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某旅“强军精武红四连” 在战位向习主席汇报——

精武强能 敢打必胜

摄影并撰文/池俊成 刘志勇 刘思宇 郑佳峻



夏秋之交,东南某地,一场红蓝对抗演练拉开战幕。对于导调组设置的复杂态势,陆军某旅“强军精武红四连”官兵沉着应对、果断处置。随着一发发炮弹呼啸出膛,官兵冲破层层拦阻,攻上蓝军主阵地,完成预定任务。硝烟散去,蓝军官兵纷纷点赞:“不愧是英雄连队,打得勇猛、攻得漂亮!”

“强军精武红四连”处在备战打仗第一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到连队视察,亲切看望慰问官兵。10年来,该连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弘扬光荣传统,加快转型建设,争做精武标兵,在一系列重大演训等任务中表现出色。


战旗广场上,“强军精武红四连”官兵阔步前行。

2024年7月1日,四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4年7月31日,在“我在战位向习主席汇报”主题活动中,四连原指导员李纯(中)上台汇报。

2020年12月,班长唐公建(中)给刚下连的新兵讲述“战斗模范连”战旗背后的故事。

2019年,四级军士长王华(左二)带领理论小组成员学习政治理论。

官兵在排荣誉柜前开展光荣传统教育课。

班长李维(右一)在旅史长廊为新兵讲述“夜袭阳明堡”战斗故事。


今年“八一”前夕,习主席给“强军精武红四连”全体官兵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致以八一建军节的问候。在回信中,习主席勉励全连官兵努力建设精武强能、敢打必胜的过硬连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统帅的殷殷嘱托,激励连队官兵高擎先辈用热血浸染的旗帜,始终以红心向党的赤胆忠心,以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打胜仗的实际行动,以不惧强敌的血性胆气,不断攻坚克难、奋勇冲锋,用奋斗姿态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交出优异的答卷。



发扬光荣传统  当好红色传人


“收到习主席的回信,全体官兵感到无上光荣、无比振奋,惟有努力奋斗才能不负重托。”连史馆里,二级上士蔡明月和战友们分享学习习主席回信精神的体会。

2014年习主席来连队视察时,蔡明月还是一名入伍不久的列兵。10年来,他牢记统帅嘱托、矢志精武强能,在四连为强军事业贡献青春和热血,如今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在多项比武中摘金夺银。

收到习主席回信,从连队主官到普通一兵,个个定下新目标、写下承诺书,信心满满、斗志昂扬。连队指导员戴研杰将习主席的回信郑重放在连队荣誉室醒目位置,同时将战友们的承诺书收藏到展柜中。

“这些荣誉,都是我们奋斗的力量源泉。”看着满墙的荣誉,戴研杰的思绪回到半年多以前。


四连官兵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铸牢忠诚底色,矢志奋斗强军。

连队二级上士蔡明月(中)10年来,牢记统帅嘱托、矢志精武强能,在各项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

连队持续丰富“荣誉相册”,激发官兵献身强军事业的精神动力。

重温连史,铸牢军魂。

连队开展红色文化活动,战士用绘画形式表达对党的深情。

连队开设“强军精武读书驿站”,为官兵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官兵的综合素质。


今年1月,戴研杰刚到四连担任指导员,就一头扎进荣誉室学习连史。“强军精武红四连”是一支历史厚重、功勋卓著的红军连队,参加黄麻起义、夜袭阳明堡战斗、孟良崮战役、长津湖战役等战役战斗100多次;先后被授予“战斗模范连”“胜利连”“军事过硬红四连”等7个荣誉称号,44次荣立集体战功,涌现出28位英雄模范……连队的光荣历史,历经岁月洗礼,越发熠熠生辉。

“看到这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了解到连队先辈们浴血奋战、英勇抗敌的英雄事迹,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格外重。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把连队的红色基因传承永续。”戴研杰说。

荣誉,是历史的记忆,也是精神的承载。在四连,每年新兵下连,第一个课堂就设在荣誉室,第一堂课就是连队光荣传统课,在“兵之初”就播下“红色火种”,将红色基因深植官兵灵魂血脉中。10年来,连队持续丰富“荣誉相册”,不断续写“红色班谱”,发挥红色传家宝的教育作用,举办“话说连史”讲坛,成立红色宣讲队……奔赴演训场前,他们隆重举行誓师动员仪式,开展挑应战、表决心等活动;演训任务间隙,他们组织训法辩论赛、强军故事会……忠诚和信仰在官兵心里牢牢扎根,献身强军事业的精神动力逐渐充盈。



苦练打仗本领  争做精武标兵


作为全军最早以“强军精武”命名的荣誉连队,“强军精武红四连”官兵始终把军事过硬作为追求。

时间拨回2017年初夏的一天。四连官兵整齐列队,迎接装甲步兵战车。那一天,四连正式从步兵连转型为装甲步兵连。

“从传统步兵到装甲步兵,看似只有两字之差,却是一切从零开始。”回忆起那段转型的艰难岁月,从军18年的老班长王华记忆犹新,“之前靠的是‘铁脚板’‘跑得快’,现在靠的是对战车各专业的熟练掌握,以及班组成员间的协同配合。”


