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壮歌 彪炳史册

——致敬“七一勋章”获得者

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同“七一勋章”获得者合影。(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6月2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

习近平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在这次被授予“七一勋章”的功勋模范人物中,有一部分是现役军人、民兵或退役军人。他们有的是著名战斗功臣,为了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视死如归、浴血奋战;有的是卫国戍边英雄,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英勇作战、宁死不屈;有的是老一辈民兵,为了建设国家初心不改、本色不变。他们以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以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用生命践行使命,赢得了全党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此,让我们将镜头对准他们,讲述他们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展现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激励广大官兵进一步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新华社发)
 
 
 
 
 
 
 
渡江英雄马毛姐——我会永远跟党走

撰文/王 勇 徐 鹏

 

1935年,马毛姐出生在安徽无为县一个小渔村,在家中排行第三,大家都叫她“三姐”。她八九岁时就学会划船,帮父亲打鱼维持生计。当时,渔霸横行乡里,乡亲们苦不堪言。后来,父亲被抓去当壮丁,家中无以为生,母亲无奈将“三姐”送到一户人家当童养媳。直到1949年初无为县解放,“三姐”才结束童养媳的生活。

从此,“三姐”就牢牢记住: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
 
马毛姐(左二)与当年的姐妹们话家常。(摄影/郑 远)
 
马毛姐在家乡安徽省无为市刘渡镇马坝村,给学生们讲述当年的战斗经历。(摄影/郑 远)
 

1949年4月,毛主席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令。14岁的“三姐”和哥哥报名支前,划着自家渔船加入突击队伍。

渔船在夜色掩护下直奔江心而去,突然遭到敌枪炮阻击,子弹打烂了船篷,“三姐”的右臂也被击中。她强忍伤痛,和哥哥冒着枪林弹雨拼尽全力往江对岸划去。

临到岸边,暗堡中的机枪吐出火舌。“三姐”为突击队员带路,迂回炸毁暗堡,扫清了“拦路虎”。之后,她又返回,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陆。战役结束后,作为参加渡江战役中年龄最小的船工,“三姐”被授予“一等渡江功臣”和“支前模范”荣誉称号,她家的渔船也被称为“渡江第一船”。

 

马毛姐佩戴“七一勋章”,内心激动万分。(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 贺)
 
上图:马毛姐送解放军渡江时所穿的打满补丁的棉袄,现被安徽博物院收藏。下图:马毛姐讲述渡江战役的经历。(摄影/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1951年9月20日,“三姐”受邀进京参加国庆庆典,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得知“三姐”没有大名时,毛主席说,你是我们的小英雄,没有名字怎么行呢?我给你取一个,你姓马,我姓毛,你就叫“马毛姐”吧!临行前,毛主席找人为马毛姐做了两套衣服,还送给她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8个大字。

从此,渡江功臣“马毛姐”的名字便闻名天下。

马毛姐后来就读于安徽省炳辉烈士子女学校和干部速成中学,毕业后分配到合肥工作。几十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她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1990年,马毛姐退休,从此走上义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之路。

如今,每当提起渡江战役,86岁高龄的马毛姐都满怀深情。她说,渡江战役中,每名解放军战士身后,至少站着10位支前群众。人民群众是解放军飞渡长江的翅膀,我党我军得民心、一定胜。我会永远跟党走!

 

 

 

为国护海模范王书茂 ——

守好“祖宗海”当好“排头兵”

撰文/特约记者 胡耀中

 

潭门镇,位于海南省琼海市东部沿海。自古以来,潭门渔民就在南海渔猎,“祖宗海”是渔民们对南海亲切的称谓。

1956年,王书茂出生于潭门镇潭门村一个普通渔民家庭。他18岁时就开始跟随父辈闯海,不仅掌握娴熟的开船、潜水、捕鱼技能,还十分熟悉海情海况,成为当地捕鱼致富的领头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爱国爱海的潭门渔民积极踊跃地加入民兵连,投身南海维权斗争、南沙岛礁建设。1985年,潭门海上民兵连建立,自那天起,王书茂便将守好“祖宗海”作为毕生使命。

