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军征程上奋斗前行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录

 

奋斗成就伟大事业,奋斗彰显军人风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官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苦干实干,勇于攻坚克难,取得一个个辉煌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标兵模范。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2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他们牢记初心使命、担当强军重任,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充分反映了人民军队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赤胆忠诚,是全军官兵学习的榜样。

在此,我们讲述这12位战友的奋斗故事,激励广大官兵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把新时代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 者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某局参谋 张泽斌——

紧盯战争之变能参善谋

撰文/记者 康子湛 彭冰洁 通讯员 胡安东 摄影/汪 飞

 

担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某局参谋以来,张泽斌始终有种本领恐慌感。

10年前,初到军委机关任职,张泽斌倍感压力。工作往来的上下各级单位众多,自己的战位连接着陆地、空天、海洋各大演兵场,每一次标图、每一处落笔都关系到千军万马。

参与演习筹划,张泽斌大开眼界。着眼未来战争新形态,突出信息化战争背景,加强网络和空天力量运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成为重中之重。张泽斌意识到,唯有不断强化战略思维和能力素养,才能练就穿透未来战场迷雾的慧眼。

张泽斌加强军事理论研究,不断提升“谋”的水平——无论将校军官,还是专家学者,只要其工作与作战训练有关,他总是找机会请教;每当有国际重大安全事件、重大军事行动发生,他总是第一时间开展分析研究。

翻看张泽斌近年发表的军事理论研究论文和报告,一条从协同到联合、从有形战场到无形战场的军事研究脉络清晰呈现,视野越来越宽广,主题越来越聚焦。他的许多军事理论研究成果在工作中得到了实践检验。

仰望星空,离不开脚踏实地。一次演习中,张泽斌负责重要任务。意外情况出现,他连夜逐个重新设置。

 

张泽斌近照。
张泽斌在授课。
 张泽斌在分析演习数据。

 

“一名合格的军委机关参谋既要思维超前、视野开阔,更要踩实战役战术执行力的基点。”走下演习场,张泽斌沉下心来反思总结。此后,他更加注重对各军种作战力量、行动模式等情况的熟悉与掌握。

“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设置险局、难局、危局,加快提升部队战场决策和指挥能力,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克敌制胜。”一次重大演习筹备中,张泽斌引用最新军情研究成果提出从难从新进行战局布势,得到导演部认可。演习中,红蓝双方频频使出“电磁新招”,各类新质作战力量和新作战模式倒逼部队创新战法,演训取得可喜成果。

这些年,瞄准“设计未来战争、打赢未来战争”的目标,张泽斌和战友们一起,在演训模式创新之路上不断攀登。他总结近年来组训的经验做法,研究提出一套“指挥+实兵”的对抗训练新模式,不仅在演练活动中得到实践运用,而且牵引带动了战区、军兵种、部队等各层次各领域的训练。

瞭望未来,张泽斌敏锐地意识到,传统模式已无法释放出战斗力体系的最大效能。“必须向科技要战斗力!”他与战友瞄准未来战场,将工程化、网络化、模拟化、对抗化等先进训练方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引入演训实践,着力打造推动部队训练体系转型的“助推器”。

子夜,办公楼仍灯火通明,在灯光映照下,写着“忠诚、谋战、联合、守正”几个大字的标语格外醒目。刚打完一场“硬仗”,张泽斌和战友们向军事理论研究的高地发起新的冲锋……

 

 

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某局处长 王道彬——

在信息化战场奋楫逐浪

摄影并撰文/记者 郭丰宽 范 离 特约记者 杨晓波 通讯员 曾 涛 张忠志

 

西北演兵场,火力密织、电波纵横,一场联合战役演习激战正酣。

指挥所内,陆、空多维战场态势信息随作战进程同步生成、一网显示。一条从指挥所到任务部队、单兵及武器平台的指挥信息链路贯通始终,为联合作战指挥提供可靠支撑。

“一网打尽”诸军兵种战情态势的背后,凝聚着王道彬和战友们创新攻关的心血。作为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某局处长,王道彬始终在信息化战场奋楫逐浪。

