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追寻

守望相助,血浓于水。

曾记否,当救灾的一队队子弟兵撤离归建时,灾区群众依依不舍、含泪送别的情景。队伍撤了,真情永在。这份情,从抢险救援、灾后援建一直延续到10年后的今天,发自肺腑,质朴而浓烈。

追寻一段段鱼水情,我们为之感动,备受激励。惟有更好地担当使命,才能不负这深情厚谊。

5月11日,西部战区空军某部官兵代表回访援建的彭州市龙门山镇,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摄影/记者 穆可双)

空降兵某旅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程强——

“长大后,我真的成了你”

摄影并撰文/记者 段江山 特约记者 蒋 龙 通讯员 毛铭芷 张朋倍

镜头回放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什邡的12岁少年程强正和小伙伴们游泳。当他爬上岸时,看到村子已变成一片废墟。当程强和家人陷入恐慌无助的时候,空降兵官兵打着“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红旗,进入什邡救灾。官兵们不仅为受灾群众重建了家园,更带去了希望。

救援官兵撤离的时候,在送行的队伍里,程强举起了“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横幅。这一幕,成为汶川抗震救灾中一个经典画面。

蓝色天空,战机快速掠过。机腹之下,一朵朵伞花依次绽放,顷刻间,数十名空降兵从天而降。冲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程强。

10年前因受惊吓而手足无措的什邡少年,如今已成为一名优秀的空降兵。

当年,空降兵叔叔们奋勇救灾的场景,深深刻在程强心里。“空降兵救了我,给我埋下了一颗想当空降兵的种子。”高中毕业,第二次报名参军的程强终于如愿,在服役意愿表上,他毫不犹豫地勾选了“空降兵”。

“长大后,我真的成了你。”这是程强最感自豪的事。现在他终于和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比肩而立,内心充满了自豪。

满怀对部队的感恩,又经历了英雄精神的洗礼,程强觉得,唯有在训练场上练强素质,在比武场上摘金夺银,才对得起当年的恩人。

一次集训比武中,首轮6场考核,程强一鸣惊人,拿下了满分600分,但在第二轮比武中,他发挥欠佳被别人赶超。“作为黄继光英雄连的人,走出去不能拿第一争荣誉,怎么对得起黄继光老班长?”比武失利后,程强把自己蒙在被子里,偷偷抹眼泪,但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在第三轮比武中夺得第一。

不久后,程强通过竞争上岗,成为黄继光班副班长。

那次赴青藏高原参加比武,由于海拔高、缺氧严重,程强还没跑到一半,就已经感到喘不上气,肺部火辣辣地疼。为了集中注意力,程强不停念叨着“我是黄继光”,拼尽全力奔跑,最后第一个冲过终点,比第二名快了近3分钟。他的这股拼劲,激励全组夺得了比武冠军。

2017年10月19日,黄继光牺牲6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程强被任命为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

站在黄继光老班长曾经的战位上,程强感觉到沉甸甸的责任,他带领全班战士,全力投入练兵备战任务中。

程强为战士们讲述连队光荣历史,激励大家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强军实践。(摄影/记者 穆可双)
程强在做伞降训练准备。(摄影/贾光辉)
10年前,在四川什邡送别解放军时,程强举起“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横幅。

西部战区空军某通信旅班长袁弘——

命中注定要当兵

摄影并撰文/记者 穆可双 通讯员 王 璐

镜头回放

2008年,袁弘正在彭州城里读书。地震过后,他与龙门山镇九峰村家里的母亲联系不上,正在担忧中,他遇见正准备进山救援的原成都军区空军官兵。袁弘想要搭车进山,但战士们考虑到灾区的险情,拒绝了他的请求。倔强的袁弘硬是跟车走了几公里,战士们不忍,便把他拽上了卡车。

回家确认母亲没有危险后,袁弘没有离开这支部队,而是和战士们一起在山上度过了半个月的救援时光,从此和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10年前那场地震,彻底改变了袁弘的人生。

那年袁弘14岁,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还处于懵懂中,“就想着长大后子承母业,当个小老板。”

当年,袁弘被战士们拽上卡车,跟随他们一起上山。一条路,下山的方向,是携家带口、匆匆逃难的人群;上山的方向,是一往无前、迎难而上的军车。大地上触目惊心的裂痕,废墟上奋勇救灾的官兵,袁弘被眼前的情景深深震撼了。当确认母亲安全后,袁弘跟战士们一起在山上待了半个月,“就是想和他们在一起,他们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如今,10年过去了,有两个画面仍深深印在袁弘的脑海里:一个是余震时,山上滚落石头,眼看要砸到人,一位战士迅速冲上前推开行人,自己的脚却被砸得血肉模糊;另一个画面是在一个陡坡上,碎石不停地滑落,一群战士用身体护着一名担架上的伤员。

那时,在少年袁弘的心里,有棵小苗已经开始悄悄生根发芽。

2011年,袁弘圆了从军梦。袁弘没有想到,3年前在地震中和官兵结下的缘分,会伴随着他整个军旅生涯。

新兵集训时,袁弘遇到了那年带他进山的班长赵良伟,如今赵良伟又成了他军旅第一步的领路人。新训结束后,袁弘被分配到空军某部机动通信连。下连后,他惊喜地发现,当年救援家乡九峰村的,正是自己的连队!