王书茂说:“守好‘祖宗海’是我们的本分。”1996年的一天,正在捕鱼的王书茂发现某国人员欲侵犯某无人岛礁,他带领渔民,坚守岛礁7天7夜。就是在那年,王书茂火线入党。

 

“七一勋章”获得者王书茂。
 
王书茂肖像。(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 贺)
 
王书茂(左二)组织民兵训练。(摄影/宋国强)
 
王书茂(右二)在渔船上与渔民交流。(摄影/宋国强)
 
6月15日,王书茂在自家渔船上。(摄影/新华社记者 郭 程)
 

2014年5月,王书茂率领民兵连10艘渔船、200多名民兵骨干,守护我钻井平台,有力地维护了南海主权不受侵犯。

“永远红心向党。”王书茂说,“作为一名党员,‘为国护海’4个字,已深深刻在我心中。”

多年的行船历程中,王书茂带领渔民抵御台风120多场,救援渔民600多人次,并参加多项海上项目建设,尽最大努力保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各级好评。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强化,王书茂又有了一项新使命:带着渔民转型发展。2017年11月,海南省首个休闲渔业试点项目落地潭门。为响应号召,王书茂带头出租自己的2艘渔船,还鼓励潭门渔民以渔船入股方式加入,参与休闲渔业发展。

如今,王书茂已经65岁,出海的时间少了,工作的劲头却丝毫未减。今年4月,王书茂被推选为新一任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更感责任重大。他说:“我们要认真按照党的政策为群众办事,党员要带动群众继续耕好祖宗留下来的‘责任田’,守护祖国南大门。”

 

 

 

“二级战斗英雄”王占山——

为党百战铠甲红

摄影并撰文/李光辉 特约记者 魏联军 戴丹华

 

1948年8月,吉林松原吴家窝堡村,东北野战军24师71团7连为参加辽沈战役而紧张备战。这天上午,入伍刚1年的王占山在指导员马占海的引领下,进行了简单的入党宣誓仪式。战争年代,一切从简。现场虽然连党旗都没有挂,但从那一刻起,党的旗帜始终飘扬在他的心头。

1949年1月15日,王占山所在连队奉命夺取国民党派重兵把守的金汤桥。战斗打响,冲在最前面的指导员马占海中弹。

那个把自己“领进党的大门”的人牺牲了!王占山心如刀绞。他和几名突击队员迂回到敌人眼皮底下,接连炸掉碉堡,将红旗插在金汤桥上。

此役,连队损失惨重。军领导在阵地上将连队命名为“金汤桥连”,并与幸存的24名官兵合影。照片上的掌旗者,就是王占山。

枪在肩、刀在腰的王占山,遇到强敌毫不胆怯。

 

“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占山。
 
王占山肖像。(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 贺)
 
王占山(中)给河南省安阳市三官庙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讲战斗故事。
 
王占山(中)给河南省军区安阳干休所官兵和文职人员讲党课。
 

1953年7月,时任志愿军第54军135师404团7连3排排长的王占山参加了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战斗极其惨烈,王占山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4天4夜,打退敌人38次进攻,歼敌400余人。待兄弟连队前来换防时,全连仅剩下不到10人,且都身负重伤。王占山昏迷了4天,才脱离生命危险。战后,王占山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王占山跟随部队一路南征北战,先后参加各类重大战役战斗40余次、负伤38处,用赫赫战功升华着“报党恩”的朴素感情。和平年代,他敢于同不正之风做斗争,匡正家风、严于律己,从不向组织伸手,从不让家人搞特殊化。他说:“入党仪式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党员就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离休后,王占山应邀担任1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深入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作革命传统报告数百场,捐款资助多名学生。

“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历尽沧桑,初心不改——这,正是对王占山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

 

 

 

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孙景坤——

英雄无言,初心如磐

撰文/王 晓 范奇飞 特约记者 鲍明建

 