战区成立之初,深耕信息领域多年的王道彬敏锐地意识到,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越来越扁平化,构建一个指挥员直通单兵、单平台的指挥系统是大势所趋。

系统要建成什么样子?达到何种效果?当时没有先例可循。为此,王道彬一头扎进训练场,与特战队员一起训练并组织技术人员观摩演习;和同事们废寝忘食研讨攻关,梳理相关特情。

 

王道彬(右)检测便携式监测设备状态。
王道彬近照。
王道彬在调试通信设备。
王道彬(右)赴高原边关巡检巡修通信装备,与基层战士交流。
 

经过大半年努力,攻关团队终于研制成功一套小型化、集成化的单兵综合信息系统,并投入实战化训练考核检验。

“我们指挥保障的供给侧,要与部队练兵备战的需求侧同频共振。”随着战区演训任务不断拓展,王道彬又将目光转向某信息系统升级这一课题。

王道彬带领团队日夜奋战,连续200多天与军地专家反复对接需求、设计功能、试用改进。最后,研制升级的某任务指挥信息系统,成功把以往各军兵种相对独立的专业系统整合为一,打通了指挥所到任务部队、单兵及武器平台的指挥信息链路。

战场是检验成果的试金石。在去年举行的一场联合战役演习中,依托该系统的有效支撑,指挥链路贯通空地,多军兵种末端实现精确指挥。某空中突击力量转场千余公里,直接投入战场,特战队员多路索降直插“敌”指挥阵地。

从追求联得通到实现可视化、实时化,在王道彬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今天演兵场上的“千里眼”看得更远,“顺风耳”听得更清。

“战场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多解决一个作战问题,我们离打赢就会更近一步。”使命催征,王道彬把“全时备战、随时能战、创新谋战、一击胜战”作为奋进方向,瞄准打赢目标不断探索……

 

 

北部战区某部副研究员 李新——

时刻保持冲锋姿态

摄影并撰文/梁昌倬 记者 梅世雄 刘 敏 特约记者 李祥辉

 

波峰浪谷间,他多次随舰艇参与新型导弹、舰艇试验试训任务,在远海大洋留下一道道闪光的航迹。

探索奋进中,他面对全新职能,投身全新领域、钻研全新专业,在任务规划领域闯出一条全新之路。

入伍20多年,历经多次转岗转型,北部战区某部副研究员李新始终在主战航道忘我冲锋。

2016年,李新从海军某基地转岗至北部战区某部任职。面对全新领域,李新保持昂扬的姿态,向着“主战高地”发起冲锋——

面对陌生课题,他与战友一起潜心研究,推动某专业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突破;深研理论知识,全面掌握战区各军兵种部署、武器装备性能;负责拟制联合行动规划,带领团队动态掌握各军种行动方案变化,及时调整计划;牵头完成多项重难点任务攻关,有力推动指挥保障业务融入联合作战指挥链路……

2019年,李新牵头组织某试点工作。面对“平地起高楼”的难题,李新带领团队结合实战背景展开演练,经过几个月精细打磨,率先完成试点工作,为其他单位提供了参考。

 

李新(中)在基层部队调研。
李新(左)和同事进行课题研究。
李新近照。
李新始终保持学习的习惯,瞄准主战课题潜心研究。

 

某次演训中,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多支军种部队的作战数据汇聚而来。这让李新既体会到了联合作战的威力,更感受到了创新谋战的压力。

紧跟战区主战步伐,如何更科学高效地处理海量作战数据,如何更精准地提出辅助决策建议,成为他新的冲锋方向。

李新带领团队投身某系统研制工作,往返于基层部队和科研院所之间,将千军万马化作电脑系统里的一枚枚图标,绘制出一幅幅清晰的行动计划图表。去年,该系统在全军某项竞赛中获评三等奖,探索形成的任务规划“六步法”作业流程,得到上级认可。

