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兵昆仑,挑战新高度

——陆军某团跨昼夜实战化演练见闻

摄影并撰文/陈 明 宋 琢 沈春强 邹文川 郑梦彬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立。

新年伊始,陆军某团把部队拉到海拔5300米的喀喇昆仑高原腹地,展开一场全要素全流程的跨昼夜实战化演练。

“嘟嘟嘟……”急促的战斗警报响起,参训官兵全副武装,迅速奔赴战位,一辆辆战车宛如钢铁长龙,快速向预定地域进发。行军途中,部队接连遭遇“敌”空中侦察、强电磁干扰等特情。官兵沉稳应对,时而快速机动,时而隐蔽伪装,顺利突破一道道障碍。


抵近侦察,伺机行动。

侦察小组交替掩护,快速追击。

官兵设障拦截“敌人”追击。


“右翼出现小股‘敌人’,做好战斗准备!”官兵刚抵达演练地域,“敌情”便接踵而至。警戒小组闻令而动,迅速成多路战斗队形进行反击,与“敌人”展开激烈交火。随后,无人机紧急升空侦察,侦察小组攻入“敌”纵深阵地,乘胜追击溃逃之“敌”。

演练持续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使部分官兵高原反应愈发强烈。面对恶劣天气和高原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参训官兵始终斗志不减。

夜幕降临,气温降至-30℃,官兵的体能已接近极限。导调组临机导调:我方阵地暴露,迅速转移阵地。转移途中,官兵接连遭遇道路被毁、小股“敌特”袭扰等特情。在夜幕掩护下,官兵灵活处置,顺利抵达目标地域。


官兵士气高昂、奔赴战位。

战车向目标地域快速机动。

官兵对来袭之“敌”进行火力压制。

狙击手实施精准狙杀。


演练刚结束,复盘会随即展开。官兵依据数据采集员在演训场抓拍的录像资料进行复盘总结,及时梳理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分析查找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据了解,该团连续6年对接高原战场,不断挑战演练海拔新高度,挖掘装备潜能、增加险难课目比例,让官兵在一次次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中,锻造钢筋铁骨,锤炼制敌硬功。


狙击手隐蔽接“敌”。

官兵在夜间使用新型夜视装备对目标区域进行侦察。

使用无人机前出侦察。

指挥小组研判战场态势。

侦察小组对战场环境展开搜索。



编辑/宋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