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池俊成 刘志勇 张家文
初冬时节,陆军某合成旅多型战车混合编组、兵分多路奔赴目标地域,开展一场跨昼夜实弹射击训练。
抵达阵地后,炮兵分队迅速占领阵地、准备弹药。无人机、侦察车等多种侦察力量出动,织就一张立体侦察网,对目标区域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并通过数字化设备实时回传“敌情”信息。指挥员根据回传的信息研判战场态势,炮兵分队根据不同目标特点,调整弹药种类和打击方式。霎时间,训练场上炮火轰鸣、硝烟四起……
火力打击“敌”阵地 。
瞄准手发现目标,下达指令。
导弹出膛,扑向目标。
官兵奔赴战位。
“外围阵地上空发现多架‘敌机’袭扰!”空情突至,防空分队快速反应,通过雷达系统对目标开展识别跟踪。不料,刚捕捉到目标踪迹,“敌机”便进行低空突防,并释放强电磁干扰。指挥员快速识别干扰方式,制定抗击策略,重新锁定目标。数枚导弹拖着尾焰腾空而起,直扑目标,“敌机”被精准拦截。
此时,渗透至“敌后”的侦察分队发现重要目标。指挥部沉着应对,指挥炮兵分队对“敌”实施火力打击,并依托信息系统实时评估毁伤效果,及时调整打击方案。
夜间发射防空导弹。
战士进行夜间训练准备。
训练场上炮声震天,硝烟弥漫。
炮兵分队打击“敌”目标 。
战斗持续至深夜,战场态势不断变化,“敌”炮火拦阻、“敌特”袭扰等情况接踵而至,“敌”我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部队指挥控制、火力运用、战斗协同等体系作战能力在激烈博弈中得到检验。
据悉,该旅在此次训练中全程临机指示各类打击目标,模拟多频段多波次实时空情,注重各类要素协同配合、各型火炮优势互补,进行多手段火力压制、多阵地机动打击、多地段火力拦阻,官兵在陌生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自主侦察、自主判定目标、自主选择打击方式,有效检验和锤炼了部队综合作战能力。
编辑/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