这些巧合更坚定了袁弘的决心:踏踏实实,当个好兵。

袁弘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诺言。今年,他当上了班长。在他的带领下,班里战士训练水平迅速提升。袁弘说:“一旦发生大型灾害,我肯定会第一个冲上去!”

2011年,新兵袁弘(前左)与当年带自己进山的班长赵良伟重逢。(摄影/易开红)
袁弘(右三)和战友们在一起交流训练心得。
入伍7年,袁弘(右)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

陆军第82集团军工程防化旅排长强天林——

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离你更近

摄影并撰文/记者 段江山 通讯员 王 爽 班晓鸿 万端武

镜头回放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青川县初二学生强天林被拥挤的人群推出了宿舍楼。穿过一片片废墟,他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路过东河口时,强天林突遇余震。就在两侧山体乱石滚落的危急时刻,救援部队的一名军人将强天林紧紧搂在怀里,用身体挡住了落石。随后,这名军人用渗血的手牵着强天林,把他送到关庄镇安置区。两天后,这名军人将强天林的家人也带到了安置区,让他们一家得以团圆。

不久前,在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训练场,道桥分队排长强天林和战友们在进行主战装备操作训练。他戴着黑框眼镜,瘦削的脸上透着书生气,但操作起工程机械来却稳健老练。

战友们说,强天林是分队训练最拼的人之一。而在强天林的心里,他的努力是为了10年前的那句誓言。

2008年7月,救援部队即将撤离地震灾区,当地群众纷纷前来送行,强天林也在其中,他一眼就发现了那位救他的解放军叔叔。

“小家伙,你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叔叔亲切地鼓励强天林。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强天林的人生。他默默立下誓言:“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像你一样优秀的军人。”

从那时起,强天林就发奋学习,于2012年考取了国防科技大学。穿上崭新的军装,强天林迫不及待地拍了照片发给家人。同时,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听那位军人的消息。强天林想把照片也发给他,“让他知道自己当年救下的那个孩子,现在也穿上了军装”。

在军校上学的日子,强天林逐渐理解了军人使命职责的内涵。他终于明白,当年那位军人为什么会奋不顾身,用身体为他挡住落石;他终于懂得,当年那些军人为什么不怕牺牲,一次次冲进废墟解救群众。

去年7月,强天林毕业,赴部队任职。他所在的部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中国国际救援队。这支部队曾执行国内外地震救援行动20多次,也是当年汶川抗震救灾的救援力量之一。

在强天林看来,这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他感觉自己离那位军人更近了。第一次参与地震救援训练,强天林在废墟中搜索生命迹象。当他将一个个“幸存者”从断壁残垣中救出来的时候,脑海里再次浮现出当年汶川地震的场景。

今年年初,强天林在微博上发布了寻人视频,希望能够找到当年那位救命恩人。强天林想告诉他:当年在地震废墟上惊慌失措的少年,如今已经长大了,也和他一样,站立在钢铁迷彩方阵中。

2009年5月12日,强天林(右)在地震遗址公园参加纪念活动。
2018年4月,强天林回到青川,在地震遗址公园的墓碑前祭奠遇难的亲人。
强天林和战友进行救援训练。
强天林进行冲锋舟驾驶训练。
 

绵竹市清平乡棋盘村王明英老人——

“请恩人放心,我过得很幸福”

摄影并撰文/姜永安 柳阳宽

镜头回放

2008年5月12日,地震猝然而至。绵竹市清平乡棋盘村王明英老人被倒塌的房屋埋在废墟里,腿部受重伤。5月17日,看到村内已空无一人,她忍受着巨痛向山外边走边爬。6月9日,武警德阳市支队8名官兵在汉旺镇小岗剑堰塞湖排险时,在乱石丛中发现了濒临绝境的王明英。士官万守均背起老人,迅速将她送上冲锋舟,第一时间将她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到这一天,王明英老人已经被困20多天。

“来了,他们来了!”初夏,绵竹市清平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排排农舍坐落有序。棋盘村村民王明英老人早早地把自家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贵客”。

