜索、海上战斗射击等课目演练。碧海之上,他们向未来战场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该旅先后组织合成营在拂晓时段、中雨条件和夜间完成实弹战术演习,硝烟散尽后,官兵深刻体会到,战斗力绝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是从严格训练中激发出来的。
“打仗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据旅领导介绍,他们坚定技能练到极致、武器用到极限的理念,紧贴实战设置演训条件,杜绝“训练减课目、打靶减难度、演习减强度”等问题发生。
目前,该旅已系统梳理了30多个研究课题,完成10多个专项试验。他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信息化条件下两栖部队克敌制胜的重难点问题,为战斗力建设“换挡提速”,稳步向新型陆军迈进……





编辑/刘欣欣 学员 李政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