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风暴 ”

——陆军练兵备战及转型建设集训掠影

摄影并撰文/罗有为 李鑫钰 黄 海 罗兴仓 特约记者 张永进 记者 穆瑞林

5月下旬,陆军在西北边陲组织了一场自陆军领导机构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集训,数百名将校军官围绕陆军转型建设目标任务、备战打仗重大问题、转型建设标准规范、战略管理手段运用、新质力量转型探索等方面展开研讨交流和集智攻关。此次集训是陆军聚力练兵备战、狠抓转型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陆军转型建设的重大举措,绘就了陆军未来发展新蓝图,将促进陆军转型建设步入“快车道”。

参训人员现地观摩军事课目演练。

汇聚戈壁谋转型之道,砺兵大漠练制胜之招。5月下旬,陆军近400名将校军官远程机动奔赴西北某训练基地,参加为期4天的练兵备战及转型建设集训。一时间,改革强军的“八面来风”在这里汇聚,建强陆军的“头脑风暴”在这里掀起。集训中,陆军8支新质作战力量沙场砺兵,大数据、云平台、资源池等方面的一批信息化建设成果悉数亮相,为新质作战力量建设运用示范引路。

使命在肩,战鼓催征。

5月23日,参加陆军练兵备战及转型建设集训的将校军官全程战斗着装,马不停蹄地转场于多个演兵场,观摩8个新质力量转型课目演练。记者一路随行,浓浓的实战味扑面而来。不少参训人员感慨,离硝烟越近,对战场的感悟越深,研战谋战的责任越紧迫,转型建设的思路越清晰。

在空中突击群夺控重要目标行动演练现场,多机种、多机群的灵活高效配合,给特级飞行员、某陆航旅旅长崔佳彬留下深刻印象。

“在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无人机和火力分队之间基于目标自主协同,值得借鉴。无人机引导直升机实施导弹攻击,也很有实战价值!直升机发射导弹随即后撤,有效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崔佳彬曾任驻香港部队航空兵团团长和战区陆军机关的处长,此次观摩让他感到亮点颇多、收获满满。

快速占领阵地。
参训人员全身心投入到集训中。
数百名将校军官在一起集智攻关。
狙击手用重型狙击步枪对“敌”实施精准打击。(摄影/崔淞柔)
突击队员乘坐山猫全地形车进行快速机动。

弹群势如雷霆,百里一剑封喉。紧接着展开的远程火力群精确打击行动演练,给参训人员带来极大震撼。“技术改变战术,演练中出现的某型弹种就是典型的例子。”某炮兵旅旅长念红文向记者分析道,由于命中精度高,该型弹种的列装,改变了传统炮兵弹药倾泻式的粗放型毁伤方式,实现了精确摧毁。“如今,远火正朝着远射程、多弹种、精确化、高效能的方向飞速发展。我们要紧跟趋势,加快建设步伐,为陆军转型添砖加瓦。”

键盘声声,荧屏闪烁。电子对抗群专项行动演练,看似波澜不惊,实则风雷激荡。在无形电磁空间,电子对抗群神出鬼没,频频毁瘫“敌”信息节点。

来自西藏军区的某旅旅长蒲晓荣,克服醉氧反应,全神贯注观摩,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他的一席话,道出参训人员的心声:“陆军转型建设,已到中流击水时。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聚精会神钻研打仗,随时准备领军打仗,为加快推进陆军转型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借助夜暗条件,官兵将侦察情况回传指挥所。(摄影/鲁胜才)
无人机对“敌”进行侦察。
特战队员进行战术搜索训练。
参演部队凌晨向作战地域开进。(摄影/赵兰杰)
官兵深夜进行弹药装填。

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在政治工作信息系统演示中,运用VR虚拟技术构设的红色梦课系统数字史馆同样精彩。从数字化红色资源分布图上选择省份,点击地区热点,选择参观点位,即可进入数字纪念馆,每个场馆都可自主选择参观路线和点位,深入细致地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记者注意到,目前,系统中已有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古田会议等73个红色场馆和革命旧址,集纳了陆军部队数十个团以上单位数字史馆及近200个营连网上荣誉室,官兵足不出户即可重温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身在连队便能感悟崇高理想的伟大力量。

练将练官,严字当头。

这次集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回归战位,实施连队化管理。各大单位主官当区队长、指导员,集团军军长当班长,每人一个床位,每天按时出操、整理内务,统一行动,让每名参训人员都回到了“兵之初”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研练中。

“这次集训,收获非常大。进一步明确了转型任务和奋斗目标,拓宽了视野,厘清了思路,增强了抓建部队的信心和决心。”某合成旅政委袁俊锋在返程途中对记者说。

官兵在房屋内搜剿残“敌”。
特战队员对“恐怖分子”营地进行清剿。
远程火箭炮齐射。
“利剑”出鞘。
女空中突击队员搭乘直升机飞往作战地域。
官兵整装待发、斗志昂扬。
特战队员快速突击。
官兵在野外架设天线。(摄影/赵兰杰)
参训人员观摩战法。
空中火力打击。(摄影/崔淞柔)
特战队员完成任务后,由直升机悬吊撤离。
高强度演练结束后,战士们还沉浸在兴奋中。

编辑/穆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