2021年6月,四连官兵在草原上开展步战协同训练。

2020年10月,四连参加上级组织的红蓝对抗训练。

2021年7月,四连进行实战化训练。

2019年6月,四连参加上级组织的装甲分队进攻战斗训练。

2020年7月,四连进行抢滩登陆训练。

2021年7月,四连在草原开展实兵实弹训练。


列装不久的一次野外训练中,一辆步战车“趴窝”了,连队官兵研究两个小时,也没搞清楚问题,不得已拨通了旅队修理工电话。修理工抵达现场后,检查拨动了几个旋钮,不到10分钟就让战车重新启动。“以后这种小毛病,你们得学会自己解决。”官兵们听了修理工的话后羞愧难当,下定决心尽快全面掌握战车性能和维修技术。

为了啃下驾驶、射击、通信三大专业的硬骨头,官兵们到兄弟单位取经、送苗子外出淬火,把不懂的部件从兄弟连队借回来研究至深夜;烈日炙烤下,战车内温度超过50℃,他们钻进去苦练操作,憋着一股劲要在同类型连队中走前列、当标杆。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新装备列装不到百天,四连参加全旅实弹射击考核,就在战斗射击考核中合格率、优良率位列全旅第一。转型升级的四连,迎来换羽新生。


四连在朱日和演训场开展红蓝对抗训练。

四连官兵在智能专修室研究装备应用。

2023年6月,四连开展装甲步兵班进攻连贯训练。

四连官兵进行攻防战斗训练。

四连在野外驻训场开展实兵实弹战术训练。


近两年,连队先后有9人通过装甲专业等级一级考试,在集团军名列前茅;2023年,中士孔韬考取了代表装甲专业等级最高水平的特级证书,成为全旅最年轻的特级炮长;同年,集团军组织“铁甲先锋”专业技能比武,二级上士李广带领车组以驾驶、射击两个100分和通信98分的成绩取得第一名。

如今,他们又将目光瞄准未来战场,围绕前沿作战理论,新型装备操作等新课题,推进连队从技能型向智能型转变。

夜晚,“强军精武智能专修室”灯光明亮,官兵围在数字化3D沙盘前,对刚结束的装甲步兵班进攻战斗连贯演练进行复盘。副连长赵英俊介绍,连队党员骨干成立了战法、技术、训练3个创新小组,打造“强军精武智能专修室”,引进多套沉浸式模拟训练系统,让官兵通过专学专修提升实操技能。



锤炼敢战血性  勇当强军先锋


血性胆气是直面强敌的制胜密码,是战场打赢的精神利刃。建连97年间,一代代四连官兵薪火相传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光荣传统,涌现出一级人民英雄刘继祯、一等功臣王俊才等数十名战斗英模和“神枪手”宋世哲等先进典型。

进入新时代,四连官兵传承革命先辈的战斗精神,在任务面前展现出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和突出能力。

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2023年举行的一次集训中,下士刘书亚和战友们为了练好体能,每天背着背囊沿着山坡向上跑10多公里,脚上的血泡一直没消过,经常扎破了大的又长起小的。有的同志体能素质稍差,战友们会帮忙背起装备,大家搀扶着跑到终点。


2020年1月,四连官兵在陌生地域进行战场搜索训练。

2021年,四连官兵进行擒拿格斗训练。

2014年8月,官兵进行极限体能训练。

四连官兵薪火相传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光荣传统,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奋力追梦。

2017年,四连组织官兵训练,激发血性胆气,磨练战斗意志。

四连官兵面对党旗发出铮铮誓言,树牢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全身心投入新时代练兵备战热潮。


“四连有极高的胜战追求,出门就要争第一,所以越是困难大家就越要挑战。”刘书亚说,“那次集训,我们成功取得多个课目的第一名,展现了英雄连队的风采。旅领导评价,大家的表现对得起‘人人英勇、个个顽强’的称号。”

“在四连,大家的标准更高——优秀算起步,满分才合格。”连长林喜财自豪地表示,每次执行任务,他们都是先锋连、尖刀连,次次都不负厚望、载誉而归。

2023年,连队参加某重大演习,担任红方尖刀连,依令攻击蓝方前沿阵地,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从前沿警戒阵地到任务纵深将近十公里,全连官兵一路边破障边突击。尽管蓝军重重设阻、作战顽强,但四连官兵临危不惧,英勇冲锋,实现了突破最快、歼“敌”最多、夺地最远的目标。

“强军精武红四连”战旗猎猎招展,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艳。凝望战旗,官兵誓言铿锵。“听党话,跟党走,攻必克,战必胜。不畏难,不畏险,连为家,苦为荣。”24个字的连魂,是一代代四连官兵用热血书写的强军宣言,每个字都深深烙刻在官兵的心尖上。




编辑/刘欣欣  学员 秦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