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时代风采 激发奋斗力量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录

奋斗成就伟大事业,奋斗彰显军人风采。 

新时代号角催征,新征程砥砺奋进。全军官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苦干实干,勇于攻坚克难,取得一个个辉煌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标兵模范。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3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充分反映了人民军队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赤胆忠诚,是全军官兵学习的榜样。

在此,我们讲述13位战友的奋斗故事,激励广大官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 者




凛然正气,一心只为谋打赢

摄影并撰文/孙宏韬 记者 王凌硕 谢 菲 特约记者 聂 丰


中央军委审计署某审计中心参谋潘朝。

他传承审计工作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依法从严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求真务实担当作为。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标兵”,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燕山腹地,中央军委审计署某审计中心审计组一行人,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审计调查。

审计作业室内,担任主审的潘朝神情严肃。梳理核查财经、装备数据资料……作为中央军委审计署某审计中心参谋,潘朝早已习惯繁琐而细致的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代表着什么?

20多年前,驾驭战机翱翔长空的潘朝或许想不到,如今的他,要牢牢守在审计这个幕后战场,用另一种冲锋姿态为打赢贡献力量。

“谁挖战斗力墙脚,我们就跟他斗到底!”这是潘朝的口头禅,更是他的座右铭。旁人说他是一身凛然正气的“潘包公”,眼里容不得沙子。潘朝心里很清楚,作为一名“红色经济卫士”,自己在审计战线打下的一场场硬仗,都是为了夯实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基石。

“做审计工作,我们的职责不仅是‘查案办案’,更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潘朝说,“作为新时代军队审计人员,应跳出单纯业务视角,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战略思维,为推进强军兴军提供决策参考。”


潘朝(左)与同事核查某型装备。

潘朝对某油库进行现场盘点核查。

潘朝在核查装备型号。


某次审计某单位装备数质量情况,潘朝想要对该单位装备建设的整体质效进行评估。有人觉得,只要把部队现有装备的数质量搞清楚就可以,潘朝却说:“‘体系建’必然带来‘体系审’,单个装备可能没问题,集成起来就可能暴露短板弱项。”

“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才是审计的真正价值所在。”潘朝带领审计组成员查阅装备建设总体方案,系统梳理目标规划。那段时间,他们一次次奔波在部队一线,迎着演训场的风沙记录下一组组数据,系统分析装备在训练、演习中的评估参数,发现了不少问题。随后,潘朝向相关军兵种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有关装备体系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潘朝着眼改革强军大局,带领审计人员先后审查出多个行业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他先后参与完成40余项重大审计任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500多条,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四有”优秀军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作为军队审计战线的一名战士,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与誓言,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部队能在战场上打胜仗。”潘朝说。




转换战位再冲锋

摄影并撰文/记者 王凌硕 特约记者 贾二兵 何武涛 通讯员 粟 毅


湖北省恩施军分区某处处长陈刚果。

他积极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作贡献,有效提升当地大学生参军热情,牵头研发信息系统,有力支撑森林灭火、防汛救灾、地质灾害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1次。


“突降暴雨,多处山地发生泥石流,数名游客被困山中……”盛夏时节,鄂西深山,湖北省恩施军分区组织的一场救援演练正在进行。

担负值班任务的恩施军分区某处处长陈刚果,依托“智能指挥信息系统”,接收无人机侦测回传的图像信息,识别定位目标、规划行动路径、生成行动方案。很快,一支应急救援队伍携带救援装备快速赶往现场……

牵头研发这个信息系统的也是陈刚果。他曾在西北大漠工作17年,作为技术骨干,先后参加200余次重大试验任务,带领团队攻克10余项重大技术难题。

2019年,陈刚果牵头负责恩施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工作。他在州委州政府和军分区党委的支持下,经过充分调研,建立健全了州县两级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机构。他还组织90余名业务骨干集中培训,帮助大家熟悉业务要求,掌握潜力调查系统操作,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和录入方法。


陈刚果(右一)激励新兵建功军营、献身国防。

陈刚果(右)在勘察人防设施。

陈刚果(左二)在湖北省恩施市征兵服务站与应征青年交流。


数据质量关乎国防动员工作质效,陈刚果先后组织4轮数据集中会审,对州、县(市)两级国防动员专业办公室上报的数据进行逐条逐项清查,列出漏采错录数据清单,督促相关部门对照清单进行补充采集。历时4个月,陈刚果带领工作人员采集了大量数据并录入上报。当年,恩施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陈刚果所在部门先后被湖北省军区评为“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先进单位”“服务基层先进处”。