前不久,李新作为演练导调组成员,回到了曾经任职的海军某基地。熟悉的舰艇、熟悉的海域,在李新眼中,如今却是全新的景况。

“在海军任职时,一枚导弹发射只涉及技术流程。但站在战区的高度,一枚导弹发射的背后,是整个‘棋盘’的布局。”李新站在甲板上眺望,脑海中思绪万千。面对全新的格局、全新的挑战,李新说:“唯有时刻保持冲锋姿态,方能不负使命。”

 

 

陆军第73集团军某合成旅营长 陈松——

两栖精兵 敢打必胜

撰文/记者 赖文 李 倩 通讯员 王路加 摄影/曾冰阳 谢文剑 特约记者 张永进

 

盛夏,某海域风急浪涌。晨光熹微,陆军第73集团军某合成旅一场两栖合成营突击演练拉开帷幕。接到指令后,两栖装甲突击群驶出登陆舰展开编波航渡,在行进间变换战斗队形,向岸滩一线发起冲击。

“海上通路遭‘敌’火力封锁”“岸滩发现反登陆障碍”……面对特情,左翼突击群指挥员、营长陈松研判态势后迅速定下战斗决心。在火力支援下,两栖装甲突击群对“敌”目标实施摧毁,工兵分队火速前出扫残破障,登陆兵力梯次推进,成功控制滩头要地。

作为两栖合成营营长,从密林到山地、从浪尖到滩涂,陈松始终保持冲锋在前的姿态,把自己磨砺成强军胜战的“两栖刀锋”,把营队锻造为敢打必胜的“尖刀铁拳”。

5年前,被任命为合成营营长的陈松,真实触摸到陆军转型的脉动。

起初,面对全营10余个兵种、数十种武器装备、近百个不同专业岗位,不少官兵深感“本领恐慌”。“要想让官兵快起来,自己得先跑起来。”曾在7个不同岗位摔打磨砺的陈松,以“归零”心态,带头学习新装备新知识。

 

陈松近照。
实战化演练前,陈松(右三)部署作战任务。
装甲指挥车内,陈松(前)下达战斗命令。
陈松(右四)与技术骨干一起研究解决新装备训练难题。
 

训练中,他带头驾战车下海、进行海上实弹射击、上舰指挥装卸载,仅用1年多时间就熟练掌握18个专业和12种武器装备运用。在没有教材资料、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陈松带着专业骨干,依托训练大纲编写了多个专业教案。在他的带领下,营队战斗力稳步提升。

5年营长岗位的探索实践让陈松深切感到,现代战争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唯有融入体系练强协同、环环相扣攥指成拳,才能在未来战场上赢得先机。为把各作战要素紧紧“网”在一起,陈松推动搭建完善情报链、指控链、打击链、保障链,实现指挥模式由直线向网状转变。

联合演习中,陈松采取新型编组模式,在海空火力掩护下,带领官兵精准破障,快速贯通水际岸滩通路;红蓝对抗中,陈松活用战术,对岸滩一线及各通路地形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灵活指挥蓝方装甲车前出……

前不久,陈松再次受领参与无人平台作战运用试验攻关任务。他带领官兵克服诸多难题,探索多项实战招法,申报相关专利6项,有效提升了合成营无人平台跨海侦察、无人破障的实战能力。

 

 

海军运城舰政委 李维——

指挥战舰逐浪行

摄影并撰文/孙 飞 记者 钱晓虎 栾 铖

 

前不久,刚完成战备巡逻任务的运城舰返回军港。“副舰长,核查舵令!从态势上看,你刚才下达的口令有问题。”驾驶室内,一名上校军官仔细观察着舰艇态势和缆位情况,及时提醒年轻的副舰长操纵指挥。

