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战士“创客”的胜战梦

——记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一级上士邵宗兴

摄影并撰文/张 南 高骏峰 庞中秀

深夜,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一间操作间内,切割机切割金属产生的火花忽明忽暗。一级上士邵宗兴将元件上的凹槽与变速手柄模具进行比对,紧锁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挡位限制器”终于制作成功了。有了眼前这件小发明,既能确保车辆安全,又可保证车辆处于快速反应状态。

入伍14年,邵宗兴相继取得“精确校靶系统”“多功能扳手”“身管固定器”等13项发明成果,每一项都是以问题为导向,向战发力。

2014年夏天,该旅首次组织微光条件下实弹射击考核。由于火箭筒搭配的微光夜视仪只能对目标进行概略测距,结果不少官兵的射击成绩不太理想。

 

邵宗兴在调试自己研制的“火箭筒夜间射击架”。
邵宗兴瞄准实战钻研创新。
邵宗兴(前)和战友进行排战术训练。
邵宗兴(左一)向战友介绍自己的发明成果。
 

那一夜,邵宗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火箭筒夜间射击测距难题的办法。

从此,邵宗兴努力学习装备知识,吃透十几本教材,对装备的构造、性能了如指掌。为了让射击架与火箭筒完美啮合,他利用一把游标卡尺,通过反复打磨测试,造出了让厂家师傅都赞叹的高精度零件。

再次走上考核场,邵宗兴带着他发明的“火箭筒夜间射击架”第一个进行射击。3发炮弹炸响后,观察所传来捷报:“三发三中,两弹一孔!”最终,凭借邵宗兴的这项发明,全连夜间射击成绩大幅提高。

常年和作业台打交道,与油污作伴,邵宗兴的双手变得干枯粗糙,指关节也出现了变形。然而,在他看来,这正是一名士兵思战研战的荣誉奖章。

 

 

编辑/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