调查工作结束,陈刚果提议研发“智能指挥信息系统”。他认为,庞杂的国防动员潜力信息,如果没有数字化平台统起来,真正打起仗来反而会成为一种信息负累。

说干就干,陈刚果先后10余次深入地方调研,提交可行性报告。在他的奔走努力下,研发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实施。

经过2年研究攻关和10个月的建设,“智能指挥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初步建成。2022年4月,湖北省军地在恩施组织山地搜救演练,这个信息系统首秀即赢得“满堂彩”。一年多来,这个信息系统先后在恩施组织的森林灭火、防汛救灾、地质灾害救援等应急演练中得到检验。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眼下,陈刚果正瞄准前沿科技理论精心钻研,他以实际行动表明,国防动员系统备战打仗舞台宽广,建功立业大有可为。




一名“兵专家”的向战冲锋

摄影并撰文/莫天龙 陈 孟 记者 陈典宏 栾 铖 特约记者 段江山


南部战区某部技师叶升学。

他铆定战位刻苦学习成才、提升专业本领,取得2个学士学位、1个硕士学位,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被表彰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军优秀军士”,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次,荣立三等功3次。


岭南大地,热浪翻腾,一场联合演习激战正酣。

面对眼前不停闪烁的通信设备和密密麻麻的接线端口,南部战区某部一级军士长、通信技师叶升学运指如飞,将海量“战场态势”数据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战区联指中心。指挥员迅速定下战斗决心,一条条作战指令随即传达至演训一线……

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兵专家”,叶升学20多年的军旅之路,诠释了坚持的力量:2002年至2014年,叶升学先后完成了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的攻读,最终获得中山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他苦学10余年,不仅精通光纤通信、程控数字通信技术,还掌握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实现从通信“门外汉”到岗位能手的转变。

信息通信分队作为战场“神经中枢”,担负着支撑首长机关号令千里的重要使命。身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支撑后台,面对浩如烟海的作战数据,“离战场更近”的亲身感受,让叶升学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叶升学(中)为年轻战士耐心讲解设备维护方法。

叶升学在维修设备。

叶升学勤学不辍,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战区成立之初,铺装、搭建、调试和接通联指中心视频传输系统的任务,落在了叶升学和战友的肩上。他二话不说,带着班组成员一头扎进调试室。

夜以继日铺装、搭建、调试……每一次临危受命,每一次不辱使命,都源自对打赢的矢志追求。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兼容性的问题,叶升学编写出一套系统控制代码,相当于用一款量身定制的软件,把不同标准的设备融合到一起。这些代码几经升级,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为了打赢,叶升学一次次向战冲锋。靠着钻劲、拼劲,叶升学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有6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部领导告诉记者:“这些创新成果,解决的是联合作战指挥通信中的关键问题,个个实在管用,‘含金量’‘含战量’都很高。”

入伍20多年来,叶升学先后参加重大演训任务保障30余次,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不断续写一名士兵的冲锋与荣耀。 “虽然我只是联合作战指挥链条上的普通一环,但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以‘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精神状态,永远保持冲锋姿态!” 叶升学说。




把握未来战争制胜脉搏

摄影并撰文/记者 彭冰洁 通讯员 王 焯


中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袁伟。

他着眼加快战区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建设,积极探索模拟仿真实验路子,牵头完成多项重大课题,推动新质保障力量能力生成。他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表彰为“‘四有’优秀军官”“备战打仗先进个人”,获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一心向战,一切为战。”入伍20多年,在中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袁伟看来,自己转型成长的每一步,都与作战紧密相连。

2005年军校毕业后,袁伟到原第二炮兵某团任职。身处大山深处,袁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单位信息化建设试点任务中。他带领团队潜心攻关,用1年时间成功研制出某型武器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帮助官兵提升装备实操能力。

2016年,袁伟被选调到中部战区某部从事作战研究。面对全新领域挑战,袁伟态度坚决:“必须到研战谋战一线去,到联合作战前沿去。”


