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伟大胜利 凝聚强军力量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专稿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习近平


伟大战争气壮山河,伟大胜利光照千秋。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3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肩负民族的希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在本刊资料室,珍藏着一批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以光影定格那段弥漫战火硝烟的岁月,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真实的影像档案,生动诠释着人民军队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今天,让我们通过这些经典镜头,回望那段慷慨悲壮的历史,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坚决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刊编辑部


朝鲜人民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某部指挥员在黄草岭阵地指挥战斗。

1950年11月初,云山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四连战士向敌阵地发起冲锋。

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官兵在龙源里勇猛追击敌军。

1950年12月,志愿军某部猛攻长津湖美军机场。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东海岸胜利会师。

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某部炮兵部队向“三八线”进军。

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某部抢占华岳山。

1951年元旦,志愿军战士们以雪代酒,为新年攻势的胜利干杯。

1951年1月4日,中朝两军官兵在汉城国会大厦前欢庆胜利。

1951年解放汉城后,志愿军战士冒着炮火渡过汉江,乘胜追击敌人。

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某部二排接连4次打退敌人冲锋,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战士们坚守阵地,举起石头反击敌人。

第四次战役中,“东远里阻击英雄班”战士坚守白云山阵地。

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发起冲锋。

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康水荣、王林、汪永生袭击敌坦克。

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先头部队渡过临津江后,抢占制高点绀岳山。

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夜袭敌军。

第五次战役中,中朝部队胜利会师后,女战士们高兴地跳起舞来。

1952年,坚守某高地的志愿军战士与主力部队会师。

1952年秋,志愿军官兵坚守在上甘岭阵地上。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中,志愿军官兵把胜利的红旗插上十字架山主峰。

胜利归国之际,志愿军战士与朝鲜群众依依惜别。

列车驶过鸭绿江畔的凯旋门,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专题照片均出自本刊资料室)



战旗依旧美如画

——抗美援朝英模连队新时代强军风采录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多年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直激昂不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始终赓续不断。

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用青春和生命写就的英雄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穿越历史长河,英雄豪气激荡天地。

英雄的精神不朽,英雄的事业永续。如今,新时代红色传人接过英雄的钢枪,高擎胜利的旗帜,踏上强军兴军的新征程,正向着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速前进,在奋力书写崭新的英雄史诗。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摄影/盖旭辉)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鲜红的战旗迎风飘扬。(摄影/柳 军)



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黄草岭英雄连”——

像英雄那样去战斗

摄影并撰文/记者 向黎鸣 通讯员 任泽滔 江吴靖文 李勇衡 陈 涛


“我是‘黄草岭英雄连’传人,接过这把枪,我将发扬连队‘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战斗精神,苦练本领、岗位建功……”前段时间,闽东某地,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黄草岭英雄连”在野外驻训场为刚下连的新兵授枪。

授枪仪式上,该连指导员李康向新兵讲解连队历史:“73年前,我连奉命入朝参战,先敌抢占黄草岭阵地,打响了抗美援朝东线战场第一枪,连续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毙伤敌军250余名,将黄草岭阵地牢牢掌控在我军手中。此役结束后,我连被授予‘黄草岭英雄连’荣誉称号……”

对于李康而言,这段光荣连史“常讲常新”,对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职责使命体会更深;对于一批批新兵而言,则是知史铸魂,学习先辈事迹、传承英雄精神,强化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信念。


“黄草岭英雄连”荣誉战旗。

“黄草岭英雄连”官兵在野外组织连战术综合演练。

“黄草岭英雄连”组织战车进行编队训练。

组织战士学习装备知识,熟悉装备性能。


授枪仪式结束,李康带领新兵们来到野战荣誉室。数十面锦旗高挂墙上、数十枚奖牌整齐陈列,两侧展板清晰记录着连队在新时代强军十年经历的大事件:2014年,率先组织夜间海上新型装甲装备训练,驾驶新型战车鱼贯入海;2017年,移防后首次亮相演兵场,面对陌生海域和复杂条件,战车冲滩破障,率先抢占一线阵地;2019年,演习中突发特情,车长栾公博不顾个人安危,拼死抢救故障战车……