97岁的老兵孙景坤,每天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那件挂在床头的旧军装。军装上缀着的勋章熠熠生辉,默默述说着英雄的烽火往事。

1948年1月,辽宁省安东市(今丹东市)山城村农会副主席孙景坤新婚不到1周,便带头报名参军,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3纵队8师24团7连的一名机枪手。此后,他参加了辽沈、平津、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等战役。战斗中,孙景坤数次负伤,在战火中光荣入党。

朝鲜战争爆发后,孙景坤所在部队急赴安东,等待调遣。部队驻地离孙景坤家不远,但在部队待命的40天里,他从未提过探家的要求。

1950年10月,孙景坤跟随志愿军40军119师357团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不久后,部队在龙水洞地区与敌展开激战,孙景坤腿部负伤,被送回祖国治疗。

伤还没好利索,孙景坤就带着“死也要死在前线”的决心,搭乘运送物资的军列,第二次跨过鸭绿江。没想到出师不利,军列在途中遭到敌机轰炸。车翻了,他只能再次回国寻求帮助。

“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
 
抗美援朝老战士孙景坤。(摄影/刘海东)
 
孙景坤在家中。(摄影/新华社记者 杨 青)
 
孙景坤在丹东光荣院休养。(新华社发)
 
孙景坤最珍视军装和军功章。(摄影/记者 肖 晔)
 

当得知他所在的团正向砥平里地域集结时,孙景坤立即搭乘军列第三次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

1952年10月26日黄昏,孙景坤所在团与敌激战2个多小时,占领了具有战略意义的161高地。次日,敌军向高地发起猛攻,击退敌人多次反扑后,阵地上仅剩下几人。紧要关头,7连副排长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冲过多道封锁线火速增援。战斗从中午打到凌晨,他们击退敌人6次进攻,最终守住了高地。孙景坤因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孙景坤复员回到家乡务农。他对自己的功绩闭口不谈,也甚少讲起往事。劳动积极的孙景坤很快成为村里生产一队的队长。此后的20多年间,他组织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发展粮食生产、修建堤坝,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孙景坤身上有20多处伤疤,小腿里的弹片至今未能取出,长年的胃病折磨让他如今只能喝些流食。有人说他除了奖章和伤疤外,什么都没有,太吃亏了。孙景坤却说:“上阵杀敌是我的义务,记功只是对我的鼓励,不是我向党伸手要待遇的本钱。”

7月1日,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参加“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的孙景坤,在病房内观看了直播,他对身边的家人反复说:“珍惜荣誉、发扬成绩,要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去。”

 

 

 

“马背院士”吴天一 ——

把根扎在青藏高原

撰文/新华社记者 央秀达珍 卢东方

 

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岁的老人带领医学团队,常年在天路上跋涉。50多年来,他推动我国高原医学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跨越,以漫长艰辛的不懈奋斗,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吴天一怀着报国之志投身军营,由于文化底子好,一入伍便被分配至中国医科大学学习。

1957年,吴天一与妻子一起加入志愿军,来到位于平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12医院。在那里,因为防治疫情得力,他荣立三等功。

1958年随部队回撤到青海后,为响应当时“大练兵”号召,吴天一被分配至某骑兵连。在那里,吴天一踏踏实实地接受基层磨练,被评为“五好战士”。这段经历,为他之后常年在高原“骑马问诊”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 。
 
“马背院士”吴天一。(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 贺)
 
吴天一(前)在青海西宁的实验室内和学生讨论研究课题。(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吴天一(右二)在青海西宁的实验室内指导学生。(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20世纪50年代末,大批青年怀着梦想,来到青海建设高原。由于缺乏高原病防治常识,很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相继病倒甚至献出了生命。吴天一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当时高原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尚属空白,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高原病!”