袁伟(中)与团队成员进行战场勘察。

袁伟(中)带领团队为联合作战指挥决策提供精准服务。

袁伟紧盯部队需求,刻苦攻关。


为解决精算深算细算问题,他带领团队深入学习军事运筹、数学分析、模型构建;研究缺乏手段工具,他带领团队先后赴40余家科研机构对接军事需求,协调引进多套系统。

一次任务中,袁伟发现作战指挥存在凭借传统经验进行推算的问题,于是他将研究重心放在能够进行精确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的作战仿真推演系统上,通过开发系统功能、提炼计算要点、构建作战模型,形成一套仿真验证推演的可行方法。

“联合作战需要什么,就钻研什么。”抱着这样的决心,袁伟紧盯备战打仗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带领团队集智攻关,自研10余套软件系统,极大提高了作战筹划效率。

随着思考越发深入,袁伟将目光投向全军军事建模竞赛。他说,运用建模方法解决实际军事问题,意味着军事研究有了精确的“数字标尺”。

在联合作战任务牵引下,袁伟连续4年率队参加全军军事建模竞赛,3次荣获特等奖,并被竞赛组委会聘为命题专家。他的研究成果有的进入了指挥决策,有的为指挥控制系统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有的在演习演练中解决了实际问题……

一心向战,精算谋战。袁伟说:“始终紧盯新质作战领域前沿攻坚克难,才能把握未来战争制胜脉搏。”




加速奔跑,向着胜利冲锋

摄影并撰文/记者 钱晓虎 特约记者 张永进 高骏峰 通讯员 庞中秀 黄振宇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连长孙金龙。

他参加国际轻武器射击比武取得3金4银的优异成绩,带领官兵实践探索新型步战车训法战法,加快提高连队实战能力。他是党的二十大代表,被表彰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盛夏,皖东腹地炮声隆隆。

无人机先遣侦察、重火力精准打击、步战车协同突进……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合成营一场进攻演练火热展开。“济南英雄连”连长孙金龙带领官兵,以猛虎下山般的气势夺控目标阵地。

“我迎接的每一次挑战、取得的每一项荣誉,都是向党交出的一份答卷。”孙金龙如是说。

2017年,孙金龙所在旅从千里之外的燕赵大地,移防至皖东腹地。孙金龙当时所在连队,也由传统步兵连,转型为合成营编成下的装甲步兵连。

主战装备迭代升级,作战任务从固定到随机,战场空间从平面到多维……身处练兵备战一线,孙金龙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在新战位上发起冲锋——不到2个月,他就能熟练组织连队战术训练;不到1年,他成功考取驾驶、射击、通信3大专业等级证书。


孙金龙指挥班组向“敌”前沿发起进攻。

孙金龙(左三)为战士传授射击技巧。

在强军新征程上,孙金龙带领连队官兵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一次次学习、一次次成长,换来破茧成蝶式的蜕变。孙金龙掌握了多个兵种十几个专业的岗位技能。在他的带领下,连队战斗力大幅提升。

2019年8月,孙金龙调任“济南英雄连”连长。为了提升战术素养,他一有空就到友邻连队拜师求教,了解装备性能,学习战术战法。慢慢地,孙金龙从合成营的“门外汉”成长为“战术大拿”,但他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依旧保持加速奔跑的状态。

为提升连队复杂环境下作战能力,孙金龙研究了几十个复杂地域作战战例,总结出要点夺控的战术战法与火力运用规律;为打造战斗力增长点,他带领官兵成立“兵专家工作室”,大胆革新训练器材,钻研无人机、无人侦察车等新装备的战法运用;为适应步兵特战化趋势,他发挥自身侦察狙击专业特长,带领官兵展开一系列贴近实战的射击课目训练……

使命在肩,战鼓催征。孙金龙脚步不停,时刻准备带领连队向着胜利发起新一轮冲锋。




研战谋战,矢志建功大洋

摄影并撰文/记者 钱晓虎 通讯员 周演成 龙 赞 乔晨曦


海军海南舰舰长张美玉。

他先后参加亚丁湾护航等30余项重大任务,摸索总结出20余项军事研究成果,推动新型主战舰艇作战能力加速形成。被表彰为“护航先进个人”“海军优秀参谋”,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盛夏,南海某海域风高浪急。正在进行对空防御演练的海南舰劈波前行。

指挥室内,海南舰舰长张美玉冷静下达指令,刹那间,密集的弹雨让靶标凌空开花。

2001年,19岁的张美玉走出贵州大山,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国防生班。大学期间,参加学校交流活动时张美玉第一次看到广阔的太平洋。兴奋之余,“当海军舰长”的梦想在他的心中开始萌发。

