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转的“陀螺”

——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

摄影并撰文/ 何书远 姚 宏 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张汨汨

 

高伯龙在实验室调试DF透反仪。
 

激光陀螺——现代战争终极制胜的“武器之眼”,高新装备精确运行、精准打击的“导航之芯”。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为它奋斗了整整40年,提出了中国专属的激光陀螺理论,并将理论变成了现实。

在中国自行研制激光陀螺之初,中国科学家没见过激光陀螺,也不清楚原理。但为了国家安全,研发只争朝夕。“开始主要有4种方案。”高伯龙的同事、高级工程师丁金星回忆,业界对国外通行的“二频机械抖动”方案最看好,对高伯龙创新的“四频差动”方案最怀疑。但高伯龙坚持己见: “以我国目前的工艺水平,如果仿效外国,几十年内都无法取得突破,要想成功,必须走自己的路。”

选择“换道追赶”的高伯龙顶着压力攻关。在此期间,传来国外3家相似项目下马的消息,质疑之声再起。但高伯龙没有动摇,再次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周密的计算推演,坚持继续研究:“外国在最初就犯了结构上的原理错误,而我的方案无此问题。”

 

1980年,高伯龙(前排中)与应用物理系科研人员开展激光技术研究。
1984年,高伯龙在国外考察激光技术。
 

然而,在激光陀螺小型化实验室样机鉴定这一关键环节,样机突发故障,一些参加成果鉴定的专家坐不住了。 “1年内解决问题!”高伯龙立下“军令状”。1年后,再次面对专家评审的高伯龙,瘦了足足13公斤,而问题则得到圆满解决。

实验室样机鉴定通过,证明了理论的可行性。高伯龙要把“平面结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用到武器上, 困难堪比“登天”——制造激光陀螺融汇光、机、电顶尖科技和工艺,当时中国几乎所有指标都难以达到。

理论物理专业出身的高伯龙,以超常的坚韧,转而攻关工程技术:没有纳米级光滑表面的石英玻璃,自己磨;没有高精度检测仪,自己造;没有软件,年过花甲的他自学电脑语言,自己编……

高伯龙和学生们每天半弯着腰、目不转睛地守在电子溅射镀膜机前,盯着墨镜下那暗红色的火光,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最困难的时候,一个问题卡了近3年;最紧张的时候,再不出成果项目就要下马……

 

1980年,高伯龙在激光实验室专注调试设备。
2001年,高伯龙和学生在工作中。
2003年,高伯龙在教室作激光陀螺讲座。
高伯龙生前简朴的工作生活环境。 (摄影/陈 思)
2012年,已是84岁高龄的高伯龙(右一)仍在坚持工作。
 

眼前仿佛是拨不开的浓雾,看不见黎明。其间,有人带着希望和勇气前来,也有人带着绝望和挫败离开,而高伯龙始终斗志昂扬,带领团队成员时常奋战到凌晨。凭着这种干劲,一只只“拦路虎”被拿下,一个个技术空白被填补。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激光陀螺研发、生产和应用强国。

2017年,高伯龙89岁,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还在攻关新型激光陀螺惯性制导系统。这一年,当学生们将卫星首次搭载激光陀螺发射成功的消息告诉病床上的高伯龙时,他的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灿烂的笑容……

 

 

编辑/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