1978年,吴天一与同事创建了全国第一家高原医学研究所。为尽快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他走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高海拔地区,为数万名牧民群众诊治,整理了大量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

吴天一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做了系统研究。他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作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的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

全身14处骨折,双眼白内障,耳朵鼓膜被击穿……年迈的吴天一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仍深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自己的事业。“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研究的根,是我生命的根,高原医学研究是我一生的追求。未来日子里,我要继续带好团队,培养好接班人,为保障高原人民和官兵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他说。

 

 

 

“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

慷慨为国死 终令汗竹香

撰文/记者 王天益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加勒万河谷,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的一线——

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在那场回击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蓄意挑起事端的斗争中,我边防官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3岁的营长陈红军,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如今,恢复了平静的加勒万河谷,河水缓缓流淌,群山沉静肃穆。

然而,每当望见“大好河山,寸土不让”8个大字时,中士何生盼还是忍不住会想起营长陈红军,想起那个冲锋在前的背影。那天傍晚,陈红军从指挥所匆匆跑回来,边跑边喊:“所有人备勤,准备登车!”

“那段路,感觉车都快飞起来了!”中士何俊发现,营长从来没有这么着急过,“后来,道路不通,他就带头蹚河,不顾近5000米的海拔跑着往前冲。”

在战斗最激烈时刻,上等兵杨旭东亲眼看到——面对外军人多势众、咄咄逼人的态势,陈红军一边冲锋一边大声喊:“党员干部跟我顶在最前面,义务兵往后靠……”

“七一勋章”获得者陈红军。
 
“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生前留影。(摄影/何生盼)
 
某边防团官兵举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立下“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铮铮誓言。(摄影/郑晓林)
 
“忠诚”戍边石,见证了陈红军和他的战友们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摄影/陈 伟)
 
陈红军生前在组织装甲车训练。(摄影/李俊磊)
 

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与共。那场战斗中,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

“我要把你们安全地带上去,也要把你们一个不少地带下来!”出发时陈红军打着手电,站在风雪中郑重承诺。

“说好了要一个不少地回来,结果他自己却没兑现承诺……” 陈红军在祖国的西部边境线上洒尽热血,将自己的军旅生涯永远定格在了第11年。

2009年,从地方大学毕业的陈红军选择走进火热军营。走上高原是因为理想,留在高原则考验信念。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胸怀“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肩负“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勇敢担当,陈红军坚守着无数边防军人用生命筑起的精神高地,扎根奉献奋战在边防斗争一线。

11年军旅生涯,赤胆忠诚皆为祖国。陈红军经过多个岗位历练,在每个岗位都拼尽全力、表现出色。在他的带领下,机步营改制不到2年便形成作战能力,先后被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装备管理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那场战斗之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一股“学英雄、当英雄”的热潮涌动在喀喇昆仑高原。

 

 

 

“高原最美格桑花”卓嘎——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摄影并撰文/特约记者 晏 良 李国涛

 

33年前,年轻的藏族姑娘卓嘎从父亲桑杰曲巴手中接过背包,扛起西藏隆子县玉麦乡乡长的担子,踏上为国巡边的道路。每当仰望雪山,她的眼前就浮现起父亲亲手缝制的那面五星红旗,耳边响起父亲告诉她的那句话: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玉麦自然环境恶劣,不产玉,也不产麦子,每一粒粮食都需要从山外运进。随着山外的生活越来越好,乡民纷纷内迁。卓嘎和妹妹央宗曾哀求父亲离开这个苦寒之地,桑杰曲巴却告诉她们:“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地方就没人守护了。”

“只有人在,家才能看好,土地才能守住。”姐妹俩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间。1996年7月,卓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桑杰曲巴去世,卓嘎和央宗循着父亲走过的路继续放牧戍边。

 

“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
 
卓嘎被授予“七一勋章”。(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官兵与卓嘎交流戍边情况。
 
卓嘎(前)和妹妹央宗同官兵一起巡逻。
 
卓嘎(右)给女儿巴桑卓嘎讲述她为国守边的故事。(摄影/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巡逻路上,卓嘎(前排右三)和军地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那一年,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一支戍边小分队翻山越岭进驻玉麦。卓嘎与乡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捧洁白的哈达,像对待亲人一样迎接“金珠玛米”。此后,乡民们与“金珠玛米”的情缘如玉麦河水,连绵不绝。