“连队历史波澜壮阔,英雄精神历久弥新。传承红色基因,是连队长盛不衰的秘诀。”李康向记者介绍,每逢老兵退役、新兵下连、任务出征等重要时机,连队都要组织全连官兵面向连旗、先烈遗物庄严宣誓,教育引导大家争做英雄传人,始终保持英雄本色。

一次,该连参加红蓝对抗演练。为了让连队精神进一步融入官兵血脉,两位主官商议后作了一次特别安排:连长带领几名骨干和新兵班作为蓝方坚守阵地,李康带领一个班作为红方向阵地发起进攻。红方官兵经验丰富、密切协同,一路势如破竹;蓝方新兵奋力反击,但由于欠缺战斗经验,不能与连长和骨干形成合力,形势岌岌可危。

不少新兵对战斗结果作出消极预判,想要放弃。“当年在黄草岭战斗的先辈们,食物吃完了就嚼草根,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刺刀拼。我们天天说要接过英雄的枪,怎么接?就是像英雄当年那样去战斗!”连长的一番话,瞬间让新兵充满斗志。虽然蓝方最终未能守住阵地,但是新兵们心中却巍然耸立起一块信念高地。


“黄草岭英雄连”官兵展开刺杀操课目训练。

“黄草岭英雄连”官兵进行海上驾驶训练。

“黄草岭英雄连”官兵驾驶战车驰骋训练场。


血性胆气,淬炼胜战刀锋。某次跨区机动演习,“黄草岭英雄连”作为先锋梯队,27小时奔袭1100公里。连队刚扎营,就接到“紧急军情”。

“只要一声令下,刀山敢上,火海敢闯!”面对连队干部的战前动员,战士们“发扬光荣传统,当好英雄传人”的口号声震天动地。

陌生地域,没有预案,一个个困局接踵而至……官兵们面对一次次临机导调,一路克难战险,接连取得胜利。

“当年,在黄草岭,革命前辈们虽然没有喊出‘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口号,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如今,连队武器装备早已今非昔比,给‘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增添了更多底气,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能力、有信心在未来战场夺取新的胜利。”李康对记者说,主官带头冲锋、骨干争着冲锋、官兵紧随冲锋,已成为全连官兵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秉承先辈志,向战砺精兵。今年以来,该连多次展开网上实兵对抗演练,利用野外驻训时机科学开展抗高温训练,练强能打胜仗能力,确保一声令下,随时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松骨峰特功连”——

始终保持那一股子英雄气

摄影并撰文/曹 壮 姜慧鑫 何鹏刚 李乃超 马浩歌 特约记者 张 旭


盛夏时节,一场全要素实弹射击演练在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综合训练场如期展开。正午骄阳,热浪翻滚,超过40℃的气温考验着“松骨峰特功连”官兵的意志,也检验着武器装备的“极限”。

高温条件下,空气湿度和密度发生改变,瞄准锁定目标的难度增加,怎么克服环境影响,稳定发挥?一边思考,一边来到射击阵地,射手邓云涛和其他2名乘员一头钻进闷热的战车内。在随后的射击中,他们配合默契,导弹接连精准命中目标。

这种严训苦练、敢打必胜的精神从何而来?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奉命抢占松骨峰,堵住南逃敌军。该连前身335团1营3连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毫无惧色,殊死一战,最后仅剩7人。如今,松骨峰上的硝烟早已散去,“松骨峰精神”却一直深深根植在该连官兵心中。

岁月更迭,精神永存。每逢新兵下连、干部调入、大项任务出征、重要纪念日等,该连官兵都会在“松骨峰精神代代传”雕塑前,感悟先辈们“以气胜钢”的血性担当。随着装备更新换代、体制编制调整、使命任务拓展,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正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荣誉战旗见证着连队的英雄精神和辉煌历史。

