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特约记者 何 生 通讯员 杨博龙 刘跃鹤 冯健辉
在陆军第73集团军某勤务支援旅装备维修一线,活跃着一群素质过硬、技艺精湛的老兵。他们每天与装甲战车打交道,立足维修岗位,刻苦钻研创新,不断提升实战化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成为保障部队能打胜仗的一支骨干力量。
在维修车间里,一级军士长熊小忠向记者介绍他的一项新发明:坦克履带快速拆装工具。据悉,以往全部拆卸一台战车的履带,至少需要2天时间,如遇零件变形、生锈,所需时间则会更长。有了这个拆装工具,只需要半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在战场上,每一秒钟都可能影响胜负,战损装备能不能快速恢复战力至关重要。熊小忠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苦心钻研,对10多种专用工具进行了革新改造,使战车维修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凝聚了熊小忠的无数心血,成为官兵平时维修和野战快速抢修的“利器”。
近年,各式新型火炮陆续列装部队,给装备维修带来许多新的课题。想起去年那次维修某新型火炮时的经历,被战友称作火炮维修“大拿”的三级军士长袁祖成仍然感觉尴尬。火控系统故障,本应在10分钟内就该解决的问题,他却整整耗费了1天时间。
当晚,袁祖成辗转难眠,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第二天,他主动请缨,带领攻关小组昼夜加班,研究提升新型火炮的维修技能。他们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梳理撰写了近10万字的火炮检修及故障诊断经验笔记。





2019年,闽南某地域,一场对抗演习激战正酣,一辆装甲指挥车上的某新型通信装备忽然出现故障。伴随保障的维修人员几经排查,依然无法找到故障原因。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时,三级军士长余小东火速赶来,一番“望、闻、问、切”后,判定故障所在,掏出工具展开维修,装备很快恢复性能,继续投入战斗。
近年来,余小东先后完成200余台装备车辆的维修任务,排除故障数千次;在重大演习保障任务中,他带领通信维修班组随时候命,一次次为保障官兵圆满完成任务立下汗马功劳。
“汽修大拿”耿乙刚、“电气技师”冯美琪、“制配专家”郑成飞……在该旅,这些装备维修老兵都享有盛名。他们牢牢铆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奋战在部队演训一线,以精湛的专业技能为提升部队战斗力贡献力量,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编辑/刘 妍 学员 罗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