这位眼神坚毅、动作干练的上校军官,是海军运城舰政委李维。

李维说,在战场上,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就是无声的命令。做好政治工作亦是如此,既要靠真理的力量,也要靠个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近年来,李维带领运城舰党委一班人沉到基层抓建设、走上战位抓训练,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立起领导干部的好样子。“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落点向演兵场聚焦、向海战场延伸,才能牵住战斗力建设的‘牛鼻子’。”李维说。

舰艇航行到哪里,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李维组织官兵在亚丁湾海域开展“看航道繁忙景象话护航使命责任”大家谈、“护航精兵”岗位竞赛等活动;在西沙海战烈士陵园敬献花篮,重温入伍誓词;在南沙赤瓜礁举办挑应战、写决心书活动……漫漫航程,成为运城舰官兵践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生动课堂。

 

李维近照。
台风季来临,李维(右二)与官兵一起研究海况。
李维激励官兵成就人生梦想。
李维(左)与官兵一起进行海图作业。
 

调整改革后,舰艇政委有了指挥席位、新的职责使命,这对李维来说也是新的挑战。“有位更要有为!”在上级组织的考核中,李维凭借过硬的能力素质脱颖而出,成为整个支队第一个全训合格的舰艇政委。

“政委常讲,带兵打仗本领欠缺是带兵人最致命的弱点,如果自己在战训中说不上话、使不上劲,就会影响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的发挥。”该舰航海长黄凯回忆说,运城舰党委组织机关政治干部参加航行值更官轮训,培养打仗型政治干部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如今,该舰已有两名政治教导员完成航行值更官理论等内容学习,并进行了大舰救生、进出港、抛锚等课目训练。

2020年1月,运城舰赴巴基斯坦参加中巴海上联演,我方翻译将李维和舰长同时作为指挥员介绍给巴方官兵。在4天演练中,面对多种特情,李维和舰长根据获取的战场信息研判态势,高效协同指挥兵力行动,让巴方人员对中国军队“双指挥员”制有了直观感受。

作为处于军事斗争准备一线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前沿的一类舰,运城舰长时间在外执行战备任务。李维通过座谈等方式问计官兵,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全舰内部关系十分密切,战斗热情持续高涨。

 

 

空军空降兵某营教导员 余海龙——

立身为旗谋打赢

摄影并撰文/张朋倍 特约记者 戚勇强 记者 李建文

 

“政治主官也是指挥员。”身为空降兵某旅教导员,余海龙深知这句话的含义与分量,更加懂得一名“党代表”在练兵备战一线应该立起什么样子。履新之初,他便给自己立下“铁规矩”——伞降训练带头跳、险重任务带头冲、训练考核带头上。

两年前,某新装备列装部队,该营被赋予新装备试训任务,上级要求尽快形成战斗力。彼时该营正处于骨干人才青黄不接阶段。余海龙清楚,新装备入列既是全新的考验,也是难得的机遇。作为营主官,他必须带头冲锋。

立身为旗谋打赢。该营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展开新装备训练的第一天,余海龙把全营官兵集合到黄继光雕塑前,带领大家庄严宣誓:“当年,革命先辈用鲜血书写不朽历史;今天,作为英雄传人,我们要用行动攻坚克难。”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搜集训练资料,邀请厂家专业人员授课,熟记装备性能参数和操作方法,成立“黄继光车组”试训探路……在余海龙的示范带动下,全营官兵士气大振,向一个个难题发起冲锋。

盛夏山区,烈日暴晒、暑气蒸腾,余海龙白天铆在战车里,身上的迷彩服被汗水浸透;到了晚上,他召集骨干一起复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那段时间,在官兵眼中,余海龙总是“最后一名”:一日三餐最后吃、休息宿营最后睡、训练结束最后撤……

 

余海龙近照。
余海龙(中)带领官兵进行战术训练。
余海龙(中)带领官兵进行识图训练。
余海龙(右二)和战士谈心。
 

检验训练成果的时刻终于到来,该营官兵早已成竹在胸。山岳丛林间,余海龙与营长带领官兵驾驭新装备穿插突进,隐蔽出击,一举攻占“敌”阵地,成功夺控要点,出色的表现赢得考核组赞许。

短暂的欣喜过后,余海龙带领官兵投入苦练。他清楚地知道,装备形成战斗力只是第一步,制胜未来战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年深秋,一场实兵演练在某地域拉开序幕。临战动员时,余海龙话语铿锵:“如果有一个架次跳伞,希望是我的架次;如果有一个人作出牺牲,希望那个人是我。今天跳伞,我给大家打头阵!”

