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蔡尚洋 尚洁岩 李 迎
天色未亮,晨星稀疏,机场笼罩在一层薄雾中。空军某场站保伞室内,保伞员们正认真细致地对即将使用的伞具进行出库前检查,抖动、捻拨、捋直、整理、折叠、打包……每个动作都标准熟练,每个环节都准确无误。
确定每具伞的伞衣无破损、部件无缺失后,保伞员提前到达预定位置,将伞具分发给每架战机。伴随巨大的轰鸣声,保伞员们在跑道边上就位,目送战机陆续升空远去。
“我们的专业称呼是救生装具员。因为天天和伞花打交道,负责救生伞、阻力伞和救生物品的检查维护和包装, 所以大家习惯称我们为‘保伞员’。‘保伞’就是保战机安全、保飞行员生命。”一位保伞员自豪地说。
保伞员仔细折叠伞具。
保伞员检查伞具。
夜间飞行训练期间,保伞员快速整理阻力伞。
战机夜间训练归来,保伞员将阻力伞拖离跑道。
保伞员将阻力伞迅速拖离跑道。
一个波次训练结束,战机呼啸归来。战机着陆后,等候多时的保伞员示意飞行员抛伞。只听机尾处“嘭”的一声响,阻力伞瞬间弹出、逆风绽放,拖拽着疾速滑行的战机慢慢减速。保伞员飞速冲进跑道,顶着机尾未散的热浪,把几十公斤重的伞具拖到安全区域,不多会儿就将其打理整齐。捡阻力伞,速度非常重要。动作慢了,有可能影响到后续架次战机的安全降落。“伞具暴露时间越长,带来的风险就越大,我们必须‘快、准、稳’!”一名保伞员说。
此时,下一架战机降落的轰鸣声已在身后响起,保伞员转身再次奔向跑道……
转眼间,一天的飞行训练即将结束。夜空中繁星点点,保伞员坚守在岗位上,等待迎接最后一批战机归航。
编辑/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