2017年10月28日,习主席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希望她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品读信中的一字一句,卓嘎热血沸腾,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跟着解放军放牧戍边的决心。

沐浴着党的春风,如今玉麦已建成西藏自治区“幸福美丽边境小康示范乡”,通了水、电、路,学校、卫生院、室内运动场一应俱全,卓嘎和乡民们也搬进了装配式结构的藏式民居。

玉麦初夏,雨水的滋润绿了青草,肥了牛羊。玉麦山谷间,党旗与国旗两抹红色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鲜艳。

“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步履有些蹒跚的卓嘎又赶着牛群上了山,在她心里,放牧就是巡边。

 

 

 

“活着的烈士”柴云振——

为国不惧死 深藏功与名

摄影并撰文/金青禾 记者 杨明月 通讯员 方 超

 

7月3日11时,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翔凤大道上人潮涌动,群众手举国旗,欢迎“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的家人载誉归来。此情此景,令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不禁流下热泪:“父亲虽已去世,但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

1951年,柴云振随部队入朝作战。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作为班长,带领全班仅剩的3名战士直插敌群,连续夺占3个阵地。在与敌人的殊死肉搏中,柴云振右手食指被敌人咬断,全身24处受伤,当场昏死过去。战斗结束后,柴云振被送到战地医院,后又被转送到位于内蒙古包头的后方医院治疗。从此,他与原部队失去联系。

战后,柴云振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只是,这份荣誉无人前来领受。部队曾多次派人查找柴云振的下落,因种种原因无果,很多人以为他可能已经牺牲。

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战友们高喊着“向柴云振学习!”“为柴云振报仇!”的口号,在阵地上与敌人激战。柴云振所在的八连,官兵浴血奋战43天,坚守坑道14昼夜,荣立集体特等功,被誉为“上甘岭特功八连”。

柴云振对此一无所知。伤愈出院后,柴云振带着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回到家乡岳池县大佛乡(现罗渡镇),从此当起了农民,一当就是33年。他先后担任过乡长、农业合作社社长等职务,一直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
 
柴云振生前在作报告。
 
当了33年农民的柴云振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得到应有的尊崇。
 
柴云振生前为即将启程奔赴军营的新兵讲述战斗故事。
 

老部队一直没有忘记战斗英雄柴云振。1984年,老部队获得线索,柴云振可能在四川,于是便在《四川日报》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这则启事被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看到,确定父亲就是部队要找的人。

经家人再三劝说,柴云振带着复员证和残废军人证,与儿子一同前往老部队驻地。经过战友孙洪发、董贵成确认,并依靠“断指”和“24道口子”等细节,证实了柴云振的身份。

1985年10月,柴云振作为战斗英雄代表团成员赴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被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在朝鲜军事博物馆参观时,他看到自己的“遗像”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遗像并排摆放。征得朝方同意后,他亲手把自己的“遗像”带回了家。

离休后,柴云振被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先后为群众利益提交了200多份提案议案和意见建议。柴云振还经常到机关、学校、工厂作爱国主义报告,教育年轻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018年12月26日,93岁的柴云振走完了光荣的一生。2021年7月6日,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郑重地将“七一勋章”摆放在了柴云振的墓碑前。

 

 

 

战斗英雄郭瑞祥——

百年足迹,丈量初心

摄影并撰文/新华社记者 梅世雄 刘 敏

 

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101岁的郭瑞祥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作为军人,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57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奖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16岁就投身革命的郭瑞祥,1937年3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戎马生涯几十年,他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参加大小战役战斗10余次,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为革命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七七事变爆发后,郭瑞祥担任地下工作者,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为我军收集了大量情报。他积极在群众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队伍,还在1939年组织带领40余人光荣参军。渡江战役后,郭瑞祥所在部队西进贵州,开展剿匪战斗。1950年初,他负责对起义部队进行教育,宣传党的政策及我军的方针,在随时可能发生反叛暴动的情况下,完成了对官兵的改造,并很快把他们分编到解放军部队,充实了我军力量。