“松骨峰特功连”官兵参加旅组织的实战化演练,官兵奔向战位。

7月27日,“松骨峰特功连”官兵在长途机动中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摄影/邹存杰)

“松骨峰特功连”举行新兵向连旗宣誓仪式。

“松骨峰特功连”组织新兵来到“松骨峰精神代代传”雕塑前,感悟革命先辈“以气胜钢”的血性担当。


2018年,习主席来到这支部队,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激战松骨峰情况的展板前强调指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第一次在极寒条件下进行数字化装备先期探索、第一次进行直升机接替指挥试训、第一次对合成营全域机动作战进行实践……近年来,“松骨峰特功连”官兵牢记习主席嘱托,在实践中淬炼逢敌亮剑、以气胜钢的“松骨峰精神”,凭着敢拼敢打,不达目标不罢休、难题不解睡不着的钻劲和韧劲,不断实现着连队建设的新跨越。

不久前,全军基础训练现场会召开,来自不同军兵种的与会代表汇聚该旅。会议期间,“松骨峰特功连”担任主战装备射击专业组训演示任务。

演示现场,一个细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步战车在对固定和运动目标射击时,校炮器前端架设着一部微型摄像机,通过这个设备,射手的瞄准过程被实时投放在训练场大屏幕上。同时,火炮射击技师常家超根据屏幕显示的射手操作情况,不时回放、暂停,分析、纠正,有效提高了组训质效。


连队官兵刻苦训练,磨砺意志。

连队官兵进行单兵战术综合演练。

“松骨峰特功连”开展实弹射击训练。


常家超告诉记者,连队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按照传统组训方法培养射手周期长,容易出现人才断层,影响新装备战斗力生成。如何缩短射手培养周期,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几经尝试,他找到了这个办法,后来在全旅推广。近年来,常家超带的射手能力素质提升很快,多人在比武中蝉联第一名,连队整体射击水平在全旅始终名列前茅。

“敌人拥有钢铁和汽油弹,我们有着敌人没有的武器——勇敢和决心……”临近采访结束,正逢该连组织点名,大家齐声诵读抗美援朝期间时任连长戴如义作的战前动员。对于这支英雄连队,战火硝烟虽然远去,但那股“以气胜钢”的英雄气依旧充盈如昨。



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新兴里战斗模范连”——

逢敌亮剑 以气胜钢

撰文/赵治国 屈凯明 任天乐 摄影/陈天锦


7月午后,骄阳如火。鲜红的“新兴里战斗模范连”战旗迎风飘扬。阳光下,官兵军姿挺拔,双手紧握钢枪,黝黑的皮肤不断渗出汗珠。

“张值!”“到!”“你知道‘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的历史吗?”

“组建82年来,我连4次获得荣誉称号,34次集体立功,我为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而骄傲!”列兵张值大声回答。

“刘云龙!”“到!”“你还记得在新兴里战斗中牺牲的前辈吗?”

“新兴里激战数昼夜,我连有13名前辈长眠长津湖……”列兵刘云龙的回答格外响亮。

“彭渝冬!”“到!”“面对强敌,你有没有勇气扛起这面战旗?”

“我会扛起这面战旗,第一个冲上去!”列兵彭渝冬坚定地喊出这句话。


“新兴里战斗模范连”荣誉战旗。

连队组织官兵开展夜间实战化训练。

执行演训任务前,“新兴里战斗模范连”官兵向党旗宣誓。

在实战化演练中,官兵发起冲锋。

“新兴里战斗模范连”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奋勇投身强军实践。


这是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新兴里战斗模范连”持续多年的传统——晒旗。每逢新兵下连,连队都会组织晒旗仪式,让战友们进一步了解辉煌战史、熟知英雄故事。

“不怕任务,越重越勇;不怕困难,越难越勇;不怕对手,越战越勇!” 这24个字是“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的连魂,也是连队每晚点名时呼喊的口号。

