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争当“刀尖子” 个个练成“小老虎”

——陆军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二连官兵争当“郭兴福传人”纪实

撰文/吴思哲 吴建强 吴晨伟 摄影/赵庶民 刘自华

 

【连队名片】

陆军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二连是“郭兴福教学法”发源地。“郭兴福教学法”科学回答了战争时期向和平时期转变过程中怎样在练兵中学会打仗的问题。60年来,“郭兴福教学法”始终保持着强大生命力。该连不断赋予“郭兴福教学法”新内涵,始终着眼打仗建连队、瞄准打赢砺精兵,锻造全面过硬的“刀尖子”。建连至今,该连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二等功14次、三等功13次。党的十八大以来,连队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被东部战区陆军表彰为“战区陆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大项演训前,连队组织官兵在“郭兴福雕像”前宣誓。
连队官兵在演习中参与“斩首行动”。
指导员解德鲁为官兵讲述连队光荣历史。
对抗演习中,官兵勇猛冲锋。
 

训练一线,仿佛置身真实战场;一招一式,处处带着敌情战味……1961年,镇江高骊山下,一堂由郭兴福组织的示范教学课得到叶剑英等军委领导的赞扬,随后“郭兴福教学法”被全军推广。

“训练就是打仗。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60年斗转星移,新时代练兵场上,陆军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二连官兵始终传承发扬“郭兴福教学法”,以实战标准衡量每一个动作、练实每一个招式,大力叫响“连队争当刀尖子,个个练成小老虎”的口号,锻造一支能打胜仗的连队。

“在二连,训练场上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要用实战标准来对表。”连长欧阳新哲说,郭兴福老前辈在60年前就指出,平时对战士的缺点姑息迁就,不是爱而是害;等到打起仗来,就会因为本领不过硬而不能完成作战任务。

 

在野外陌生地域,连队开展某新型反坦克火箭实弹射击训练。
进攻演练中,连长欧阳新哲进行兵力部署。
海训期间,连队官兵开展登岛进攻训练。
 

在二连连史上,记录着这样一场战斗——1940年10月,关家垴攻坚战打响,时任营长安仲琨带领官兵与敌人在纵深不足50米的狭小地段展开白刃战。二连官兵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刺,刺刀折断了就用枪托砸,武器损坏了就用牙齿咬,经历5个小时的惨烈战斗,最终夺得胜利。

在连队历史上,这样的战例不胜枚举。如何激发官兵血性虎气,“郭兴福教学法”给出答案:不畏强敌,血战到底。新时代二连官兵始终铭记先烈用鲜血铸就的“敢打敢拼、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不断锤炼血性虎气。

兵在险中练,刀在石上磨。该连坚持让官兵在真难严实环境中接受锤炼,通过常态化构设险局、难局、危局,把官兵推到一线练谋略、练指挥、练战术、练胆魄。如今,实战化标准已经贯彻到官兵训练的细节末端:障碍场上,设置的低桩铁丝网延长15米、刺线比标准高度降低3厘米;战术训练中,连队专挑沙石地与泥水潭展开;实弹射击时,全程穿插多种“敌情”增加考核难度……同时,连队还结合实兵对抗演习,采取任务互换、阵地转换、战位轮换等方式,让班排长轮番打头阵、当先锋,实现“人人过硬”。

 

磨砺侦察“尖刀”。
实兵对抗演习在近似实战环境中锤炼官兵作战能力。
增加训练难度,砥砺官兵血性胆气,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战场环境越真实,越能锤炼官兵的实战能力。”连长欧阳新哲刚上任后,发现连队不少骨干在教学组训时,设定的教学条件与实战要求出入较大。“既然兵棋系统可以应用在首长机关训练,为什么不能用到分队教学组训中?”欧阳新哲说干就干,立即着手在连队教学组训中推广运用兵棋系统,先后探索出20余套新战法,有效提高了连队实战能力。此外,他还依托“VR”训练系统,组织官兵开展沉浸式射击训练,全连官兵的射击课目成绩均达到良好以上。

翻开连队“人才簿”,历任连队主官100%是“郭兴福式”教练员,多人被集团军以上单位表彰为优秀“四会”教练员。今年5月,连队官兵在旅创破纪录比武活动中,个个叫响“看我的”,刷新多项训练纪录。

 

 

编辑/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