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为训练加油助力

——联勤保障部队某大队打造“智慧训练场”提升训练质效实录

摄影并撰文/上官明 张开山 特约记者 汪学潮

夏日,联勤保障部队某大队下达了体能考核的通知。下午4点刚过,官兵就开始出现在营区训练场,准备进行3000米跑考核。热身、训练、考核紧张有序,但却不见组训和监考人员。眼前情景,令外出学习刚回营的战士刘畅深感惊奇。

 

“智慧教员”助力官兵科学训练。
战士训练考核前进行指纹录入认证。
 

战友高玉豪为刘畅解疑:“前不久,大队建成了‘智慧训练场’,训练考核实现智能化,只要在指纹认证系统‘打卡’,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主训练或考核了!”

热身过后,刘畅在高玉豪的带领下,开始体验 “智能+”给军营训练和生活带来的新变化。高玉豪熟练地将系统认证过的移动监测手环戴在手腕上,输入指纹后,根据系统提示触屏点击“训练”按钮。当他跨过3000米起跑线时,矗立在跑道一侧的电子屏幕上便开始显示里程、用时、配速等信息,实时提示官兵科学调配体力和速度。

 

在“智慧考官”的监考下,官兵自主进行仰卧起坐项目考核。
官兵戴着智能手环,在“智慧训练场”自主进行3000米训练考核。
官兵利用智能体型测量系统测量体脂率。
 

在仰卧起坐训练场,刘畅见识了“智能考官”那双“识骨眼”的厉害。参与系统研发设计的该大队高级工程师刘延春解释说,“识骨眼”就是“骨骼识别”。其原理是以机器视觉技术结合数字相机,对出现在画面中人的各关节点予以标记,并将各点之间两两相连,用线段标识人体骨骼状态。研发训练考核系统时,将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曲臂悬垂等动作标准中各关节应到达的位置进行标识,如果动作不到位,监控就捕捉不到,系统就不会自动记录成绩,真正做到“铁面无私”。

“智慧训练场”为部队组训和考核插上了智能化翅膀,在其助力下,官兵训练热情高涨,体能训练成绩得到明显提升。

 

 

编辑/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