原来,老人等待的客人是她的救命恩人——武警四川省总队德阳市支队官兵。

王明英热情地把官兵们迎进屋,忙不迭地带着他们参观她的“新家”。她让大家放心,这些年地方政府对她照顾得很好,自己生活得很幸福。

“王妈妈,您的腿好了吗?您要保重身体,有时间我一定过来看您!”当年背着老人穿越生死线的战士万守均已经退伍,得知今天战友们来看望王妈妈,他就通过微信视频问候老人。“小万啊,我很好,你回家了?我很想念你……”说到这里,老人有点哽咽。

地震过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村民的房子已经重建,农业生产也基本恢复,日子越来越好。可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8月13日,震后刚刚恢复重建的清平乡又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大部分村庄被淹没。

武警德阳市支队官兵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当搜索到一栋浸泡在水中的二层小楼时,官兵们发现了被困家中的王明英老人。脱离险境的老人热泪盈眶,拉着官兵的手不停地说:“恩人啊,你们又救了我的命!”

10年已过,伤痛渐渐平复,而血脉深情却绵延久远,永不能忘。

久别重逢,王明英老人紧紧握住官兵的手不愿放开。
王明英老人通过微信视频与当年的救命恩人万守均聊天。
2008年6月9日,武警德阳市支队官兵救出被困20多天的王明英。 
2010年8月13日,武警德阳市支队官兵在遂行清平乡泥石流抢险救援任务中,再次救出被困的王明英老人。

解放军第255医院——

十年相守,爱心永续

摄影并撰文/李莉颖 杜明杰

镜头回放

2008年5月16日,解放军第255医院野战医疗所医护人员奉命携带战役卫勤快速支援系统,奔赴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部队到达预定地点后,迅速开设震后灾区第一所功能齐备的现代化野战方舱医院,第一天就接诊救治了436人,之后又陆续接生了13位“方舱宝宝”。

2018年4月25日,解放军第255医院由院长樊晓斌带队,从驻地唐山前往绵竹,回访该院方舱医院在地震中接生的13位“方舱宝宝”和曾经救治过的部分伤员。

2008年5月,地震发生后,该院救灾分队迅速赶往灾区绵竹,开设野战方舱医院,收治伤员。期间,在被废墟包围的方舱医院里,该院医生接生了13个孩子,救治群众28600多名,实施手术1100多例。

对于当时的灾区来说,医生们不仅迎接了新生命的到来,更为充满哀伤的灾区带来了希望。

在这10年中,该院的医生们曾多次带着礼物来绵竹看望“方舱宝宝”。这次,为了迎接医生们到来,在外地工作的王纪军和韩静夫妇头一天便赶回绵阳,特地给儿子振奥请了1天假,早早就在家里等着与恩人们见面。

韩静回忆,地震后家里的房子都塌了,家人都住在帐篷里。2008年5月25日晚上,她的预产期到了,地震中当地医疗条件极差,幸好有第255医院野战方舱医院施以援手,使孩子得以顺利出生。“要不是解放军,哪有他们母子的平安啊!”王纪军感激地说。小振奥则坚决地表示,他最大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去当兵。

13位“方舱宝宝”像13根红线,将相距近2000公里的军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地震时期,是你们让我们平安来到这个世界。感谢10年来你们对我们的关爱!我们长大后要向你们学习,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见面会现场,9号宝宝阳阳代表13位方舱宝宝,向医生们送上感谢信。

院长樊晓斌真诚地发出邀请:“医院官兵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很牵挂,希望孩子们和家长利用暑假,像走亲戚一样,来医院看一看。”

2008年6月1日,第255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在野战方舱医院里与刚出生的宝宝们合影。(资料照片由第255医院提供)
“方舱宝宝”们奔向当年为他们接生的妇产科主任杨晓燕。
解放军第255医院“重走抗震路 共叙救灾情”回访团官兵与13名“方舱宝宝”合影。
第255医院回访团官兵为13个孩子庆祝生日。

“地震宝宝”刘念军——

“念军”十年,时间无法丈量的爱

摄影并撰文/记者 穆可双 特约记者 刘应华 通讯员 黄 博

镜头回放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每家医院都人满为患,离预产期还有半个月的都江堰市胥家镇孕妇李万秋一筹莫展。得知她的情况后,原成都军区空军(现西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施以援手,安排专人上门为李万秋仔细检查,并立即帮她联系空军第452医院住院待产。5月25日,女儿在医院顺利出生,心怀感激的李万秋夫妇为孩子取名“念军”。

5月6日一大早,都江堰市胥家镇圣寿村一个红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就热闹起来。

这是“地震宝宝”刘念军的家。这一天,西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官兵带着慰问品来“探亲”,对于刘家如同节日。

10年前那个悲怆的5月,巴蜀大地伤痕累累。在地震中出生的孩子,给那些灰暗的日子带来希望的光亮。刘念军,就是其中一个。

此刻,念军的妈妈李万秋看着在自家拖拉机旁玩耍的女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10年中,孩子不止一次问她:“妈妈,为什么我的名字叫念军?”李万秋常给她讲出生时的故事,“因为妈妈想让你永远记住你是怎样出生的。”

回忆当时的情景,李万秋说:“部队医院不收我们的钱,孩子的衣服和奶粉也都是战士们送的。说来也怪,一见到穿军装的,念军就笑得很开心。”

李万秋说,10年来,全家人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再见见当年帮助他们的空军官兵。

闻听此言,前来慰问的旅宣传科负责人李骥说:“那还等什么,我带你们去!”

