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柴永祥 李召龙 赵文博 何宏伟 特约记者 岳小林
“我俩本来关系挺好,今天不知为啥失控,竟然因为一个水杯吵起来……”初冬,某野外驻训地帐篷外,火箭军某旅综合保障营战士周凯利红着脸,向指导员余勇诉说早晨和同班战友吵架的经过。




该旅卫生科科长储勤遥分析,部队从温暖舒适的营区进驻野外营地,生活条件艰苦、野外环境陌生、蓝军“袭扰”步步紧逼……种种因素导致官兵心理压力增大,加之部分官兵面临家庭变故、感情受挫等情况,容易产生心理波动,应当及时进行心理介入干预,帮助官兵排解不良情绪,为官兵健康成长、圆满完成训练任务提供保障。
为此,该旅大力提升战时心理服务工作质效,在执行任务间隙多措并举,抓预防、抓疏导。旅卫生队依托心理测评软件,科学分析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运用心理行为训练器械器材,组织开展心理行为训练,锤炼官兵意志品质,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他们还邀请专家现地指导,通过心理访谈、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后送治疗等方法,帮助官兵快速恢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服务工作,人才、设施是重要支撑。”该旅保障部部长梁祯介绍,为整合人才资源,他们以建强“旅—营—连”三级应激处置力量为抓手,卫生队队长、心理医生、卫生员组成旅直属应激处置力量,平时负责骨干教育训练和培训,战时负责应激评估、情感宣泄、药物治疗等工作;卫生队军医和卫生员组成专业救护组,平时负责战斗应激处置相关知识学习及技能培训,战时直接配属各发射营,负责应激性伤员前接后送、战斗应激的检伤分类、休整护理等工作;连队卫生员和心理骨干组成连救护小组,平时学习战斗应激相关常识、掌握常用处置方法,战时负责集中处置无法进行自我调控的应激个体。此外,该旅立足野外驻训现有条件,在综合保障群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在各发射营宿营地设立心理宣泄角,通过保障专业器材配套,提升心理服务工作质效。
卸下心理包袱,官兵轻装上阵。茫茫大漠戈壁上,该旅官兵精神抖擞,战严寒、斗风沙,驱车仗剑,一次次出击,一次次在演训任务中取得佳绩。
编辑/高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