 

“七一勋章”获得者郭瑞祥。
 
郭瑞祥始终坚持理论学习。
 
1950年,郭瑞祥在贵州工作时期留影。(资料)
 
郭瑞祥获得“七一勋章”。(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离休多年,郭瑞祥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的作风。上世纪50年代部队发的一双皮鞋,他至今还穿着。平时,衣服破了就自己缝缝补补,再接着穿。女儿给买的羊毛衫,他穿了10多年,袖子破洞了就剪掉袖子改成背心继续穿。他的6个子女中,有5个曾参军入伍,转业、复员到地方后成为工人,两个儿子下岗后也都自谋职业。郭瑞祥给儿孙们立下一条家训:永远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

离休之后,郭瑞祥仍坚持理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放在书柜最显眼处。他认为只有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才能在政治上跟紧时代的步伐。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郭瑞祥晚饭后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从报纸关注到的新闻和照片,他都工工整整地剪下来,贴在一起。

在党84年,郭瑞祥非常珍惜党组织给的各种荣誉。闲暇时,郭瑞祥常把获得的奖章、勋章拿出来擦拭。“我要时刻擦拭共产党员的‘初心’,不让它沾染一丝‘尘埃’。”他说。

 

 

 

边境线上的“活界碑”魏德友——

守在边防,心才安宁

撰文/郭发海 熊振翔 郝 超

 

沿着蜿蜒的牧道走进新疆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一幢用红砖砌成的房屋映入眼帘,那是魏德友和老伴刘景好的家。从这里向西8公里,就是中哈边境173号界碑。

蓝天白云下的萨尔布拉克草原辽阔壮美。然而,这里也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必经之路。每到冬季便狂风大作,积雪深达1米;到了夏天,草原上蚊虫肆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作为护边员的魏德友坚守了整整57年,巡边20多万公里,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1964年,在原北京军区某部服役的魏德友与30多名战友响应国家号召,脱下军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二连。1982年,魏德友所在连队解散,其他人陆续撤离,他主动留了下来,成为新疆塔城军分区额敏河边防连的一名护边员。

 

“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
 
塔城边境管理支队吉也克边境派出所民警来到草原,向魏德友(左一)了解边境情况。(摄影/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魏德友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放牧巡边。(摄影/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魏德友被授予“七一勋章”。(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每次放牧巡边,魏德友都特别警惕,一边赶着羊,一边协助边防官兵盯着边境线上的情况。他常说:“边境无小事,一头牲畜越界都不行。”

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顶风前进、不时被野狼跟随、突遇暴风雪迷失方向被困5个多小时……巡边路上险情不断,魏德友却始终没有退却,“再苦再难,我们到这儿来,就是要守这个地方。只要我还能动,就要在这里一直守下去。”

1983年6月,魏德友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二连党支部被撤并,魏德友有时托人代交党费,有时亲自到30公里外的团部去交,从没少交一分钱党费。有时因故没过上组织生活,他就到边防连与官兵一起学习。在他看来,“作为党员,就得时刻听到党的声音,知道党要让我们干什么”。

随着年岁越来越大,魏德友一度担心,万一哪天走不动了,谁来接他的班?让他欣慰的是,二女儿魏萍辞去了在山东的工作,回到萨尔布拉克草原,也当上了一名护边员。

胸前挂着收音机,手上拎着望远镜,81岁的魏德友迎着朝阳又踏上了巡边路。尽管脚下的每一寸草地、远处的每一道山脊都刻在魏德友心里,但他还是认真细致观察,不放过边境线上的任何风吹草动。

 

 

编辑/刘欣欣 高采薇 马丽娜 肖 晔 学员 罗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