2005年9月,张美玉如愿穿上军装,成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的硕士研究生。2008年3月,张美玉来到海军襄樊舰,担任副观通长。


在海上训练中,张美玉观察海空情况。

张美玉(右)指挥舰艇开展军事训练。

训练结束后,张美玉(左一)和骨干交流训练体会。


张美玉突出的学习能力给战友留下深刻印象。没学过通信,张美玉从头学起,经过刻苦学习,他把通信设备使用、值班勤务等弄得清清楚楚。在张美玉的电脑里,存有许多专业视频和专业电子书,利用工作间隙,他熟练掌握了海军英语。依据相关参数,他还能现场口算、心算出关键数据。

2020年初,张美玉通过舰长全训合格考核,成为三亚舰舰长。在三亚舰停航维修期间,张美玉主动对装备逐个进行再学习、再研究,摸透各种装备性能。被任命为海南舰舰长后,他和几位舰领导深入战位与官兵共同探讨,编写形成了与舰艇装备作战运用相关的多本参考手册。

入伍以来,张美玉先后担任过国产新型护卫舰、驱逐舰、两栖攻击舰的指挥军官。常年奋战在海上一线,一心一意研战谋战,带领官兵苦练精训,张美玉深刻感受到:“指挥新型战舰,不但得识新,还得谋新、创新。” 

他们革新某型导弹装载的作业流程,大幅缩短导弹装载时间;将数据采集设备引入现有装备,高效提升取证效果;研究分析外军舰艇技术装备,创新制订出扬长避短的追踪、驱离方案……

又是新的一天,朝霞映红了海面。随着张美玉一声指令,海南舰迎着火红的朝阳缓缓驶离军港,开始了新的航程。




于无人之境砺胜战刀锋

摄影并撰文/余红春 记者 李建文 岳雨彤 通讯员 邓栋之 刘载誉


空军航空兵某团无人机大队大队长李阳。

他矢志强军打赢,扎根大漠边关,满腔热忱艰苦创业,紧盯信息化智能化作战前沿,积极投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建设,带领团队探索创新战法,出色完成50余项重大任务。他是党的二十大代表,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盛夏西北,烈日灼灼,热浪中沙尘弥漫。空中,一架无人机凌空翱翔,俯瞰苍茫戈壁。地面控制站方舱内,口令声与键盘声交织,空军航空兵某团无人机大队大队长李阳正和战友们远程操控无人机,空中态势尽收眼底。

李阳紧握操作杆,冷静观察,等待在关键时刻“一剑封喉”。突然,上级打击目标指令传来,李阳立即调整侦察角度,一边紧盯各项参数变化,一边调整打击路线寻找窗口期,并利用打击公式计算进场角度和飞行姿态。稳控拉杆、精调微距,准确锁定、果断发射……火光乍现,李阳和战友们又一次完成精准“猎杀”。


李阳(右)与机务人员一起研究装备。

李阳(右一)与任务组成员交流经验。

李阳(中)同战友进行作战研究。


2016年,还是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的李阳,申请加入空军无人机部队。在荒凉戈壁,李阳和战友共同经历了换装改装、融入体系、任务淬炼、挖潜拓能等重重考验。

改装之初,为了解决“感知上慢半拍、操控上不协调”等问题,李阳从无人机装备理论学起,从内在运行机理研起,从基本操作练起,一遍遍翻阅专业书籍,将技术参数熟记于心。学飞行、学通信、学机务保障,不到2年时间李阳便完成了两型无人机改装。

从提前确定打击目标到临机指定目标,从打固定靶到打移动靶,从打明显大目标到打伪装小目标,从一次打单个目标到同时打多个目标,李阳和战友们在任务中不断淬砺“一剑封喉”的制胜本领。为加强联合,李阳带领团队主动扩大联训“朋友圈”,与兄弟单位协同训练,请他们提需求、挑缺点,通过不同视角看清自身问题,找准短板精准发力。

近年来,李阳还积极参与所在团军事理论研究库和装备研究小组建设,担负多名新员的改装带教任务。在祖国西北,以李阳为代表的无人机飞行员们,正一次次加力奋飞,在大漠戈壁飞出胜战新航迹。

 