从1941年建连至今,连队不断发展壮大,官兵攻坚克难、能打胜仗的劲头始终不变。进入新时代,连队官兵以崭新的姿态奋进在强军征途上。

伴随着部队调整改革,旅队重组重塑,许多官兵面临转岗改训。面对新挑战,全连官兵叫响“人人争做转型建设排头兵”口号,加快转型重塑。那段时间,连队官兵争分夺秒地钻研新专业、新战法。

中士毛修斌至今难忘首批新装备列装连队时的情景。他和战友们通宵达旦探索训练方法,仅用1个月就掌握了新装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全旅率先开展实弹射击,实现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的目标。

为了实现转型重塑,官兵们传承当年先辈血战长津湖的血性,逼着自己脱胎换骨,跑出“加速度”——

近3年,连队官兵自主编写教案数十种,自制多种训练器材,34人次在旅以上比武中取得前3名,多次创破纪录;连队连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被战区陆军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被旅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

雄风犹在战旗红,千锤百炼战必胜。日前,连队又受领了一项重要任务。誓师动员会上,连长高福明说:“迎风飘扬的战旗是我们的骄傲!强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勇往直前,用胜利续写荣光!”



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

把“三个不相信”精神融入血脉

摄影并撰文/记者 朱柏妍 通讯员 胡瑞智 季 鹏 何百源


“老连长,我们向您报告!”

盛夏时节,中原大地热浪滚滚。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广场上,记者见证了一场特别的仪式——“杨根思连”官兵执行演训任务归来,尚未解去征衣,便在老连长杨根思的雕像前整齐列队。

烈日下,特级英雄杨根思的雕像以向前冲锋的姿态巍然矗立。队列最前方,连长仇安代表全连官兵,满怀骄傲地汇报在这次任务中取得的新成绩。

该连指导员王玉恒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仪式,在“杨根思连”经常举行。每逢新兵下连、老兵退伍,官兵们都要逐个向老连长报告;执行大项任务前后,他们也会来到这里,或写请战书,或汇报成绩,或反思不足。


9b9143f7bc336a8f79a3b0ce2fe1ffa0.jpg

“杨根思连”荣誉战旗。

在执行大项任务前,“杨根思连”官兵举行向老连长报告仪式。

“杨根思连”指导员王玉恒(正面右者)为官兵讲述连队荣誉历程。

“杨根思连”官兵利用训练间隙开展小比武活动。

“杨根思连”连长仇安(右三)组织骨干在对抗演练中研究战术。


73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杨根思率领一个排奉命坚守小高岭,切断敌军南逃路线。危急关头,为了保卫阵地,28岁的杨根思毅然抱起炸药包,猛然冲入敌群,用年轻的生命为夺取胜利赢得了时间。

73年后,记者走进“杨根思连”,深深地感受到,杨根思从未离开——宿舍里,进门的第一个床铺上贴着“杨根思”的名字;走廊上,“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分外醒目;营区里,杨根思广场和训练场相隔不远;晚点名,点到“杨根思”时,答“到”的声音响彻夜空……

从入连到退伍,老连长杨根思一直陪伴着官兵成长,“三个不相信”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官兵的血脉。


“杨根思连”官兵进行班排战术演练。

“杨根思连”以战术小组为单位进行搜索目标训练。

“杨根思连”官兵进行协同战术训练。


几年前,“杨根思连”在改革调整中被编入合成营。随之而来的是官兵的疑问和不适应——“合成是什么”“训练要作哪些调整”“合成营那么多兵种专业,我们都必须学习掌握吗”……面对种种困惑,时任指导员丛博文带领官兵来到连史馆,在杨根思的雕像前,开展了一次谈心活动,“今天,我们来跟老连长掏掏心窝子。”

官兵们围坐在雕像前,畅所欲言、热烈讨论。讲着讲着,一名班长突然停住了。良久,他才对大家说:“我们每天都在高喊‘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现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怎么好意思在老连长面前讲条件、找理由呢?”

