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孔雀蓝”淬炼出军人的味道

——走进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新招录文职人员集训队

摄影并撰文/张奇辉 那朗帅 师庆鹏 特约记者 汪学潮

初春,沈阳联勤保障中心在位于鸭绿江畔的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某疗区,对新招录文职人员进行为期1个半月的集训,引导他们铸牢思想根基,提升军事素养。

经过一场春雪洗礼,鸭绿江断桥更显沧桑。“美军拦腰炸断这座桥,目的就是要切断我志愿军物资弹药补给和转运伤员的通道……”断桥边,集训队正在开展军魂教育,队长于露、教导员耿燕为文职人员讲述那段血火历史,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

 

文职人员进行武装徒步行军训练。
文职人员在训练场苦练军事技能。
文职人员进行战伤救护课目训练。
文职人员行进在鸭绿江断桥上。
 

“珍惜军队荣誉,献身国防事业,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而努力奋斗……”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文职人员面向鲜红的八一军旗,郑重举起右手,誓言铿锵有力,爱党爱军情怀在内心升腾。

集训前,该中心遴选出一批军事素养高、自我要求严、气质形象好的现役军人转改文职人员作为集训骨干,先期进行为期1个月的强化培训,为规范文职人员行为举止树起了标杆。

该中心李鉴峰主任说,为了强化文职人员的条令意识、纪律观念,他们每天都安排条令条例学习,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还对队员和骨干都实行手机“集中保管、限时使用”,帮助大家戒除手机依赖。

一天下午,集训队临时组织内务卫生评比。走进宿舍,只见军被横平竖直、床面洁净平整,跟战士宿舍一样正规。随后进行军容风纪检查,从头到脚、从指甲到头发,文职人员个个过关,已经有了兵的样子。

 

组织参训文职人员在抗美援朝纪念塔前向军旗宣誓。
邀请文职人员典型与新招录文职人员交流建功军营心得。
在鸭绿江断桥战争遗址前开展党史军史教育。
 

检查完军容风纪,全副武装的集训队伍喊着口号、唱着军歌直奔战术训练场。

“卧倒,前方50米,低姿匍匐——前进!”随着队长于露一声令下,近百名文职人员迅速卧倒投入训练,战术场上顿时尘土飞扬。

“文职人员要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和作战支援保障任务,必须具备相应的军事素质。要实现从地方到部队、从职场到战场的转变,必须要像新兵一样接受淬炼。”于露说,战术训练既练体质又练意志,他们按照“先个体后整体、先分解后连贯、由基础到应用、由技术到战术”的原则,在循序渐进中狠抓战术养成,训练成效显著。

为尽快提升文职人员的综合军事素质,他们还把体能训练穿插到战术训练之中。战伤自救与互救训练开展之前,穿插进行了一次越野训练。

“前方3公里处发生激战,数名人员受伤,命令我队紧急赶赴救治……”接到命令,各班人员你追我赶奔向目标地域,投入到“战伤救护”之中。

 

文职人员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灵魂受到洗礼。
文职人员进行方队行进训练。
 

在越野训练中不小心崴脚的宋英霞未下火线,咬牙坚持到训练结束后才对伤脚进行处置,晚上就寝前还躺在床上坚持练习仰卧起坐和臂部力量。最近一次3公里跑考核,年近45岁的她跑出了18分40秒的好成绩。

宋英霞入职前是地方一家医院的优秀主治医师。她说,一名合格的军队文职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这样才有能力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和作战支援保障任务。

身披“孔雀蓝“,踏上强军路。集训过后,这批文职人员意气风发地步入战位,开始书写崭新的人生篇章。

 

 

编辑/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