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张鹏昊 王 龙 周雪峰 高玉豹 特约记者 刘 川
“刚刚结束的这次训练太紧张了,我们一定会终生难忘!”前不久,在中部战区空军某汽车运输团学兵毕业典礼上,学兵们激动万分,心潮起伏。
这次远程机动训练,是一次毕业大考,也是一次弥漫硝烟战味的实战化演练。5天4夜中, 1500余名汽车学兵驾驶近200辆军车,在晋豫大地上行驶约1600公里,沿途随时应对各类突发情况,接受实战化检验和锤炼。
训练开始第一天。 晨曦微露, 车声隆隆, 滚滚铁流驶入中条山脉。 “车队进入山路地带,拉大车距、减速行驶。”一营营长赵向亮在对讲机中通知所属车队。




中条山脉山连山、峰连峰,道路两旁尽是深沟险壑。面对复杂危险的山路,驾驶员们心无旁骛,瞪大眼睛盯着前方道路,不敢有一丝松懈。
夜幕降临,对讲机突然响起:“前方道路遭‘敌’炮火袭击,车辆通行受阻。”二营二连连长水秉刚立即派人查明“敌”火力情况。“车队拉开间隔,快速通过炮火封锁区!”随着一声令下,车队利用袭击间隙穿越滚滚浓烟,几分钟后顺利通过。
向前挺进,随时战斗。训练到第三天,车队行至山区,天空忽然下起瓢泼大雨,道路能见度骤然降低。驾驶员们精神高度集中,开启雾灯、示廓灯,降低车速,紧握方向盘。“前方道路右侧有落石,注意规避。”各车相互提醒,有序跟进,终于冲出雨幕。




“我们培养的不仅是‘驾驶员’,更是‘战斗员’;不仅是‘运输队’,更是‘战斗队’。”为避免新驾驶员进入部队出现“水土不服”现象,该团在4个月基础课目与道路驾驶训练的基础上,将贴近实战的课目纳入重点训练内容,真实模拟基层一线部队执行演训任务场景,组织学兵进行带有战术背景的远程机动训练,着力提高学兵驾驶技术与心理承受能力,打通训练场与战场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后,新驾驶员们征尘未洗,立即奔赴战位,接受新的考验。
编辑/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