这位班长的话音刚落,官兵们齐刷刷地抬起头,注视着眼前的老连长,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这次谈心过后,连里的氛围明显改变了。面对新的挑战,大家定力更强、干劲更足了,人人铆足了劲学专业、练本领。如今该连顺利完成转型,在合成营演练中屡获佳绩。

在该连,“向老连长报告”已成为官兵们的自觉行动。“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目光转回到杨根思广场,向老连长报告的仪式进入尾声,官兵们高声喊出英雄宣言,撼人心魄。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地空导弹连——

向战转型,勇当先锋打头阵

摄影并撰文/记者 胡云艳 通讯员 陈 凯 何 飞 桂方青


在举世瞩目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这样一支连队,组建一年多就奉命入朝参战,凭借几挺高射机枪,先后击落击伤敌机近50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和朝鲜人民军总部联合授予“制空猎手”荣誉称号。这个连队,就是今天的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地空导弹连。

“现在我宣布,于越正式成为连队新一任‘擎旗手’,希望你传承先辈精神,再立新功!”连队荣誉室里,在全连官兵注视下,指导员林枫将一面印有“制空猎手”字样的鲜红战旗郑重交到下士班长于越手中。


“制空猎手”荣誉战旗。

“制空猎手连”组织新兵下连授枪仪式,激励新兵崇尚荣誉、建功军营。

连队组织新兵参观荣誉室,感悟革命先烈的战斗精神。

“制空猎手连”组织迎战旗活动,让官兵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筑牢信仰根基。


“作为历经炮火硝烟洗礼的英雄连队,我们的目光始终紧盯胜利。”接过战旗,于越的眼神中透着坚毅。

当年,在上甘岭战役中,该连前身部队担负掩护炮兵阵地和军部指挥所空防安全的任务,官兵们在方圆不到100平方米的山顶,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连续作战19天,以自身的巨大牺牲,换取了炮兵阵地和军部指挥所的安全。自那天起,“当先锋打头阵、敢于拼善于打、讲大局能牺牲”的“制空猎手”光荣传统,便深深融入连队官兵的血脉。几十年来,连队一茬茬官兵攻坚克难、矢志打赢,将“制空猎手”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连队荣誉室内,一张地图格外醒目。地图上,从西北大漠到东海之滨,从北国冰河到南方山林,留下连队官兵向战转型、奔跑前行的一串串足迹。

2017年,连队装备由高炮更换为防空导弹,官兵普遍面临转岗改训。如何尽快适应新编制?如何加快形成战斗力……面对全新挑战,全连上下叫响“防空利剑、舍我其谁”的战斗口号,从辉煌战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争做转型排头兵,打响“重塑突围战”。

记者目光停留在一张地空导弹实弹射击的照片上,连长郑永佰介绍,那次陆空对抗演练中,对手使用了超出该连武器系统极限性能的高速靶弹。由于无法对高速靶弹进行搜索跟踪和有效抗击,连队官兵铩羽而归。

“这仗怎么打?”复盘检讨会上,二级军士长梅波直抒胸臆:“抗美援朝战场上,连队先辈使用高射机枪都能把飞机打下来,只要肯钻研,我相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那段时间,梅波同几位骨干一起反复观看演练视频,分析对比飞行数据。经过夜以继日的攻关,他们探索出创新战法,实现了同类装备对高速靶弹的搜索跟踪和有效抗击。


“制空猎手连”在荣誉室组织宣誓活动。

“制空猎手连”在高强度对抗演练中锤炼防空作战能力。

官兵闻令而动,快速奔赴战位。

官兵吊装导弹,做好战斗准备。


“武器装备、战争样式、作战环境一直在变,但我们传承革命精神、当好‘防空利刃’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 70年来,历经6次编制调整、4次移防换防、5次转型换装,连队官兵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保持“制空猎手”的英雄本色,在强军征途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从最初的高射机枪,到后来的高炮,再到如今全新的导弹战车,连队装备的变化正是陆军防空部队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离开连队时,郑永佰正在带领骨干研究新装备,为连队换装后的首次整建制实弹射击作准备。他说:“当年我们钢少气多,屡战屡胜。如今我们钢多了,气要更足,骨头要更硬,书写新时代强军新篇章。”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队”——