铸魂育人,“播火”东风方阵

摄影并撰文/刘明松 记者 邹 菲 特约记者 李永飞 李兵峰 通讯员 王诗菡


火箭军士官学校基础部政治工作教研室教授顾爱云。

她倾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投身政治理论教学事业,积极深入基层开展理论服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她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被表彰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28年前,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的顾爱云携笔从戎,来到火箭军士官学校任教。从那时起,她就定下目标:当一名受学员欢迎的政治教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顾爱云录下老教授、老教员的授课反复聆听,每天坚持读经典著作、学创新理论,对着镜子练习授课语气语调、教姿教态……每学期开课前,她都深入基层部队调研,了解官兵关注的热点话题、难点问题,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增强教学吸引力。

针对军士学员特点,顾爱云特意将课堂内容设计得更加直观形象,在课堂上引入优秀文化作品,组织学员讨论交流,帮助大家增强文化自信…… 


顾爱云在驻地红色场馆进行现地教学,激励学员赓续红色基因,投身强军实践。

顾爱云讲授的思政课深受学员欢迎。

顾爱云深入演训一线,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


作为学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牵头人,顾爱云精心打造“设计融合、内容融贯、方法融汇、氛围融洽”的“云式课堂”,将时下热点话题和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备受学员欢迎。 

顾爱云常说:“课堂衔接战场,思想对接打仗。部队思政课不仅要针对理论难题解疑释惑,还要结合军事需要传道授业。” 

2021年,学校组织“育才杯”教学比武竞赛。顾爱云以《孙子兵法》中的全胜战略思想为主题,组织学员排练情景剧,让大家在角色扮演、互动交流中学习中国传统军事谋略。最终,顾爱云夺得竞赛第一名。 

顾爱云是学员的良师益友。一级军士长何贤达说:“是顾教授的帮带,让我从一名普通基层理论骨干,成长为全军优秀政治教员。”二级军士长侯长岭从一名学员成长为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进步的背后离不开顾爱云的悉心帮带。三级军士长俞细文既向顾爱云请教知识难点,又跟她学习调研方法,逐渐成长为一名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战士…… 

“顾教授像一只领头雁,带着我们不停往前飞。”该校讲师郑娟告诉记者,2022年12月,顾爱云带领团队研究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今年5月,她又带领团队主动适应教学大纲新变化,向着新的教研课题发起冲锋。




一心向战,与新时代官兵同频共振

摄影并撰文/张大鹏 记者 安普忠 特约记者 张修山 通讯员 刘子健


战略支援部队某信息通信团政治工作处副主任赵丽。

她自觉担起铸魂育人政治责任,立足基层岗位,着力提高管思想抓教育素质本领,积极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引领官兵坚定理想信念、聚力强军打赢。被表彰为“优秀政治教员”,荣立二等功1次。


多年潜心扎根基层,战略支援部队某信息通信团政治工作处副主任赵丽一直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努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发展和部队实际,与官兵思想同频共振。

“一代代青年用奋斗推动民族解放和复兴……我们这一代人该如何接续奋斗?今天,我选取了3条朋友圈与大家分享……”前段时间,时任该团教导队教导员的赵丽,以“唯有奋斗最青春”为题,给学兵们上了一堂教育课。

在赵丽的启发下,学兵们纷纷晒出自己的青春榜样,畅谈自己对于奋斗的理解与感悟,展开热烈的讨论交流。“三条朋友圈,一堂教育课,新颖有趣又接地气”“教导员讲的事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可信可感可学”……课后,学兵们意犹未尽,纷纷为这堂教育课点赞。 


赵丽(中)和战士们谈心交心。

赵丽给学兵上教育课。

赵丽(中)一心向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创新。

赵丽(中)与战士一起进行定向越野训练。


“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教育必须跟着变。”在赵丽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跟上时代步伐、紧扣官兵思想实际,才能拨动心弦、入脑入心。

既当过男兵连的排长,又担任过女兵连的指导员,还在教导队带过年轻学兵,有着丰富带兵经验的赵丽依据年轻官兵喜好,提出“网络众筹、零存整取”的理念,区分思想理论、时事热点、历史经典等不同专题,广泛收集优质网络资源,遴选高质量内容定期分享,满足官兵对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需求。她还在教导队开设“理论打卡驿站”,摆上精心选编的理论学习资料,方便官兵利用训练间隙、休息时间翻阅,培养大家自主学习的习惯。

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不仅契合新时代青年官兵的兴趣点,还引发了他们在思想层面的“化学反应”。如今,该团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官兵越来越多。

走上新岗位后,赵丽依旧心系基层、心系官兵。她说,自己会努力做与新时代官兵同频共振的教育者,继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帮助官兵坚定理想信念,聚力强军事业谋打赢。




