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廖 键 朱晨耕 刘佳良
这一天,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十中队军犬班的训导员带着搜救犬来到后山的“忠犬墓”,祭奠安葬在这里的20只功勋犬。它们生前曾与官兵并肩作战,在粤港一线执行巡逻管控、维稳处突任务,立下赫赫战功。
“江天”“江松”“江南”……官兵们拂去墓碑上的尘土,轻声呼唤着这些昔日战友的名字。一座座墓碑默默矗立,如同战士挺直的身躯。
军犬班班长朱恒星在一座墓碑前默立良久,献上一朵洁白的菊花。长眠在这里的军犬,名叫江天。去年清明,朱恒星还带着它来这里扫墓,没想到3个月后,这条赫赫有名的功勋犬也长眠于此。




“江天,比利时马里努阿犬,搜爆专业,服役8年,荣立二等功一次……”军犬档案里,对于江天的记录不过寥寥数行文字,实难尽述它精彩的一生。
2008年,江天在第10期军犬培训中表现突出,初出茅庐便引人注目;2011年,执行大运会安保任务,江天表现机智神勇,在排查过程中,迅速在人群中锁定目标,死死咬住疑犯,及时排除重大隐患,和他的训导员朱小凡一同荣立了二等功。
和江天一样,安葬在这里的功勋犬都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忠诚、勇敢、机敏、善战,它们完美诠释了士兵特有的品质。
英犬已逝,精神长存。
官兵与军犬朝夕相处、甘苦与共,在同训练同战斗中早已结下深厚的友谊。 “今年的新犬已经入列。组织新训导员和新军犬一起来扫墓,就是要传承好军犬班的精神,激发官兵的血性胆气和战斗精神。” 指导员王跃昆说。
编辑/宋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