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代龙富 记者 高采薇 特约记者 刘明松 李兵峰 黎 平
官兵面对党旗发出铮铮誓言:“导弹我操作,我听党的话。”
冬日,火箭军某旅正在进行一场火力突击训练,发射单元快速占领阵地,号手熟练操作、密切协同,成功处置“敌情”。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导弹腾空而起。
带领专业班组冲在一线的,是该旅数十名高级军士。这些平均服役21年的老兵,以“导弹我操作、我听党的话”的行动自觉,铆在备战一线、建功平凡号位,刻苦锤炼上阵能指挥、上装能操作、上场能排故的过硬素质,奋力托举大国长剑腾飞,向着胜战目标不断前进。
忠诚·战位
4年前,从“八一勋章”获得者、老班长王忠心手中接过班长的接力棒,一级军士长陈志远也接过了沉甸甸的责任。
陈志远所在分队驻守偏僻大山,官兵的每个号位都十分重要。20多年如一日坚守,他发扬老班长“将专业技术学到极致、将操作技能练到极致”的好作风,同战友一起苦练本领、精益求精,以反应“零时差”、操作“零差错”、数据“零误判”的优异表现,带领全班荣立一等功,自己也荣立个人二等功。当别人找他“取经”时,他的回答简短而深刻:“大国重器要掌握在忠诚可靠的人手中,忠诚可靠是我们操作号手的‘命根子’。”
高级军士群体平均党龄超过16年。入党时间越长,他们对忠诚的理解越深刻。
高级军士为年轻战友传授专业知识。
号手快速出动,开展暗夜条件下战斗发射训练。
集智进行革新攻关。
普通岗位见证使命,平凡号位彰显忠诚。那年某装备换型,官兵进入能力“重塑期”。作为专业班组带头人,高级军士群体面临专业再学、岗位重定的考验。“军衔高,思想觉悟要更高”,他们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刻苦学习新专业、努力锤炼新技能,为该旅战斗力跃升提供有力支撑。
一级军士长张继国历经5次换岗,不断适应战场需求锤炼新本领,成为全旅响当当的全能号手;二级军士长符斌历经4次换岗,对岗位负责、对工作尽责,连续多次在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勇夺第一,圆满完成战备值班和演训任务;部队调整转隶,三级军士长李望明加入新的作战序列,快速成长为专业技术尖子,被表彰为“全军战场环境保障先进个人”……高级军士群体不断擦亮忠诚本色,用坚守彰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用奋斗书写了新时代士兵的荣光。
砺剑·胜战
“手握国之重器,心中就要立起打仗标尺。” 把专业学到极致、练成本能,是该旅高级军士群体的共同追求。
他们分布在基层一线重要岗位号位,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也是部队日常管理、军事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能力淬炼时不我待,向战为战只争朝夕。驾驭导弹战车,发射营三级军士长高真勇苦练占领阵地一把准、复杂道桥一次过、铁路装载一次成的过硬本领;一级军士长宋庆林始终铆在训练一线、为战创新,被誉为“兵创客”;从军20多年,一级军士长李明亮深研专业、苦练技能,将新装备列装带来的“变量”转换成战斗力生成的“增量”……这些年,高级军士群体依托创新工作室,立足战位破解一线打仗难题,瞄准新装备战斗力生成潜心砺剑、集智攻关,完成实弹发射等重大任务,取得一系列实用革新成果,成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助推器”。
夜间检查车辆性能状态,确保随时能战。
开展全防护状态下训练。
一名名高级军士,一张张先锋名片。靠着钻劲冲劲,他们用过硬本领勇蹚制胜之路,6人被评为火箭军工匠型、管理型、复合型军士人才,24人被评为一级操作号手。
在练兵备战一线,处处活跃着高级军士群体备战强能、向战攻坚的冲锋身影。那年,该旅参加上级组织的实弹发射任务。面对骨干力量短缺、气象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任务分队高级军士们冲在第一线,带领所在班组沉着应对特情,以“准备时间短、点火时间准、发射精度佳”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任务。
为战·育才
一级军士长唐兴春常说:“高技术部队需要高素质人才,咱们老兵的作用就是要育人才、带精兵。” 从军20多年,他先后在3个连队工作,在4个班当过班长。他严抠每个操作号令和动作,为战士量身定制专业进阶计划,使号手成长周期大为缩短,带出的7名高级军士徒弟都担任了班长、专业组长。唐兴春用实际行动做到了“既是排头兵,又是兵教头”。
开展装备操作训练。
开展体能训练。
一声“班长”重千钧。这个高级军士群体中,80%以上担任过班长,个个是基层分队的专业教练员。他们深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强军兴军的使命感,以倾囊相授的真挚情怀,为部队带出上千名骨干人才,近百名走上营连主官岗位、300多人担任班长骨干;带领官兵练好练精手中武器,争当敢打必胜的导弹尖兵,不断壮大导弹人才方阵。
从茫茫雪原到大漠戈壁,从深山腹地到北疆林海……该旅高级军士群体勇担使命、精武强能,铆定战位加速冲锋,有力托举大国长剑腾飞,在壮阔的砺剑征程中交出一份份精彩的人生答卷。
编辑/肖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