向战而行 一路冲锋

摄影并撰文/记者 孙兴维 特约记者 李 亮 通讯员 黄 翊


联勤保障部队某汽车团班长向跃东。

他苦练保障打赢本领,熟练掌握主战车型驾、修、防、教技能,先后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国际军事比赛—2021”等重大任务。他是党的二十大代表,被表彰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雪域高原,道路蜿蜒。急弯、陡坡、悬崖……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团车队一路向前。不远处,雪山默然矗立,高寒、缺氧、路险的环境,每一分钟都在考验着驾驶员的技术与胆识。

途经一段塌方路,一块巨石突然从山顶滚落。该团驾驶员、二级上士向跃东临危不乱,果断踩油门、急打方向盘,驾驶车辆快速通过弯道。只听“砰”的一声,巨石重重砸在了车后方路面上。“好险!”向跃东和战友长舒一口气。

这样惊险的场景,向跃东已经历过多次。“提高紧急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离不开平时的刻苦训练。我们必须练就‘人车合一’的本领,驰骋战场保打赢。”向跃东告诉记者,许多应急处置措施,都来自他和战友们平时立足高原环境探索的驾驶经验。


向跃东认真维修车辆。

向跃东(左)刻苦训练。

向跃东(右)向学兵传授驾驶经验。


平时练强本领,关键时刻才能顶得上去。从内地平原到雪域高原,每当遇到塌方路、暗冰路、岩石路等复杂路段,向跃东总是站排头、打头阵,凭借过硬技术带领车队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与战友们边实践边总结,专门针对塌方路、暗冰路、涉水路制订的驾驶教案,已被编入该团高原训练指导手册。

2021年底,向跃东被任命为重装运输班班长。从普装到重装,很多知识和技能都要重新学习。他主动找到连队骨干拜师学艺,加班加点学习基础驾驶理论、背记装备性能参数。为了形成肌肉记忆,他整日铆在汽车驾驶室内,将挂挡摘挡、加减油门、倒库转向等基本操作重复上千次。即便在休息时间,他也经常在训练场边观察其他战友驾驶操作,用心琢磨技术细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向跃东很快就能够独立完成任务,逐步成长为连队训练尖兵。在重装车倒车移位训练中,向跃东科学优化操作流程,使得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带动了全连该课目训练水平提升。

从军10年,精武10年。近年来,向跃东不仅苦练保障硬功,熟练掌握主战车型驾、修、防、教技能,还带出百余名优秀驾驶员,个人连续6次被评为“优秀教练班长”,被表彰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他所在连队先后多次出色完成演习演训、比武竞赛等大项任务,综合保障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作为军人,我将始终保持归零心态,以更高的标准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坚持向战而行、一路冲锋。”向跃东坚定地说。




做理论高地上的“追光者”

摄影并撰文/记者 王凌硕 韩 杰 特约记者 洪大鹏 通讯员 段文君 崔传龙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光明。

他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积极做好宣传阐释工作,参与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10余项,发表理论研究阐释文章31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40余部。被表彰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夜色如墨,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光明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敲击键盘的“哒哒”声不时响起。

“作为一名理论战士,就要敢于捍卫真理、善于传播真理。”2003年,刘光明被抽调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工作,走上理论研究之路。此后20年间,他始终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积极做好宣传阐释工作,把传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为之奋斗的事业。

2019年,刘光明被任命为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负责中心日常业务工作。


刘光明(右二)和同事讨论研究课题。

刘光明进行理论授课。

刘光明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同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刘光明关注到,习主席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提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那天,刘光明连夜撰写理论文章。

今年6月,习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刘光明围绕习主席有关“魂脉”和“根脉”的重要论述,撰写发表了《坚守好我们党创新理论的魂和根》一文。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回答重大现实问题,那种成就感,让我乐在其中。”为了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军营、融入官兵,刘光明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推出《新时代强党之道》一书,用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多年来,刘光明始终保持奋发的状态。每当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重大战略思想、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刘光明和战友们就如闻出征号令,第一时间深入学习研读,组织撰写理论文章、开展专题研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鼓与呼。

“时代在召唤,赶考莫懈怠。”刘光明告诉记者,作为理论战士,他将不断向高耸的理论之巅攀登,勇于追求真理之光。




“算天斗海”为打赢

摄影并撰文/韩 雪 周富敬 记者 邹 菲 周 舟 特约记者 张照星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卫民。