战机起飞,很快抵达着陆场上空。舱门打开后,随着投放员一声令下,余海龙率先纵身跃出机舱。

领导带头是最有力的感召。官兵紧随其后鱼贯而出,朵朵伞花空中绽放。精准着陆后,余海龙带队立即投入战斗,圆满完成目标打击、战车突袭、装备抢修等演练任务。

多年来,余海龙始终叫响“看我的、跟我来”,立身为旗,带头组织试训,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让英雄战旗高高飘扬。

 

 

火箭军某旅一级军士长 何贤达——

“王牌号手”初心不改

摄影并撰文/刘明松 记者 邹 菲 吴飞亚 特约记者 李永飞

 

发射一营一连一排一班班长,一级军士长,一等功臣,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发射架军士指挥长……在火箭军某旅官兵口中,何贤达总是与“一”字紧密相连。

如果说编制序列上的“一”是巧合,那其他的“一”,无不见证着这名大国长剑“王牌号手”入伍2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

新兵下连时,何贤达被分到炊事班。他一边练厨艺,一边自学导弹发射专业知识。3年后,他凭借精湛的吊装技术当上了转载号手,又成功通过专业教员、发射营长、旅总师的“三堂会考”,取得当时普遍由高学历干部担任的导弹发射“一号手”资格,成为全旅第一个走上这个战位的士兵。

导弹发射“一号手”,一干就是12年。何贤达又将目标瞄准了发射架指挥长。指挥长负责把控导弹发射全流程,涉及专业范围广,综合素质要求高。经过勤学苦练,何贤达成为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发射架军士指挥长。

发射一营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是该旅组建时第一个“种子营”,何贤达则是第一批新兵。

 

何贤达近照。
何贤达(中)为战友讲解专业理论知识要点。
何贤达(左一)带领发射单元操作号手进行实装训练。
何贤达(前排中)在训练中冲锋在前。

 

作为“先锋营”的一员,何贤达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军人为战而生,我们要只争朝夕练兵备战,锻造‘大国利剑’。”

那年,该旅列装一批新装备,“先锋营”率先淬炼“新剑法”。当时,营长在外执行任务,何贤达受命担任“总教头”。

为了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那段时间,何贤达守着导弹车连轴转,指挥操作单元轮流训。一个多月后,上级组织操作能力考核,该营号手全部顺利过关。

那年红蓝对抗演练,导弹号手临时“减员”导致发射失利。何贤达苦苦思索后,探索开展装备减员操作训练。从定岗减员到随机减员,他不仅梳理出一套减员操作规程,还锤炼出具备“号手随机互换”能力的全岗操作单元,成果纳入新大纲,在部队推广。

“一个人强不是真的强,一群人强才能打胜仗。”为帮助新号手快速成长,何贤达把导弹电路图、原理图做成动画,把操作动作、技术要点录成视频,将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形象,并创新探索出不少新训法在全旅推广。

前行不辍,初心不改。担任班长21年,何贤达22次带领一班赢得比武冠军,10次获得全旅导弹发射单元考核第一名。这些年,一班为全旅输送了14名干部、20名班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尖刀班”“种子班”。

 

 

战略支援部队某旅技师 唐武祥——

“工程尖兵”赤诚依旧

摄影并撰文/师 浩 特约记者 刘国辉 记者 安普忠

 