敢打必胜,续写英雄传奇

撰文/新华社记者 刘济美 李秉宣 摄影/王鸿飞 吴志鹏 刘威鹏 李吉光 师勇进


雾气弥漫,能见度不足百米。云层仿佛一条棉被,几乎是盖在跑道上。

座舱内,“王海大队”飞行员严毅恒手心微微发汗。

目视确认跑道,手动修正偏差,保持飞行姿态……严毅恒的大脑中高速回放着战机降落时的操作要点。当战机穿出云层,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几秒钟。

“就像是被人蒙着眼睛在降落。手拿开时,似乎地面已经贴在你的脸上。”回忆起改装时在飞行模拟器上降落的情景,严毅恒记忆犹新。


fc95906ef9087217b3ff502dd5432b1d.jpg

“王海大队”获得的荣誉锦旗。

“王海大队”组织新员入队宣誓仪式。

战机升空,飞赴任务区域。

组织空中编队训练。


这是每一名“王海大队”飞行员驾驶歼-20战机搏击蓝天前,必须经受的考验。

70多年前,面对飞行时间上千小时、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飞行员,大队长王海和他的战友们不惧强敌,靠着敢打必胜的信念与敌空中激战80多次,创下击落、击伤敌机29架的空战传奇。他所在的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

70多年过去了,如今新一代的“王海大队”飞行员们传承英雄血脉,续写着新的传奇。

英雄并非天生具备成为英雄的素质。对“王海大队”而言,关键时刻的底气,来自平时练就的过硬实力。

作为整建制列装歼-20战机的作战部队,改装曾是“王海大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歼-20是一款单座战机。这意味着改装的新飞行员无法在教员的带飞下真实体验空中飞行,首飞就是单飞。

“王海大队”放单飞的标准近乎严苛:模拟器飞行,按照超限标准实施,上千个操作必须做到零失误。

大队飞行教员王磊经常教导新飞行员:“飞行是打仗的基础,要米秒不差。飞行的感觉要刻进脑子里,形成肌肉记忆!”

新机型战力提升,带来的新知识也呈几何指数激增。大队飞行员,既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需要统筹各种作战要素达成任务目标。


地面装备展示。

开展空中技战术训练。

飞行员进行夜间飞行训练。

飞行员驾驶战机进行空中战术机动。

战机列阵起飞。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掌握本机型的知识,还要掌握其他作战要素的技战术知识。

“学习时间不够用。”这是飞行员胡新最常说的话。

这位90后飞行员是加入“王海大队”时间最短的一个。翻开他的学习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学习心得、任务总结、战法研究……

这样的笔记本,胡新已经用了7个。他称之为“飞行宝典”。

“练就过硬本领没有捷径。‘王海大队’常胜的秘诀就是比对手学得快,学得精!”胡新说。

正是凭借着不畏困难、敢打必胜的精神,大队边改装,边形成能力,边执行任务,列装新机后仅10天便实现首飞,列装当年便驾机参与执行重大任务。

灿烂青春踏云霄,奋飞航迹显担当。这支新时代的“王海大队”不断延伸着英雄部队新的航迹——

他们飞越巴士海峡、宫古海峡、对马海峡,出色完成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管控、绕岛巡航等一系列重大任务。

大队先后有6人次夺得“金头盔”,3人次夺得“金飞镖”;2022年,荣立集体一等功;2023年,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在“王海大队”的营区内,一架米格-15战机高高矗立,以战斗姿态直刺苍穹,机身上9颗五角星鲜红夺目。

70多年前,王海老英雄正是驾驶该机型战机取得击落击伤敌机9架的战绩。

如今,每当有新飞行员入列或出征执行重大任务,“王海大队”都会回到他们心中的原点,在老英雄的战机下庄严宣誓,汲取力量。



编辑/刘 妍 高采薇 学员 池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