他积极投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着眼提升战场环境保障能力,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成果向战斗力转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气象海洋保障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尤其是现代战争,谁能够认识海天、经略海天,谁就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某研究所研究员张卫民说。从军30余载,他和团队一起,潜心研究大气海洋数值预报,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研制出多个大气海洋数值预报系统。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瞄准战场需求,张卫民几次调整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

1989年,张卫民跨专业加入国防科技大学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团队,开启了数值天气预报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拓荒之旅。陌生领域起步难、专业人才引进难、信息获取渠道难,很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大气科学知识积累、参考资料少,张卫民就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程序代码一行一行敲、数据一个一个试……

经过艰辛的努力,张卫民和团队成员成功研制某高效软件系统,为我国建立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作出重要贡献。


张卫民(右一)与团队成员交流数值预报数据搜集情况。

张卫民潜心科研,矢志强军。


20世纪90年代初,张卫民深切感受到大规模并行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和并行程序设计环境研制的迫切性。为此,他主动调整研究方向。经过近5年的研究,他在新一代“银河”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上设计和实现了并行程序设计环境,为大规模并行应用研制提供了利器。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瞄准前沿才能立足前沿。”2015年,张卫民再次调整研究方向,将目光投向大气与海洋耦合预报保障中的薄弱环节。

“大气、海洋两个维度的耦合是联合作战的重要考量。关乎备战打仗的事,一刻也耽搁不得!”张卫民虚心向海洋领域专家请教,拿起书本再次走进课堂。

“保障快一分,战场就多一分胜算!”在张卫民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着一个行李箱,每当遇到急情特情,他总是拎起箱子就出发。正是凭着这股拼劲儿,2020年,张卫民带领团队突破最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实现了更长时效的精细化预报。

在团队成员眼中,张卫民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和无限的工作热情,像“火车头”一样带着大家向前奔跑。

30多年来,张卫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累计培养出60余名优秀科研人员,所在团队研制的多个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在保障单位推广应用……锁在柜子里的许多证书奖状慢慢褪了色彩,但他矢志强军打赢的初心从未改变。




精武强能锻造尖刀利刃

摄影并撰文/记者 安普忠 李 蕾 特约记者 王国银 通讯员 马士宝


武警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某支队副参谋长成林。

他带头苦练过硬本领,带领官兵深化实战实训,23次在重大比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中国武警忠诚卫士”,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入夜,西北戈壁,万籁俱寂。一支特战小分队在沟壑间搜索前行。

“隐蔽!”忽然,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副参谋长成林发现“暴恐分子”正在不远处活动,果断作出战斗部署,“一组原地诱‘敌’,二组随我从侧后方包抄。”

二组立即跟随成林前出,快速绕至“暴恐分子”后方埋伏。接到电台中传来的命令后,一组率先发起攻击吸引火力,成林带领二组出其不意从后方一举歼“敌”……

这是成林带领官兵深化实战实训的一幕。22年的军旅生涯中,成林多次在重大反恐行动中与暴恐分子殊死搏斗。他深知,只有平时千锤百炼,战时才能稳操胜券。


成林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成林(后)指导战士进行搏击训练。

执行任务前,成林带领官兵向党旗宣誓。


训练中,成林将“优秀才是及格”作为座右铭,不断超越自我——5公里武装越野,沙背心、沙绑腿不离身;400米障碍,每种过障方式都反复琢磨,直至练熟练精;擒拿格斗,专找身材高大的队友进行对抗……

身为“反恐尖兵”不仅要有钢铁般的体格,更要有钢铁般的意志。2010年,武警部队组织特战分队比武竞赛,当时成林已经过了最佳参赛年龄,但他依然第一个报名参赛,成为集训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凭着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闯劲儿,成林在集训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耐寒、抗高温、抗击打、耐饥饿等高强度课目训练。

走上支队副参谋长岗位后,成林深感责任更重,每天保持高强度训练之余,更加潜心钻研战术战法。他先后总结出攀登辅助训练五步法、抓绳攀登六要诀、协调性组合训练法等多项管用实用的训练方法,围绕山地捕歼、营地遇袭反击等探索出10多种新战法,均已被推广应用。

展望未来,成林告诉记者,他将一如既往全身心投入练兵备战,精研训法战法,带领官兵练就遂行使命任务的过硬本领。



编辑/马丽娜 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