仲夏之夜,戈壁深处机械轰鸣,战略支援部队某旅官兵正加班加点施工。

“快撤,有险情!”突然,有人大吼一声,在场官兵迅速后撤。不一会,大小碎石从作业区上方落下,狭小的空间内满是粉尘。好在疏散及时,官兵全部安全撤出。危急关头,及时发现险情并发出撤离信号的,正是该旅一级军士长唐武祥。

遭遇险情后,唐武祥第一时间与技术人员商议抢险方案,带着10名党员骨干组成抢险小组,返回作业区。没人知道下一秒是否还有落石,此时抢险无异于将自己置身生死线上。唐武祥坚定地说:“早一点排除险情,国防工程就能早一点恢复作业。”经过3天3夜奋战,抢险小组成功完成任务。

唐武祥能够在危急时刻作出精准判断,有赖于他多年与各种岩层“交手”积累的丰富经验。他常说:“作业区就是我的战场,要提前研判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唐武祥近照。
唐武祥(左)检查作业面爆破情况。
唐武祥(右二)给官兵讲解施工装备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技巧。
施工间隙,唐武祥(左二)和年轻战友交流谈心。
 

经验的获取并不轻松。在荒无人烟之地从事工程作业,不仅要习惯与沙土相伴,还须耐得住寂寞。这样的日子,唐武祥已经过了30余年。熟练掌握10余种型号装备操作和维修,改进革新30余项施工工艺,带领分队辗转戈壁荒漠,参与完成水文地质勘察等重大任务40余项……支撑他一路走来的,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勇闯新路,敢当先锋。这些年,唐武祥先后20余次担任突击队队长,与战友们合力排除险情10余次,解决施工难题上百个,成为官兵心中的“工程尖兵”。

2019年,已达最高服役年限的唐武祥,主动提交延期服役申请。这次,他的“主战场”又多了一个传经送宝的课堂。研究使用新型装备、工程作业技术指导、实践操作规范总结……战友们经常看到唐武祥白天在施工现场带教新人,夜里挑灯伏案整理笔记心得。近年来,在唐武祥的帮带下,60余名军士骨干成长为专业技术能手。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 周飞虎——

追赶时间 护佑生命

撰文/张 奎 记者 陈小菁 徐 娜 摄影/李 亮 李静轩 赵雅军

 

8月1日,这天是建军节,对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飞虎来说,与以往并无不同。交班查房,重症急救,重要会诊……高强度、快节奏,是他工作的常态。

采访这位51岁的重症医学专家,记者感受到了一个字:快。他走路快,脚步带风;说话快,下医嘱,医护人员不专注很难跟上他的节奏;反应快,当对话框内跳出一个接一个的会诊信息时,他总能快速给出解决方案。

从医这些年,周飞虎从未放慢追赶时间、护佑生命的脚步。参加援非抗击埃博拉病毒、马里爆炸案维和伤员救治,赴巴基斯坦执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医学救援任务,他以精湛医术一次次挽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书写着一名医者的仁心大爱。

2015年1月,周飞虎临危受命,随解放军总医院医疗队前往西非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中国埃博拉治疗病区收治的第一例确诊患者穆鲁巴,患有多项基础疾病,数次病危。周飞虎和战友全力救治,改善其受损脏器功能。每当穆鲁巴失去信心时,他都会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予鼓励……

在周飞虎和战友的倾力救治下,穆鲁巴康复了。出院时,穆鲁巴紧紧握着周飞虎的手说:“谢谢中国军医,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周飞虎近照。
周飞虎为患者检查病情。
2020年5月,周飞虎(左二)在巴基斯坦定点医院病房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工作。
周飞虎在科室指导年轻医生研判病情。
 

一年多后,周飞虎踏上新的征程。2016年5月,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突然遇袭,多名战士受伤。周飞虎紧急受命与战友赶赴马里,接受伤战士回家。抵达马里,周飞虎发现这项任务远比想象中艰巨。

