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撰文/闫冰洁 姬文志 康彬林
初春清晨, 高原寒风凛冽。驻守在这里的新疆军区塔合曼边防连官兵,按计划前往海拔5000多米的某执勤点位巡逻。
巡逻队伍中,有刘浩、戴江林、黄彬3名大学生士兵。即将退役的他们,不约而同地主动申请参加此次巡逻任务,以这种方式与朝夕相守的边关告别,与自己的军旅生活告别。
巡逻车在满是积雪的山路上缓缓行驶。这是距连队最远、最难走的一条巡逻线,3名老兵曾多次执行巡逻任务,路上的沟沟坎坎都印在脑子里。这条路,刻印着官兵的戍边足迹,也见证着他们的热爱与奉献。
战士刘浩捡起高原上的一块石头,准备带回家留作纪念。
战士戴江林(右一)将自己创作的“戍边石”,送给牧民木拉艾力作为纪念。
巡逻官兵(左一为刘浩,左三为黄彬)向执勤点位艰难前行。
3名即将退役的老兵向着巍峨雪山深情敬礼。
完成最后一次边关巡逻任务后,戴江林热泪盈眶。
戴江林新兵下连后一直待在塔合曼边防连,这是他第32次踏上巡逻路。官兵巡逻时会经过牧民木拉艾力的家,和他们全家结下了深厚情谊。这一次,有绘画特长的戴江林,专门画了两块“戍边石”送给木拉艾力一家作为纪念。 即将退伍,他不知道下一次再见到木拉艾力会是什么时候。但他在“戍边石”上画的红石榴,表达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寓意,将长久铭记在木拉艾力一家人的心中。
告别木拉艾力一家,巡逻官兵继续前进。冰雪阻路,巡逻车停了下来。最后一段路程,官兵只能徒步前行。
“在高海拔地区,看似很近的路,走起来可不容易……”踏着积雪,黄彬一边探路,一边向身旁新兵传授应对险情的办法。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官兵终于抵达执勤点位。
巍巍高原,绵延边关。此刻,军旅岁月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3名老兵忍不住热泪盈眶。向着皑皑雪山,他们举起右手深情敬礼,内心默念:卫国戍边,青春无憾。
编辑/刘欣欣