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孙梦星 巴 涛 记者 孙兴维
闽南大地,绿意盎然。春节期间,记者走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训练场,正赶上该院组织一场卫勤比武竞赛。
“加油、加油……”在呐喊助威声中,该院检验医师代绪波与一名外科医生展开一场“胸腔闭式引流”的较量。“胸腔闭式引流”是外科治疗手段,并非代绪波的专业领域,战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只见代绪波沉着冷静,熟练地对引流部位进行穿刺,很快完成手术。
医务人员对“伤员”进行包扎救治。
在摇摆平台上进行“静脉穿刺”竞技考核。
医务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医务人员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
医务人员快速转运“伤员”。
记者了解到,像代绪波这样掌握跨专业战救技能的医护人员,如今在该院越来越多。近年来,该院着眼未来战场应急救治所需,广泛开展“内科学外科、专科学全科”“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等练兵活动,引导医护人员争当“全能医生”“全科护士”。
“这次的‘伤员’不一样!”记者在比武现场看到,担架上躺着的不再是过去的橡胶“伤员”,而是一名手臂缠着绷带的真人“伤员”。只见他“情绪激动”,不停地大叫大嚷。参赛人员迅速对“伤员”进行情绪安抚和心理干预,待他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救治”。
该院领导告诉记者,以往的伤员救治训练都是标准化流程,医护人员按照规定动作进行抢救,训练与战场结合得不紧。此次比武竞赛,他们紧贴战场救治需求,让医护人员扮演伤员,考核组实时调控“伤员”伤情,并根据现场情况临机出题。
“为战友服务,为战斗力服务,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任务。”该院领导告诉记者,通过这场比武,医护人员普遍感受到本领恐慌,“人人练战救、个个会战救”的紧迫感愈发强烈。
编辑/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