强烈爆震导致战士们多处脏器受损,当地医疗条件简陋,救治难度大。周飞虎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仔细的临床观察,快速诊断、精准用药。20多天后,受伤的战士们度过了危险期。

在重症医学科工作19年,周飞虎参与抢救危重症患者超过1万例。他说:“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尽最大努力。在ICU这个战场,抢救生命就是白衣战士的职责。”

周飞虎深知,危重症患者最需要的是及时、科学的救治。近年来,他带领科室团队致力于建设“智慧ICU”,利用大数据实现早期预警,进行标准化治疗,大大提高救治率。

如今,重症监护病房中,智能信息采集车逐渐取代了“护士手记”,精准的数据信息随时提示患者病情变化,医生可实时接收告警信息,施救更加高效。

“医者须有爱,爱中要有光。”每逢节日,周飞虎都会收到大量祝福和感谢信息。在许多患者心中,周飞虎和科室的医护人员,就像他们的亲人,给予了他们生命的希望和最温暖的爱。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教授 平志伟——

教战研战 为战育人

撰文/邬 鹏 特约记者 闫晓强 摄影/孔繁玢

 

“练谋略、研战法、练协同不足,新质作战力量的体系支撑作用发挥不够……”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演练大厅内,一场依托兵棋系统的指挥对抗演练结束后,该学院教授平志伟从演习背景构设、战场情况设置、演习导调组织等方面,对双方攻防进行全方位评估。

“作为军队院校教员,必须时刻想着备战打仗的事,聚焦对手研战法,力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平志伟说。

2017年,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调整组建。年过半百的平志伟选择“跨界”,从熟门熟路的战术学科转到指挥学科,主攻联合作战中的指挥控制和评估这两块难啃的“硬骨头”。

教研室组建之初,人才紧缺。平志伟主动请缨,带领教学团队赴各部队走访调研,查阅军内外相关资料。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研究,他和战友们攻克一个个难关,很快拿出一套高水平的课程理论和战术想定作业教材。

 

平志伟近照。 
平志伟在查阅资料。
平志伟(中)在课间与学员交流。
 

“学员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是用来指挥部队打仗的,对待今日课堂要像对待明天战场一样认真。”授课第一天,平志伟就立下铁规矩。即使一门课已经上过很多遍,他也会针对不同授课对象,结合当前军事理论研究新成果和部队演训活动新进展,不断优化充实教材。

“为战育人,是军队院校教员的使命与价值所在。”从2013年开始,平志伟联合多位军队院校专家,探索全军院校联合作战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他们用5年时间研究搭设了纵向贯通高中初3个指挥层级,横向联结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多军种同台联教联训的教学演训平台。

从教35载,平志伟在三尺讲台上深耕细作,主持建设的课程和主编的教材,有1门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3门被列为军队优质课程,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平志伟被表彰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备战标兵个人”。

自学院调整组建以来,在平志伟和战友精心施教下,一批批能参善谋的联合参谋军官从这里走出,在战区联合指挥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在教学和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出色成绩,但在平志伟看来,“未来还有许多需要突破的隘口,为战育人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下”。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易仕和——

为国铸剑的科研先锋

摄影并撰文/顾 莹 关云飞 特约记者 张照星

 

“搞科研要紧盯国家和军队所需。”从军30余载,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易仕和始终将人生坐标锚定在为国铸剑的创新之路上。

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爆发,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强大威力,让当时还是青年学子的易仕和陷入深思:“我们国家何时能自主研制出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彼时,即将研究生毕业的他毅然决定:参军入伍,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贡献!

毕业后,易仕和来到国防科技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将研究方向聚焦高速飞行器基础创新领域。有人说,这个领域很难出成果。易仕和说:“搞科研就要啃最硬的骨头!”