当大家赶到营区时,时任营长、现任该旅旅长的宫宗杰,已经带队站在操场上等候多时。

“终于见到恩人了!”李万秋夫妇心中有千言万语,此刻却不知从何说起。小念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一会儿摸摸发射车,一会儿钻进连队宿舍。官兵们热情地带她参观,教她叠军被,给她讲故事,李万秋夫妇则向教导员张晋浩讲述着女儿这10年来的成长以及重建家园的酸甜苦辣。

“以后家中有困难就来找我们。”临别时刻,宫旅长将一枚旅徽作为礼物别在小念军的胸前。

当记者问起小念军长大后的梦想时,她用稚嫩的嗓音回答:“我要考军校,当女兵!”

2008年8月,官兵们到灾区回访,一见到穿军装的人,小念军就笑得很开心
2008年5月19日,奋战在都江堰抗灾一线的空军导弹某旅派医务人员
为即将分娩的孕妇李万秋体检,并进行24小时监护。
5月6日,官兵来到刘念军家中回访,记者为他们拍摄下这张“全家福”。
刘念军向来家里看望她的空军叔叔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地震宝宝”刘念军已经10岁了,正幸福健康地成长。
5月6日,“地震宝宝”刘念军(左一)和家人来到西部战区空军某部参观。
 

解放军第537医院——

爱与守护,从未离开

摄影并撰文/特约记者 朱 伟 通讯员 廖丹阳 赵 刚 柴永祥

镜头回放

2008年5月14日,解放军第537医院35名医护人员到达北川震区,立即展开医疗救援工作。10天后,北川封城,该院转战安县(现安州区)墩秀公路老虎嘴路段。之后,他们又奔赴雎水镇,与高川乡卫生院展开联合医疗,并组建了高川乡长缨卫生院。

4月底,在汶川地震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解放军第537医院9名医护人员再次踏上川西北大地。

目所能及,面貌一新。汽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行,大家细细品味车外风景,不禁感慨万千。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猝然来袭。灾情就是命令!原第二炮兵第537医院35名医护骨干闻令而动,急赴北川开展救援。时任该部抗震救灾总指挥李晓宏带领大家叫响“永不撤离”的口号,昼夜不停地救治伤员、发放药品。10天后,北川封城,他们又转战绵阳市安县(现安州区)墩秀公路老虎嘴路段抢险救灾。

黑暗笼罩中,仍有闪耀人心的光亮;时间洗礼中,更显血浓于水的深情。作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10年来,该院官兵从未忘却对灾区人民的如山承诺,那片土地始终牵挂着他们的心。

老党员杨永山(前排右三)和医疗队队员共话重建家园的奋斗故事。
解放军第537医院官兵回访队来到高川乡,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
2008年6月,该院官兵在地震灾区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此次重回灾区,对于大家,如同探亲。

10年来,该院官兵从未忘记灾区人民。他们曾5次回访灾区,捐赠医疗器材、药物价值近50万元;陆续派出30余名医疗专家和业务骨干帮助卫生院提高业务水平。

4月26日,当医疗队员走进泉水村护林员杨永山家中,杨永山立即认出当年参加抗震救灾的3名医生。地震发生时,杨永山和几名同伴正在山上巡查,侥幸躲过一劫。当他们匆忙跑回村子时,村庄早已成为一片废墟。

“我们等了3天,终于等到了救援官兵。”杨永山哽咽着回忆当年的情景:地震后,怕有疫情发生,大伙不敢随便喝水。救援队抵达后,给每人分发了1瓶矿泉水,而官兵们却用矿泉水瓶盖分水喝……

当再次见到救治过他的医生,75岁的村民陈甲友也不禁泪水盈眶。当年,救援队救出瓦砾中的老人,迅速将其送往安置点救治。康复后,陈甲友逢人便说:“解放军就是我的亲人!”

在安州区,长缨卫生院和第537医院可谓家喻户晓。乡亲们深知,“长缨”就是解放军留在这片土地的爱和守护。

在北川地震遗址前,官兵代表为逝者默哀。
经过第537医院培训的李红(右),已成为高川乡长缨卫生院的骨干。
医生们把药品交到陈甲友老人手中。
回访医疗队员进村入户为群众送医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