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特约记者 罗 鑫 侯崇慧 记者 安普忠 王梦杰
7月15日至19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的50余个狙击小组参赛。其中,中国派出来自陆军、海军、空军和武警部队的12个狙击小组参赛。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开幕。
开幕式后,参赛队员熟悉武器装备性能。
开幕式上,中国参赛队员整齐列队,步入现场。
参赛队员进行“暗箭刀锋”课目竞赛。
“暗箭刀锋”课目竞赛结束,参赛队员斩获奖品“轩辕剑”。
一名参赛队员满头大汗走下“远距离挑战狙击”课目竞赛场。
此次竞赛以务实合作为主旨,以“锻造特战精英、务实合作交流”为主题,区分精准基础、典型场景、综合战斗、远距离挑战狙击4个类别,设置暗箭刀锋、百步穿杨、搭乘舟艇水上狙击等12个竞赛课目,采取同课目同场竞技、多课目同步展开、多场地交叉轮换的方法组织实施。
7月18日下午,参赛队员为取得好成绩的选手欢呼庆祝。
参赛队员进行“移形换位”课目竞赛。
南非参赛队员进行“移形换位”课目竞赛。
中国女参赛队员进行“筑垒御敌”课目竞赛。
南非参赛队员在“渗透狙击”课目竞赛中。
7月18日上午,两名中国队员自信地走下赛场。
赛场对接战场。与往届相比,本届“锋刃”赛事课目非常贴近实战:一是人装结合更紧密,将无人机空中侦察、突击车陆上掩护、冲锋舟水上渗透等人装协同与狙击作战紧密结合;二是技战协同更密切,小组狙击课目全程贯穿精确指挥、精密协同、精准打击;三是实战氛围更浓厚,竞赛场地更大限度还原城市要点控守、渗透行动、解救人质等真实场景。这些课目设计让众多选手感慨:置身赛场,仿佛身临真正的战场。
中外参赛队员在“渗透狙击”课目竞赛后合影留念。
在竞赛观摩休息区,中外参赛队员就武器装备性能展开交流。
缅甸参赛队员进行“搭乘舟艇水上狙击”课目竞赛。
竞赛工作人员向马达加斯加参赛队员(中)介绍武器性能。
中国参赛队员进行“声响掩护隐蔽狙击”课目竞赛。
7月15日,印度尼西亚参赛队员进行“声响掩护隐蔽狙击”课目竞赛。
中国参赛队员在“远距离挑战狙击”课目竞赛中。
“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是武警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和国际军事合作的重要品牌,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为各国狙击精英搭建了互学互鉴的平台,有力推动了国际军事领域的务实交流合作。中国军人将继续与世界各国军警宪部队一道,共同完成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任务。
中国女参赛队员在“城市要点控守狙击”课目竞赛中。
7月19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闭幕,印度尼西亚参赛队员在获奖后分享荣誉。
7月19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闭幕。图为闭幕式颁奖仪式现场。
“解救人质精准狙击”课目竞赛中,印度尼西亚参赛队员迅速登车。
白俄罗斯参赛队员进行“解救人质精准狙击”课目竞赛。
编辑/高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