 

易仕和近照。
易仕(左二)与团队成员交流 。
易仕和紧盯国家和军队所需,勇攀科研高峰,为推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作出贡献。
易仕和给研究生学员上实验课。

 

当时,一道技术难题久攻不下——高速飞行带来的高温辐射和光学畸变,如同一团迷雾笼罩着高速飞行器,使其无法“看”清目标。

易仕和带领团队一次次修改方案、一遍遍测试,结果始终不理想。一天,易仕和驾车回家,突遇大雨。汽车前挡风玻璃起雾,易仕和随手打开空调吹风。突然灵感闪现:笼罩高速飞行器的迷雾,能不能也用“风”吹走?

他立即调转车头,召集团队成员回到实验室,讨论这一突发的奇想。后来,经过细致计算和多次测试,易仕和带领团队一举攻下难关,“擦亮”了高速飞行器的“眼睛”。

“要时刻牢记我们肩负的使命!”这是易仕和对学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为早日得到实验数据,易仕和带领团队铆在实验室,加班加点搞研究。去外地出差,为节约时间,他总是选择最早的航班出发,尽量赶当天的航班返回,途中见缝插针地查阅资料、思考问题。

多年来,易仕和带领团队披荆斩棘,从基础理论到科研创新,多个项目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跨越。目前,他带领团队取得的创新成果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武器装备研制作出贡献。

如今,年过半百的易仕和依旧冲锋在科研一线。“国家和军队还有很多关键技术难题等着我们去突破。”易仕和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的脚步一定要走得更快些!

 

 

武警西藏总队某中队副小队长 杨友刚——

忠诚使命的高原卫士

摄影并撰文/蒋国语 伍富江 刘志颖 李如辉 蔡健坤 刘朱瑞 记者 杨明月

 

前不久,拉萨郊外某地,武警西藏总队某中队组织的一场狙击训练紧张进行。透过瞄准镜,狙击手仔细观察劫持“人质”的“暴恐分子”的一举一动。

“砰!”枪声响起,远处的“暴恐分子”被击中。此次训练,扮演“人质”的是战士杜俞海。

走下训练场,狙击手杨友刚为杜俞海和几名新队员讲解“信任射击”的要点。

杨友刚是该中队副小队长,狙击技能过硬,先后培养出200余名专业骨干。

2003年,杨友刚从贵州入伍,来到武警西藏总队。在新兵营组织的综合考核中,他以总评第一的成绩入选某中队狙击班。随后几年时间里,杨友刚围绕基础狙击、应用狙击、战术狙击和夜间狙击4类40余个课目进行高强度、高难度训练。

 

杨友刚近照。
杨友刚(右)刻苦训练,不断锤炼作战本领。
杨友刚(右二)在进行狙击教学。
杨友刚(右二)为战友讲解射击理论。

 

为攻克高原狙击训练难题,杨友刚阅读大量射击理论书籍,结合实践记录高原环境下弹道等数据,钻研不同环境下精确狙击的方法,摸索总结出20余种战法训法,在武警部队推广。

一次演习中,导调组有意将目标靶距离增大。由于目标靶超出有效射程,担心误伤“人质”,杨友刚不敢打没把握的一枪,决定向前跃进。然而,跃进途中,他的行踪暴露,任务失败。

“如果实战中因为距离远打不了,那要狙击手有什么用?”深夜,杨友刚辗转反侧。远距离狙击对基本功要求更高、受环境影响更大。“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练不好的技能。”为了练就更加过硬的战斗本领,杨友刚决定“回炉”苦练。日常的针尖钻米粒训练,别人钻一个,他钻四五个;据枪训练,别人挂一个水壶,他挂两个。几个月后,总队组织狙击手比武,杨友刚表现出色,命中超远距离目标。

18年来,杨友刚和他的狙击步枪一起“走”遍西藏,守护驻地平安。高原缺氧环境下,持续多年的高强度训练,让杨友刚落下不少伤病。2019年,杨友刚有机会到武警特警学院当教员,他却选择留下来:“是高原部队把我从山娃子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军人,我在战位上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这支部队。只要组织需要,我愿一直做一名守护高原的忠诚卫士。”

 

 

编辑/刘欣欣 马丽娜 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